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基隆輕軌升級捷運) 交通部拋「台鐵基捷共存」林佳龍首度表態支持

reget0922 wrote:
雖然住暖暖在瑞芳工作(恕刪)

希望輕軌捷運可以從八堵拉到暖暖
nippyramid wrote:
希望輕軌捷運可以從八堵拉到暖暖(恕刪)


先解決輕軌怎麼進南港站吧~ 從南港展覽館都連不到有高鐵的南港站,還肖想拉到暖暖?
這輕軌就是用來拔掉基隆站的台鐵班次,讓花東台鐵班次增加用的。主事者根本沒心思用在,如何把輕軌延伸到基隆各行政區,這是最殘酷的事實,畫再多的空中樓閣,只是更凸顯這個騙局的可悲。
輕軌實用嗎?
還要到市區搭
不如把路舖平一點比較實在
prozacist wrote:
先解決輕軌怎麼進南港(恕刪)

輕軌應該會進南港站,目前跟科P在橋方式,看是地下還是高架。
主事者根本沒心思這個說法就有失公正了,從林右昌與蔡適應最近的得票率與滿意度來看,基隆人是非常滿意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然你舉一個就好了,歷任有誰做的有他們的一半好就好了,或是誰來做能做的比他們好,我看是沒有。
prozacist wrote:
另外,交通部已經開始(恕刪)


說實話~那些批評台鐵常誤點又落後的....
搭台鐵往返基隆台北的比例應該屈指可數吧??
就算台鐵誤點~多半也都在可接受範圍內(5~10分內,如果硬要扯事故等....輕軌也會有這些問題),
而且尖峰時間幾乎已經達到每10分鐘就有一班車...運量真的比規劃中的輕軌大多了~

光看上下班台北 - 基隆間就知道有多少人搭火車就知道~

再來,基隆 - 台北間的各站間距...最多的不過是,最短的基隆 - 三坑 1.3KM ,最長的台北 - 松山 6.4KM

如果輕軌為了繞那麼些地方而犧牲了台鐵的運量.....其實是很可惜的!!
--------------------------

基隆 - 三坑 1.3KM
三坑 - 八堵 2.4KM
八堵 - 七堵 2.3KM
七堵 - 百福 2.7KM
百福 - 五堵 3.0KM
五堵 - 汐止 1.4KM
汐止 - 汐科 1.5KM
汐科 - 南港 4.5KM
南港 - 松山 2.8KM
松山 - 台北 6.4KM
nippyramid wrote:
輕軌應該會進南港站,(恕刪)


2020/2/26 新聞報導中,針對「交通部規畫台鐵未來不進入基隆,基隆端改以輕軌為主要軌道工具」,引發不少通族族憂心,至台北火車站是否要轉車的疑慮...
"林市長表示,這應該是終極交通規畫,但會是很久以後的事,當整個捷運運量和機制都成熟時,基隆輕軌可以直接到南港高鐵站,代表基隆市被大台北捷運路網所覆蓋。"
----------------------------------------------------------------------------------
輕軌工期預估8年,最快2022年才能完成發包,開始動工,所以2030年以後才可能通車,確實是很久以後的事。但是,在此時此刻綜合規劃要定案之際,基隆站就必須在台鐵、輕軌之間二選一了,根本不是等輕軌通車後,視營運狀況再來考慮是不是要廢掉台鐵。更何況輕軌能不能直達南港站,也還在未定之天。再者,基隆人原本就能從基隆站搭台鐵直達南港站換捷運,早就在大台北捷運路網之中,現在也能直達台北站、板橋站、桃園站,但現在輕軌的規劃,就是只能到南港展覽館而已,想搭高鐵還得轉乘一小段板南線,根本不進反退。

至於基隆人讓林市長、蔡立委連任,是在政府前瞻計畫所宣傳的,基隆輕軌和台鐵可以共軌,像變形金剛一樣厲害的認知上。人家別的縣市,要五毛給一塊,屏東有了高鐵延伸,台鐵也保留。宜蘭也是一樣,要直鐵給高鐵。怎麼最先宣布的基隆輕軌,最後卻演變成,歐洲很普遍的Tram-Train系統,卻在台灣行不通,要基隆只能在台鐵和輕軌之間選一個。更不用說,在輕軌施工期間,基隆八堵間的鐵軌要換成標準軌距的輕軌前,應該就要提前被拆掉,在基隆輕軌通車前,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基隆站直接停止運作了,屆時依賴台鐵通勤的人就沒車坐了。
八幡 wrote:
說實話~那些批評台鐵常誤點又落後的....
搭台鐵往返基隆台北的比例應該屈指可數吧??

