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an wrote:勇者要空氣..."幫...(恕刪) 我的意思是....就算再勇敢的人沒有空氣 ...一樣要死 哈哈哈 應該跟芬多精...家人...財產....沒啥鳥關係...???那...我也幫an大大改一下囉何必大驚小怪~樓主起樓心態~此樓是否虎爛~實查必可定案~樓主語多暖暖~華城僅是選項~不必砲火四射~逢人就要開槍~反落欺人口實~模糊事實真相~自古兵家勝法~柔水方能克鋼~樓主真是好樣~生意就要這樣~
arravera2 wrote:看來在等板主幸福華城...(恕刪) 搬到帝寶住的再好是用錢堆出來的搬到大家都不看好的地方還能過的開心自在,那才真是全憑用心去經營出來的35年前,國家新城、安樂社區根本就是沒什麼人要的地方,遠遠不比當年的暖暖,現在這個地方不但住滿了人,還有多條客運路線,一個完全就靠公路、客運撐起來的地方...
sp220309 wrote:我的意思是....就...(恕刪) 此樓是否虎爛~實查必可定案~嗯嗯~~非常認同~po一下695樓g大實地探訪的結果^^ 我笑出來了大 大 因為你, 我真得跑去實地看了你的仙境你有點太誇張了啦^^我住基隆三十六七年, 我不敢相信你說的是我的家鄉你真的言過其實了
恭喜樓主買了自己喜歡的房!基隆,我也在那兒住了6年,真的很懷念!那時公司的宿舍也是在山邊,窗外看去10公尺就是陡峭的山壁,早上醒來是鳥叫聲吵醒的;下班後,腳踏車一跨,穿過500公尺市區馬路就到達通往山上的小路,一整個住在風景區的感覺!我想,喜愛大自然的人才能體會住在那兒的幸福感吧!
計六六 wrote:安樂區, 不用35年...(恕刪) 如果兄臺說的是大武崙在下同意,大武崙真的是在最近的15年間才崛起的區塊,但是安樂社區到國家新城一帶的崛起,大約就是20~25年之間的事了,既使沒有15年前那一批建案,光是501線基隆市公車的搭車人數就已經算是基隆地區的黃金公車路線了。房價不一定要靠政府的建設才能頂得起來,好比陽明山的建設有很多嗎?可是受薪階級誰買得起呢?
Blue Angel wrote:如果兄臺說的是大武崙...(恕刪) 我覺得追根究底, 基隆之所以發展稍慢, 我個人認為腹地太小是很大原因之一, 其次, 我覺得地方政府長期由同一黨去執政, 已有行政怠惰的情形發生. 地處偏遠的地帶落後就算了, 連市中心也是蠻混亂的, 這不知要如何去教別人移民進來? 唉~~ 有好山好水, 如果能夠有一流的行政團隊, 或許會好一些.
安樂社區到國家新城那兒當初才多少錢,當初一間才50~80W,重點還會沒水可以用,多少人住沒多久就跑了.如果, 不是靠二高還有加壓站來解決.現在還會有人住.建設才是真的, 你看信義區五期, 快速道路好了之後, 之前一坪5~7W, 現在都漲到10W上下了.
gjh59147219 wrote:我覺得追根究底, 基...(恕刪) 這話在下算是同意...早年基隆的榮景是建立在商港發展上的,礦業只能算是額外的,但隨著港口機能的老化、製造業外移、航運中心轉移等種種局勢丕變中,中央單位沒有正視問題並促進轉型,省府單位更絕,賺錢的單位(基隆港)他要,老化頹圮的燙手山竽(六堵工業區)直接丟還給地方單位,本來在這條件下,基隆靠著港口地方回饋金歲入還是有盈餘的,而最後最致命的一擊就是再把基隆這最後一層皮給扒了...地方政府的冬烘其實和中央絕對是不脫關係的,畢竟沒錢的話又怎好辦事?和政黨輪不輪替,說真的個人以為根本沒有太多關係。好比新北吧!表面來看很風光,可是細看裡子...台北市的歲入是其優異的資源,新北這幾年靠的是舉債,而舉債能撐多久?一再的輪替把錢都花在了門面上,公車、客運依然迂迴的跑,依舊不少老區塊沒有天然氣接管,巷道狹小的問題更不是汐止、中永和的特產,更多的地方連人行道依然看不到,這又該如何去說呢?有很多事中央的基本政策才是關鍵,地方政府在許多時候只是替罪羔羊罷了,當然許多時候居民不罵這冬烘的地方政府是要把氣出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