• 15

一樣是港都 未來基隆有辦法有高雄60%的好嗎?

一時之間 wrote:
你確定高雄有比基隆好嗎 ? 工業污染超嚴重能好到哪 ?
高雄有捷運,但想搭的有多少 ? 以前北台灣常淹水,但現在新聞在報的都南臺灣居多

一樣是港都,未來高雄能趕上基隆嗎 ? ...(恕刪)


這位先生

你是指20年前的高雄嗎?

如果是,那我無法反駁。

如果你是指當時當了高雄市長,長達8年時期的吳敦義那時的高雄,那我無法反駁。

如果你是指現在,建議你出來走走吧。


紹興師爺 wrote:
好多城市都以高雄為假想敵
台北(比捷運、比國際賽事等等)、台中、桃園、台南,連基隆也加入了...(恕刪)


其實台中也是。

雖然不想扯藍綠,因為我家很中立

但電視媒體最愛酸與抹黑的正是台中與高雄。

這兩大都市也就會有讓沒住過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被媒體造謠與扭曲,不是事實的事實。

也就會有一些負面觀感,不過共通點都是''聽說''


說實在的 拿一個直轄市來跟省轄市地位的基隆比 不也顯示出基隆的實力?

畢竟高雄本身該是個都會區的核心 又有直轄市的資源

理應帶動周邊衛星都市的發展 因此拿來類比的是台北市

基隆發展的再好 基本上也是在大台北都會區一員的架構下提升自己的優勢及差異化

所以高雄現在贏了基隆就可滿足?



不可否認的 這幾年捷運通車跟街景對高雄都是加分

但是 高雄人一堆跑來北部找工作

城市蓋的再漂亮有用嗎? 捷運現在還停留在日20萬人以下的客運量吧?



deepsummer wrote:
101年臺灣四大港口...(恕刪)


貨櫃量多就意味著該都市發展好?

照你這邏輯高雄應該是全台最富裕的都市?

為何現在........一堆人來北部工作?
開始扯工作機會了
高雄港運量高帶來的是物流業的工作機會
又沒人說單靠它就足夠養活277萬人
而且本來就沒人要拿高雄來戰基隆
兩個都市的層次不一樣
有啥好戰的
在台灣高雄的比較基礎一直都是台北市好嗎
題外話是
撇開各自的故鄉情感不講
不論你服不服氣
高雄的整體的生活品質比基隆好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南部人北上工作
基隆應該是被跳過的選項吧........

說真的高雄現在工廠造成的空氣汙染現象真的減少很多
因為工業區的傳統產業工廠大多數外移....誰來汙染!!
造就工業就業機會減少,高雄持續拿下失業第一名的寶座~蟬聯14年!!

飆車族天堂,犯罪率第一的城市等等,都是各大都市望塵莫及的
為什?看看人行道.單車道上的機車奔馳連汽車都上來作伴就知道
~高雄市警察專辦大案子!!
之前新聞上還報導一所高職學校內集體販毒,就知道高雄市多好!!

前年912淹大水, 楠梓右昌因為河道工程興建河堤單車步道,
排水道灌水泥漿全部被包商圍堵,導致大雨下無法正常排水淹起了大水
市府再把它扯到因為海軍陸戰隊的鐵皮牆擋住導致淹水
(隔一條河道牆在河道北邊,河道南邊也淹這.........真是睜眼瞎話)
事後賠償協調會派了一名政府大員來~高雄市楠梓區稅捐處主任!!

................基隆要怎比
為圓前世因 為圓今生緣 歷 三千災 八百劫 天道無情 人道有心 渡為結無常果
一番鮮 wrote:
說真的高雄現在工廠造...(恕刪)


其實真的不用惡性比較,同樣都是台灣人,
真的要比個案醜聞,大家也是有得比了,
前幾天不是才爆出來基隆市警局刑警夥同通緝犯製毒,
還有報導指出基隆市竊盜案上升的非常驚人,
基隆市長的施政就不說了,
基隆太多次都已經是全台縣市排名最後一名了,各項評比都是倒數的,
說真的基隆除了跟高雄一樣都是國際港以外,完全沒什麼可以比較的點,
都怪原po弄這種標題惹是非,說真的每個城市都有他不同的狀況與特質,
不是互罵,而是該討論怎樣讓台灣整體更好,..現在台灣太需要集體向上的決心了..

致於高雄的發展的確是也正面臨到轉型的時期,
從原本的重工業轉型兼具海港軟體文創觀光多元的城市,
還在成長階段,但至少不是停滯不動的,
整體建設也一直在成長,高雄港市的整體規劃也越來越成型,
從這麼多大企業都在高雄投資樂園百貨飯店甚至總部就知道,
看好整個新灣區的發展, 

基隆目前發展的狀況應該去問市長,問執政黨,
為什麼把基隆的定位放的這麼尷尬,
資源與建設這麼不足,幾年來都是一樣的狀況,
這是不是也代表該選個不一樣的市長來做看看了.

