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jepaty wrote:
(恕刪)

妳以為直接在平面鐵軌上面架高架這麼簡單?軌道旁邊沒有腹地可以施做臨時軌,要用您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能,基隆和三坑停駛,等施工完再復駛才有可能
ss508 wrote:
妳以為直接在平面鐵軌...(恕刪)
技術上一定可行阿 台北 桃園 台中 高雄  都能在地下挖捷運 地上蓋高架了 施工期間 車子照常走 房子也都很安全
結果到基隆就變成技術上沒那麼簡單了..........
怎麼會這樣???????  一定是我頭腦真的很不好 
林右昌指出,基隆市過去每年有來自商港建設費,以一九九八年為例,約廿六億元歲入,但台灣二○○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全數歸零,目前是在中央一般性補助款中以設算方式給基隆市約八億元,等於加入WTO後每年短少的歲入達十多億元,中央至今也沒有回補給基隆市,極不公平。

基隆汐止台北合體 發展海洋首都
至於台北市與新北市的問題,林右昌指出,台北市被新北市團團包圍,雖財政充裕,但腹地受限建設停滯,近年人口嚴重流失且快速老化,甚至比基隆還老,目前北市人口數約二五九.七萬人,創下廿三年來新低。新北市則是幅員太大,行政區高達廿九個區,被淡水河南北區隔,不利治理。

林右昌指出,若重新思考北北基行政區劃升格,可以有兩個案可以思考,不僅都比現況好,而且都具高度可行性與未來性,創造三市共贏:

方案一:整合基隆市與新北市東北角金山、萬里、石門、瑞芳、雙溪、平溪、貢寮等七個區,升格成立「大基隆市」或「北海市」。在基隆與台北間的新北市汐止區,可順勢與台北市整併。

若「大台北」成真 柯有意願也能選
林右昌指出,基隆市與新北市的海岸各區,在歷史上本是同一個生活圈。金山、萬里等七個區遠離新北市板橋行政中心,在治理上還要跨越台北市與基隆市。此外,這七區地廣人稀,總人口僅十一.八七萬人,佔新北市人口二.九%。

林右昌說明,基隆市這幾年發展突飛猛進,不但擺脫過去三高城市(失業率、離婚率、自殺率全台最高)吊車尾的困境,公共建設投資上,預算規模從一六五億元成長為二一五億元,負債金額從一二四億元降為七七.二五億元,負債比率也從四七.三七%降為三○.九一%。

林右昌說,目前基隆市人口約卅六.五一萬人,若與這七個海岸區整併升格,就可以擴大自治權與組織編制與合理財政分配,還可以讓新北市的邊陲區域,成為基隆的「兩個翅膀」,一起發展成為約五十萬人口,除了陸地面積外、海洋轄區廣大的城市,並以航運與郵輪服務,漁業生產,海洋觀光休閒,新創科技支援服務,成為東北亞最具特色的海岸港口城市。

方案二:基隆市、新北市汐止區與台北市整併成立「大台北市」。林右昌說,台北市可成為一個三一○萬人口,有港口並面臨海洋的首都。台北市可得到發展腹地,不再像是蛋黃、蛋白一般被新北市團團包住,也讓台北與新北的人口與地理規模更均衡,並解決新北市管轄過大治理不易的問題。

向侯喊話 「大基隆市」非常可行
林右昌指出,汐止生活區與台北較近,若讓台北從內陸成為面向海洋的首都,城市的想像就會不同,可加速與基隆河谷廊帶汐止與基隆港發展的腹地、有助基隆捷運推動,內湖與東湖地區交通問題都將順暢解決。在這方案下,如果台北市長柯文哲有意願,也可以選新的「大台北市」市長!

由於北北基區劃涉及台北市與新北市,皆非民進黨執政縣市,林右昌認為,這件事沒那麼困難與複雜。如第一個方案,區劃整併升格後,原新北市的七個區人口,從原本僅佔新北市總人口的二.九%,變成「大基隆市」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只要新北市長侯友宜不要強力反對,這個方案非常可行。









有平溪,暖暖人嗎?
你們喜歡方案1還是方案2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