台鐵其實現在已經改善很多~而且尖峰時間幾乎已經達到每10分鐘就有一班車...
運量真的比輕軌大多了~(恕刪)


是啊! 你切入的點,確實是真的有搭台鐵通勤的人在思考這問題時會考量的。尖峰時刻,台鐵現行的班次和運量是及格的。就算輕軌能5分鐘一班車,但運量是原來區間車的1/3,還只能到南港展覽館轉車,中間更要多6個小站。從轉乘多花的時間,和行車時間沒有優勢,縮短5~8分鐘的班距,根本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而離峰時間,確實台鐵的班距太長,要20~30分鐘才有一班車。但難道輕軌上路後,從一早發車到晚上收班,通通都5分鐘一班車連發? 如果也是只能維持像機場捷運那樣的離峰班距,15分鐘一班的話,那輕軌只能搭到南港展覽館,無法直達有高鐵的南港,和台北市中心,以及板橋、桃園、中壢、新竹這些車站的缺點,就非常值得重新考慮,是否要廢掉基隆站的台鐵班次了。
prozacist wrote:
2020/2/26 (恕刪)

綜合規劃定案時會將終點站設在南港站而不是南港展覽館站,只是南港展覽館站至基隆這段先行通過與施工,
至於南展到南港站這段怎麼走,目前跟柯P之間還在討論。
一直拿火車比輕軌捷運根本是XX比雞腿,全台灣最爛的交通工具就是台鐵了,除非不得已,誰喜歡搭台鐵?
台鐵常故障大大小小誤點又無解>>>>>>>>>>>>>>>>>>>>>輕軌捷運不會
台鐵不能增加站點>>>>>>>>>>>>>>>>>>>>>>>>>>>>>>>>輕軌捷運可以
台鐵上下車慢>>>>>>>>>>>>>>>>>>>>>>>>>>>>>>>>>>>>輕軌捷運上下車快
台鐵起步與停車慢>>>>>>>>>>>>>>>>>>>>>>>>>>>>>>>>輕軌捷運起步與停車快
台鐵沒有放射狀延伸的可能>>>>>>>>>>>>>>>>>>>>>>>>>輕軌捷運可以
台鐵給人的觀感是城市之間的落後的遠距離交通工具>>>>>>輕軌捷運給人的觀感是同一個現代化大台北生活圈
台鐵軌道換來換去車等來等去>>>>>>>>>>>>>>>>>>>>>>>>輕軌捷運專用路廊
台鐵唯一的好處是有直達車>>>>>>>>>>>>>>>>>>>>>>>>>>輕軌也可以

明顯XX比雞腿的東西根本不值得比較,林右昌的高支持度不是沒道理的,有都市計劃的眼光,是基隆之福。
對基隆舊台鐵站有感情無可厚非,但人要持續往前走,城市何嘗不是持續要進步。
八幡 wrote:
說實話~那些批評台鐵(恕刪)

一直拿火車比輕軌捷運根本是XX比雞腿,全台灣最爛的交通工具就是台鐵了,除非不得已,誰喜歡搭台鐵?
台鐵常故障大大小小誤點又無解>>>>>>>>>>>>>>>>>>>>>輕軌捷運不會
台鐵不能增加站點>>>>>>>>>>>>>>>>>>>>>>>>>>>>>>>>輕軌捷運可以
台鐵上下車慢>>>>>>>>>>>>>>>>>>>>>>>>>>>>>>>>>>>>輕軌捷運上下車快
台鐵起步與停車慢>>>>>>>>>>>>>>>>>>>>>>>>>>>>>>>>輕軌捷運起步與停車快
台鐵沒有放射狀延伸的可能>>>>>>>>>>>>>>>>>>>>>>>>>輕軌捷運可以
台鐵給人的觀感是城市之間的落後的遠距離交通工具>>>>>>輕軌捷運給人的觀感是同一個現代化大台北生活圈
台鐵軌道換來換去車等來等去>>>>>>>>>>>>>>>>>>>>>>>>輕軌捷運專用路廊
台鐵唯一的好處是有直達車>>>>>>>>>>>>>>>>>>>>>>>>>>輕軌也可以