基隆該擔心的是中央到底用什麼眼光規劃基隆,
為什麼還要在台北弄個台北港,而不好好利用基隆港,再結合跟台北的特性來互補,
也能夠活化基隆的都市步調,除了這個以外,
基隆風景也不錯,也是很有風情的山海城,只是可惜了...是人的問題.
如果在北部又多一個台北港,基隆怎麼不會被邊緣化?

yyliu0320 wrote:
東北季風一直吹,下的...(恕刪)


請參考"港口營運與周邊環境空氣品質關係之研究-基隆港在港商船NOx及SOx之排放"看來污染跟貨輪也有關係
一些人的邏輯真的很可愛
身為一個基隆人,去過幾次高雄看到高雄的好,回來感嘆基隆不如人
正常不是應該大家一起檢討到底哪邊不足、哪邊可以改進嗎?
結果竟然搞到互戰起來,根本莫名其妙
而且往好的方向比就算了,樓上比到弊案、比到就業率
我說大家都是基隆人
摸摸你的良心,基隆的弊案有比較少、就業率有比較高嗎?...

WTF想到每天上班都要加兩個小時當通勤時間就很幹啊,還是大家都以為自己根本台北人了?

而且話又說回來,你一個外人到外地覺得高雄變得很棒,這不就是他的成功嗎?
有人說你會這樣想,是因為你不是高雄,高雄有很多爛的地方

可是我在基隆活了二十幾年了,帶朋友到基隆玩還真的沒聽過人家跟我說基隆很棒
廟口很好吃可以算基隆很棒嗎? 還是你又要跟朋友解釋九份不在基隆
就不能想想這些話這些想法到底怎麼來的、怎麼形成的嗎?

事實就是高雄有在進步,基隆呢?
都是山,所以就無法建設了? 好像歐洲都是平原一樣
沒本事就要承認,下次睜大眼睛看看有沒有可以擔當這些的有能市長
別再繼續等著分贓,分掉的就是毫無進步甚至讓人覺得退步的基隆
yyliu0320 wrote:
停在基隆港上的大郵輪對基隆的地方有幫助嗎?...(恕刪)


這點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有 !

包括我自己也搭了三次郵輪
以定期航班的麗星郵輪來說 , 開船時間是下午跟晚上
候船是報到後用行李排隊 , 然後旅客就自由行動
多半都會在文化中心到廟口到火車站這一帶附近逛街 , 去廟口都可以看到脖子掛房卡吊牌的遊客
買買飲料 (船上飲料收費很貴) 或吃點小吃墊肚子
下船時間也剛好在基隆用晚餐

如果是外國觀光客的船 , 下船的確是被車載走的佔多數 , 但也有不少背包客會自助旅行
而回到基隆港後大部分不會直接上船 , 都會在基隆觀光消費拍拍照什麼的
上次去拍海洋航行者號時就在海洋廣場看到很多外國人

郵輪一樣需要補給 , 需要棧橋操作 , 需要綁纜繩的工人
除了本身觀光客外還可以帶來拍船的觀光客

拿郵輪比飛機就是錯誤的觀光型態比較
飛機因為機場的封閉性往往是提前報到進海關然後在免稅商店消費打發時間
相比之下郵輪旅行者是有更多時間在港口消費觀光後才進海關的
基隆港的客運業務成長到免稅商店都跑來設點 , 不過我比較懷念二樓改建以前有賣台電冰棒的小販

如果郵輪對港口城市沒幫助 , 世界上其他港口城市不會爭相爭取郵輪泊靠
高雄一樣在爭
香港原本在尖沙嘴的海港城不敷使用把舊啟德機場改建成郵輪泊靠區
東京上海也全都在力推郵輪業務 , 就是因為對亞洲來說是一個新興市場
基隆是現在國內做郵輪港口條件平均起來最好的 , 不做會後悔的

November B wrote:
如果基隆跟高雄去年的關稅的算一千億好了
基隆可能只能分配到幾億罷了
高雄卻可拿上百億
以前還可拿商港建設費來修補貨櫃車摧殘過的道路
現在一毛都拿不到
只能靠統籌分配款來建設
基隆人還真是可憐

首先,關稅是國稅,高雄市分不到半毛錢。高雄市是拿統籌分配款+中央補助款,沒有資格分關稅。
基隆市也一樣,不過基隆市是省轄市,統籌款沒那麼多,不過重大建設也幾乎不用出錢,不像台北市都要出五成以上自籌款,高雄市臉皮厚賴著不出,也至少要出兩成。所謂中央八成的說法源自於此。
而且,省轄市不用出一些直轄市要出的錢,比如說勞保健保費,直轄市要出5%分擔款,很多社福經費也是直轄市要出一份,省轄市免出。故台南市升格後,多分的錢還不夠付新增的支出。基隆想要有直轄市同等待遇,很可能也會出現一樣的狀況。

其次,其實關稅全年總金額大約963億,是全國各港口加起來的總和,不可能基隆一千億高雄一千億,太扯了。這些稅收60%是產生在基隆海關,高雄港是個轉口港,貨物入關的不多,產生的稅收連基隆港的一半都沒有。基隆港是個消費性港口,靠大台北人口的消費力,進口非常多的貨物。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