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33 wrote:
基隆人醒一醒吧~紅燈...(恕刪)
言明在先,「我反對設立紅燈專區」,詳細原因後續再談。
基隆...好事沒有份 ,爛東西一堆
現鐵道旁「鐵支路」、自來街一帶,小吃店、茶桌林立,都存在多年~甚至越來越多
官員不檢討,還要將合法化,最近看到~年紀約國高中生~的學生 也在拉客
基隆的..道德人心已經墮落到這地步...
因為工作緣故,時常在台灣各地奔波;前年每每經過高雄後火車站,整排的「泰式養生按摩」你以為是「作清的」?這陣子常走在中永和街上,幾條街上超低胸上衣、超短迷你裙、超低腰露股溝褲,你以為那些閒閒在附近游晃的年輕學生妹都很清純(當然有些是真的單純路過)?走來走去笑著打招呼的都不是三七仔?
說真的基隆的鐵路街的現況比那些外縣市其實含蓄多了,你說的學生妹狀況或許有,但人數絕不如渲染嚴重。
道德心墮落問題,竊已為和那些風塵女其實沒啥關係,會因為金錢、慾望而下海的女子以現況說當不會以基隆來討生活,反而台中、高雄、板橋、中永和會比較好「討賺」,因而我相信基隆在地的風塵女,多數是真地苦命女子,而賣春這種事並不能單獨以道德來考慮,「賣春動機」才是構得上是道德尺度的衡量準則。
住在基隆那附近的小孩..學生.價值觀偏差多大?
在我看來你比較偏差;從小我很多同學都住附近,除了抱怨「晚上很吵」之外,其餘一切和其他同學根本無異。
「價值觀」是什麼?人為何事可以出賣自己的尊嚴與感覺?在乎的是自己的享樂還是家人的安危?我想那才是價值觀最大的優劣的歧異,而不是用「有沒有賣春」這個行為來看。
@基隆小所以沒法子在建設..
那是怠政者的說詞,小並不等同於無法建設。
如果不先改善如安樂社區、八堵、七堵、暖暖等區域本身的交通通勤條件,繼續一眛的把所有公車通通開往老市區,那基隆就是沒有未來的。開發周邊區域才有腹地讓目前市中心區域的老宅居民自然遷出,或者利用外圍國宅交換徵地,那市中心才有更新的可能。而如果市民與市府繼續還堅持以市中心優先的話,基隆的未來當真就是「慢慢等」,等到「置之死地而後生」。
@因為下雨~所以調查基隆人不快樂是正常的...
基隆人真正不快樂的理由是「看不到真正有意義的改變與策略」,包含那「交通立委」的說法,說真的一點對於地方真正的關懷與觀察都看不到。
基隆人已經慢慢放棄生活品質了~
這種話真的完全是說假的;台灣人有所謂「生活品質」這樣的概念嗎?有的話相信中永和、板橋今天不會住那麼多人。台灣人對於「居住」的選擇通常也就是「上下班方便」、「有的吃」、「有的買」所以中永和反而成了這樣的「上選」。但是自己去看看當地的「交通道路規劃」,人車分道的情況有比基隆好?你在中永和能夠輕易的區分「巷道」和「道路」哪裡不一樣?
以目前現況來說,如果你還是繼續堅持「住在基隆市中心區」,說真的那是你自己放棄了生活品質,就和新北市居民的生活概念沒多大不同。現在住在基隆的郊區生活品質反倒比市區裡好很多,唯一比較讓人詬病的,大概就是「公車哪時可以不要通通往市區開呀」?八堵、七堵火車站的班次比較多耶,讓大家先擠進市區再擠出來是嫌時間和油錢太多嗎?
反過來想~把目前的紅燈區都清乾淨~基隆房價也才會受到重視
基隆的房價和紅燈區一點關係也沒有,中永和人家紅燈區可比基隆還亮勒,房價有比較低嗎?低房價的真正理由是啥?市民不願拆遷、不接受徵收,政府不長大腦,候選人只有天馬行空的芭樂票,而那也是基隆市民一直都不快樂的原因。
基隆市區成型的早,但因早期規畫得宜,是以多年未有大規模改建的情況下,仍能維持基本盤的城市面貌。相反的多數新北市城區成型的晚,可是卻是在「幾乎沒有規劃」的情況下濫建,導致生活品質低迷。可是如果今天我們的市民、政府依然還要繼續只把眼光放在老城區,那建設就只能繼續停擺而毫無作為。而如果拿基隆去和板橋、中永和比上下班的便利性,人家旁邊就是工業區,隔壁就是台北萬華怎比?沉淪一點都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