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是跳過新豐街一帶的
除了交通相對不便利之外(我得進臺北市上班)
那邊似乎也有順向坡和土石坍方的風險
因建築法規的關係新舊屋的耐震能力真的有差
不過也因為建築法規的緣故、公設比差異也很大
我的中古華廈(民國87年完工)權狀23.X坪(含機械車位)室內實際坪數17.X坪
我弟的新華廈(民國112年完工)權狀17.X坪(無車位)室內實際坪數號稱10坪
這也是需要考慮的點
畢竟我搬入社區十多年了,游泳池、圖書館、健身房、球場...我從沒使用過>"<
但它的面積就攤在你的公設裡
不過房價亂漲...真的很有感
一樣在基隆...同一個社區,同事2008金融海嘯時勇敢購入,一坪只有9萬
我2013年時已經買到16萬了
最近看到售屋廣告、同棟31坪無車位、開價已經破千萬了
折算一下,每坪都超過31、32萬了
就像城上城當初預售時14左右,現在一堆開超過40在賣
手骨不夠粗或許只能在某些地方妥協
年份不是完全不重要、但優先順序或許可以放後面點
新建築有好處也有他的風險
我弟的新建案最近就因為成立了管委會在討論一些規範
大家弄得不是太開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