明顯XX比雞腿的東西根本不值得比較,林右昌的高支持度不是沒道理的,有都市計劃的眼光,是基隆之福。
對基隆舊台鐵站有感情無可厚非,但人要持續往前走,城市何嘗不是持續要進步

還有台鐵的運量沒有像你說的犧牲喔,反而是優化了西部幹線可以增加班次,七堵八堵也算是基隆站阿,那麼愛搭台鐵的話有差這兩三分鐘的轉車時間嗎,用這兩三分鐘的轉車時間換來整個基隆的脫胎換骨,值得,是正確的決定。
基隆市政府配合行政院祭出的「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擬定基隆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提供基隆市六堵及大武崙工業區廠商最高150%的容積率獎勵,鼓勵廠商升級轉型及翻新廠房,除解決企業缺地問題,並且可以增加更多就業機會,市長林右昌表示,市府會提供單一窗口,全力協助廠商投產、搶得先機。
產業發展處長林青海指出,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台商紛紛返鄉佈建新的營運據點,造成工業區土地一地難求。行政院於2019年將原「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擴大適用並更名為「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加速推動廠房更新立體化,扶植產業自有投資研發、工安環保改善、設備汰舊換新,並強化台商回台投資吸引力。內政部並配合修正《都市計畫法台灣省施行細則》,希望在兼顧環境與經濟發展下,解決企業缺地並加速投資台灣。
林右昌說,基隆市山坡地比例高達95%,中央的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對於基隆的工業區不啻是一大福音,市府陸續推動工業區解編、北五堵國際研發新鎮開發,以及基隆河谷廊帶解禁,再加上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將對廠商的投資提供很大的誘因,可以促進製造業廠商升級、轉型,同時創造就業,市府會請產發處提供單一窗口,儘快取得建、使照,儘快投入生產、搶得先機。
基隆市政府依據「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之上位指導原則,考量本市腹地狹小,工業用地供給有限,擬定「基隆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致使基隆市都市計畫乙種工業區、產業專用區(基準容積於240%含以下)藉由提升容積率方式強化產業用地使用效率。
產業發展處長林青海指出,本方案容積獎勵項目包括:1.新增投資、2.能源管理、3.捐贈產業空間三項。廠商新增投資,給予最高獎勵容積15%;廠商捐贈產業空間或繳納回饋金,給予最高獎勵容積30%。另外針對能源管理容獎項目也修正,調整為取得「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證書者,給予獎勵容積2%、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於廠房屋頂範圍50%以上者,給予獎勵容積3%。
產發處表示,依基隆市都市計畫乙種工業區、產業專用區現有總面積236.7公頃估算,工業區立體化之後,可望增加投資總額約1420.2億、提供約14202個工作機會,對基隆市經濟發展、土地需求的緩解、就業機會均有莫大助益。
基隆市政府將在地產業創新發展之空間需求列為重大政策之一,短期以工業區立體化方案推動,藉由容積獎勵方式,除了可強化產業用地使用效能,提供創新產業發展所需空間外,並可鼓勵民間加速投資,促進產業升級轉型並提升國內投資動能。
另外,可加速推動都市地區及非都市地區之工業區立體化廠房發展,扶植更多具高值潛力企業,獎勵產業自我投資創新研發、工安環保改善及設備汰舊換新等,長遠政策方向則透過北五堵研發新鎮園區計畫等規劃,創造更多更優質的產業用地,解決企業缺地問題並加速投資,創造就業機會。


原文網址: 率先全國基隆推動「工業區立體化」 林右昌:升級轉型創造就業機會 | ETtoday地方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303/1658647.htm#ixzz6FcISWacz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最新消息,這麼認真又優秀的市長還有人嫌,是要去哪裡找聖人? 還好大部分基隆人眼睛是正常的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