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大家好~~暖暖幸福華城社區~~我買了兩戶~~


Blue Angel wrote:
如果兄臺說的是大武崙在下同意,大武崙真的是在最近的15年間才崛起的區塊,但是安樂社區到國家新城一帶的崛起,大約就是20~25年之間的事了,既使沒有15年前那一批建案,光是501線基隆市公車的搭車人數就已經算是基隆地區的黃金公車路線了。

房價不一定要靠政府的建設才能頂得起來,好比陽明山的建設有很多嗎?可是受薪階級誰買得起呢?



陽明山的交通真的很不便
意外事故實在太多了
若是以一般人的看法
鐵定說那邊連2萬都不值
還會說成是鬼山

偏偏那邊卻是數億...

同樣的環境
暖東峽谷更好
卻便宜到人人買的起
這樣的好康
簡直是運氣很好的富豪才能遇的到


如果陽明山一間別墅只要500萬
早就被一個人全包了


移民幸福華城 wrote:
小弟查出當時火災致死..1.嗆傷.是瓦斯爆炸而引起的.使用桶裝瓦斯所致.使用緊閉窗戶所致.

.(恕刪)


不知幸福華城可安裝天然氣嗎? 費用約多少?

gjh59147219 wrote:
我覺得追根究底, 基隆之所以發展稍慢, 我個人認為腹地太小是很大原因之一, 其次, 我覺得地方政府長期由同一黨去執政, 已有行政怠惰的情形發生. 地處偏遠的地帶落後就算了, 連市中心也是蠻混亂的, 這不知要如何去教別人移民進來? 唉~~ 有好山好水, 如果能夠有一流的行政團隊, 或許會好一些.



如果在意的是房價不高而怪罪於執政團隊
那麼
小弟無言了

好山好水
加上低房價
讓小弟子孫可以輕鬆在台北工作
然後終老於基隆
豈不是好事


好山好水第一
房價第二

計六六 wrote:
安樂社區到國家新城那兒當初才多少錢,當初一間才50~80W,重點還會沒水可以用,多少人住沒多久就跑了.
如果, 不是靠二高還有加壓站來解決.現在還會有人住.

建設才是真的, 你看信義區五期, 快速道路好了之後, 之前一坪5~7W, 現在都漲到10W上下了.


國家新城那邊小弟有去看過

板橋很多老公寓
在新板特區內的
都沒有他好


Blue Angel wrote:
這話在下算是同意...

早年基隆的榮景是建立在商港發展上的,礦業只能算是額外的,但隨著港口機能的老化、製造業外移、航運中心轉移等種種局勢丕變中,中央單位沒有正視問題並促進轉型,省府單位更絕,賺錢的單位(基隆港)他要,老化頹圮的燙手山竽(六堵工業區)直接丟還給地方單位,本來在這條件下,基隆靠著港口地方回饋金歲入還是有盈餘的,而最後最致命的一擊就是再把基隆這最後一層皮給扒了...

地方政府的冬烘其實和中央絕對是不脫關係的,畢竟沒錢的話又怎好辦事?和政黨輪不輪替,說真的個人以為根本沒有太多關係。好比新北吧!表面來看很風光,可是細看裡子...台北市的歲入是其優異的資源,新北這幾年靠的是舉債,而舉債能撐多久?一再的輪替把錢都花在了門面上,公車、客運依然迂迴的跑,依舊不少老區塊沒有天然氣接管,巷道狹小的問題更不是汐止、中永和的特產,更多的地方連人行道依然看不到,這又該如何去說呢?

有很多事中央的基本政策才是關鍵,地方政府在許多時候只是替罪羔羊罷了,當然許多時候居民不罵這冬烘的地方政府是要把氣出到哪?



中央不搞
地方沒轍

不過最近國家要搞觀光了
基隆又要再風光了
希望這次好好規劃
把基隆變成為台灣海洋觀光龍頭


Blue Angel wrote:
並非如此的...

在下童年階段住在四分局附近,約在國中畢業後搬到國家新城住過幾年,之後才總算在e-Go有屬於自己的家,期間在這一區域居住時間早已經超過20年了,親眼看著這一區域的大樓一個一個冒出來,期間人口就是不斷攀升而已。

當然地方建設能夠帶動區域房價的上漲,但除了地方建設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把區域的核心價值建立起來」,陽明山與天母就是很好的例子。


區域的核心價值
就是一個特色
有別於其他社區的
這全賴居民住戶+環境

如果
河川更乾淨
街道更乾淨
樹木更多
汽車.機車變少
那真是好環境
甚幸
暖暖皆是如此

計六六 wrote: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新房子會一直蓋在那兒.
不就是因為二高開通了.
你忘了二高走山, 一高成什麼樣子.


交通是吸引人入住的一個因素

不過近幾年的案例

都是先有社區形成才有交通

1.北大特區.先前沒交通.現在也沒.都靠公車.
2.淡海新市鎮也是.



gjh59147219 wrote:
說來奇怪, 基隆明明離台北很近, 卻感覺在很多方面離台北很遠.
我最感慨的就是基隆連誠品都開不起來....
以前有誠品時, 還能去逛一下, 結果, 換地點再重新營業, 也逃不過倒掉的命運.



誠品做不起來
那是不認真
沒有為了基隆人而改變

臺北誠品.是做得太輕鬆了
都是靠香港人來買

板橋誠品也沒啥生意

看看板橋新學友說倒就倒
天才書坊要靠文具來撐


臺北市模式
出了台北市不見得就準用
京站下面的誠品
也不敢做太大
明明整條街都包起來了
也只敢用一小塊做誠品書局
這算是因地制宜




Blue Angel wrote:
是呀!正是二高的開通加劇了這個區塊的開發腳步,但這並不能說這個區塊的成形取決於二高,畢竟由長庚往二高跑得多繞一小段路,並且這是先、後的二件事。

二高開通前這區域的房價都很低,因為幾乎整個交通動線除了自行開車、騎車外都得往市區跑



並不奇怪,因為一天24小時中,除了睡覺時間,青壯年剩下多少人還留在市區裡?當這些通勤族由台北回家又有多少人特意繞到基隆誠品去?另外新北又有多少地方有誠品?很多連光南都看不到不是嗎?

愛逛書局的話,信義區那還有家金石堂的。


網路興起
也改變買書習慣
博客來可以打折還有7-11取貨

方便極了

誠品要不倒
只能說不可能

sp220309 wrote:
聽幾則小道消息??? 靠幾篇專家分析???..

哈哈哈 買房有這麼容易嗎???



買房真是不容易
這一個決定
可以說是負擔要放最重要考量

至少要以50%的比重



  • 17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