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年以上的大樓會相對比較怕地震嗎

我家是921後才重蓋的,那時法規有修改,鋼筋工法也不同,根據我爸的說法,原來自己的老家透天4層花了14噸的鋼筋來蓋,後來新家重蓋因為921後的新法規還有對地震的恐懼,下了重本,光一樓就用了13噸的鋼筋,更粗的鋼筋、更寬大的樑,加上10多棟同時一起蓋,應該可以比較安心吧...
如要以921的分水嶺
不能看建案完工或起建日期
而是要看建照取得日期

還有最大的不同是
921後取得建照8樓以上的大樓建案
每「梯棟」都必須要有兩座逃生梯
所以公設比會高出不少

如果真怕地震
最好的方式還是避開「地震帶」及「土壤液化區」的建案
怕就不要住大樓

二十年以上的大樓

小問題其實會比較多

以後如果要都更

住戶太多也不好處理

有能力還是買新大樓
eeares753
eeares753 樓主

問題就是能力不足...

2025-01-16 17:52
運氣運氣,誰知道有沒有偷工減料

小弟老家,公寓45年還沒倒, 電梯大樓26年也還沒倒
eeares753 wrote:
想問問各位買房自住會...(恕刪)


千萬不要拿命去賭大地震會不會倒 假設要買房 人家是早買了只能住~
一大堆住4、50年房子的人,豈不多會睡不著了!
當初在看房子時
其實是跳過新豐街一帶的
除了交通相對不便利之外(我得進臺北市上班)
那邊似乎也有順向坡和土石坍方的風險

因建築法規的關係新舊屋的耐震能力真的有差
不過也因為建築法規的緣故、公設比差異也很大
我的中古華廈(民國87年完工)權狀23.X坪(含機械車位)室內實際坪數17.X坪
我弟的新華廈(民國112年完工)權狀17.X坪(無車位)室內實際坪數號稱10坪
這也是需要考慮的點
畢竟我搬入社區十多年了,游泳池、圖書館、健身房、球場...我從沒使用過>"<
但它的面積就攤在你的公設裡

不過房價亂漲...真的很有感
一樣在基隆...同一個社區,同事2008金融海嘯時勇敢購入,一坪只有9萬
我2013年時已經買到16萬了
最近看到售屋廣告、同棟31坪無車位、開價已經破千萬了
折算一下,每坪都超過31、32萬了
就像城上城當初預售時14左右,現在一堆開超過40在賣

手骨不夠粗或許只能在某些地方妥協
年份不是完全不重要、但優先順序或許可以放後面點
新建築有好處也有他的風險
我弟的新建案最近就因為成立了管委會在討論一些規範
大家弄得不是太開心
eeares753
eeares753 樓主

迷失的缺口 因為我在基隆工作,去台北通常是去休閒活動,塞車問題還好

2025-01-16 17:53
warwickwang

順向坡就是高風險,就算有擋土牆依然存在風險喔。

2025-03-07 17:06
eeares753 wrote:
想問問各位買房自住會...(恕刪)


你要換種想法,921這麼大的地震,他都完好如初,沒受損,表示他耐震阿
eeares753
eeares753 樓主

經大家一說有比較放心了,目前會優先看我租住社區的房子

2025-01-16 17:54
雖然是廢話, 但是我還是想說
怕就不要買.
台北民生社區都沒倒了 還怕啥
盆地地形最容易倒了

買大樓 要買連棟的 建築結構連在一起 倒的機率不高
除非在震央 還沒看過老舊大樓公寓連棟倒的(透天厝也是一樣)

反倒是新建築 都是獨棟居多 又高 重心也高 搖起來真是爽死
kch008

大樓的倒塌, 跟剪應力有關, 跟大樓橫切面的中心有關,跟大樓建築外型有關, 但你的是鋼構比較沒問題, 我是RC問題比較大, 但是大樓外型我比較不怕,工(H)字型的抗減壓力很強大,鋼構,鐵軌都是工字型

2025-01-16 23:21
kch008

就像一張白紙柔軟, 但多折幾次就可以承重, 抗剪應力的計算 可以看靜力學或是土木的結構力學, 你就知道 大樓要買哪種外觀, 不夠建築師都應該幫你算好了.

2025-01-16 23:3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