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基隆不用捷運,只要台鐵改班次即可


sp220309 wrote:
大大可知七堵新車站 ...(恕刪)


真的蓋超久.....
施工難度很大嗎....
台鐵應該要將基隆到七堵的鐵路,全部改為區間車廢除自強號、莒光號等高級列車,以5~10分鐘一班...

我曾經五半年多每日搭乘臺鐵在8點,11點,16點,19點往返基隆台北之間...算是台鐵死忠客戶,我所看到的景象是離峰時間班次根本小貓2-3隻,如果要像捷運般10分鐘發一班車從基隆到七堵那每小時就要5班次,從早上6點到晚上11點就要55班次,以同一時間在這條路線行駛雙向加起來大概要10台列車左右(還不包括進站整補等待出發的列車),台鐵區間車是4節車箱為一組每節車箱各有其司控的機電設備所以無法拆開行駛,而且兩站端還要有場地安置這些車組收班後的停放,(西3碼頭那快地已經要改成商業中心了大概也不會拿來擺火車)如果真要這麼搞大概台鐵會虧死吧

至於基隆港運貨所需的貨車,應該要改成非尖峰時間甚至深夜在開......


這個問題更大,因為船靠岸後必需立刻把貨櫃卸下然後開走(有點類似飛機不能佔用跑道)如果只能在離峰時間行駛那碼頭大概會癱瘓塞爆,...,如此一來基隆港這隻金雞母就報銷,而且很多貨櫃是通關後直接送到工廠去照你的想法來實施那就要要求海關,貨車司機,保三,碼頭工人,報關行,收貨工廠甚至各貨主們晚上都不用睡覺(撇開勞基法不談光叫大家半夜工作好像太不人道,又不是崁仔頂魚市場)

我覺得現階段先將路上的坑坑洞洞鋪好不要再讓人摔車就阿彌陀佛.....
住基隆的阿邦 wrote : 台鐵應該要將基隆到七堵的鐵路,全部改為區間車廢除自強號、莒光號等高級列車,以5~10分鐘一班...

我曾經五半年多每日搭乘臺鐵在8點,11點,16點,19點往返基隆台北之間...算是台鐵死忠客戶,我所看到的景象是離峰時間班次根本小貓2-3隻,如果要像捷運般10分鐘發一班車從基隆到七堵那每小時就要5班次,從早上6點到晚上11點就要55班次,以同一時間在這條路線行駛雙向加起來大概要10台列車左右(還不包括進站整補等待出發的列車),台鐵區間車是4節車箱為一組每節車箱各有其司控的機電設備所以無法拆開行駛,而且兩站端還要有場地安置這些車組收班後的停放,(西3碼頭那快地已經要改成商業中心了大概也不會拿來擺火車)如果真要這麼搞大概台鐵會虧死吧

至於基隆港運貨所需的貨車,應該要改成非尖峰時間甚至深夜在開......


這個問題更大,因為船靠岸後必需立刻把貨櫃卸下然後開走(有點類似飛機不能佔用跑道)如果只能在離峰時間行駛那碼頭大概會癱瘓塞爆,...,如此一來基隆港這隻金雞母就報銷,而且很多貨櫃是通關後直接送到工廠去照你的想法來實施那就要要求海關,貨車司機,保三,碼頭工人,報關行,收貨工廠甚至各貨主們晚上都不用睡覺(撇開勞基法不談光叫大家半夜工作好像太不人道,又不是崁仔頂魚市場)

我覺得現階段先將路上的坑坑洞洞鋪好不要再讓人摔車就阿彌陀佛........(恕刪)

台鐵現在買的電聯車是8節不可拆的(雖然理論上是兩組4節構成)
北部似乎放了很多EMU700,基隆到七堵看來要用8節跑。

你所說的,似乎是盲腸線都有的問題...
另一個就是蘇澳到蘇澳新
Blue Angel wrote:
基隆雖不大,但好歹還有近四十萬的人口;再加上先天性的氣候因素,說真的光靠觀光產業,個人實在無法樂觀認為能養的活這樣的人口數。...(恕刪)


往觀光產業是養不活基隆40萬人....但似乎是目前基隆在地產業唯一的路

...所以想讓年輕人留在基隆工作的話...不知B大有什麼好建議呢???...願聞其詳
北宜直線鐵路興建案,於2006年5月19日送至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時,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作出北宜直線鐵路「不應開發」決議,建議另尋替代方案,退回北宜直線鐵路開闢計畫。
環評審議不應開發的四點理由:
經過新店青潭、基隆河及雙溪自來水、雙溪、貢寮飲用水等水質水量保護區,以及汐止區白雲里康誥坑崩塌地等環境敏感區位,對環境具有重大不利影響。
行經台北斷層等九處斷層,其對環境影響範圍、程度及其因應措施未能確實評估說明。
以沿線之地質構造、地下含水層之分佈、含水層面及其水量雖有初步說明,惟未予以深入評估,因此對環境影響亦未能掌握及因應。
宜蘭端考古遺址有頭城、頂埔、福成橋、福德坑橋、下埔、二城、大竹圍、奇立丹、份尾等,稍遠的有沙港橋、淇武蘭、瑪璘、武暖…等,如此多之考古遺址均未予以深入評估,因此對環境影響亦未能掌握及因應。
然而宜蘭地方人士仍積極爭取中,前宜蘭縣長呂國華表示:「交通部應未雨綢繆,提早做好興建規劃。」。[3][4]
2010年12月7日,宜蘭縣國民黨籍立委林建榮安排宜蘭縣縣長林聰賢等30名地方首長及政商代表,拜會交通部長毛治國,得到2011年上半年就會完成北宜直線鐵路規劃評估的回覆。[5]
交通部同意投入新台幣近千萬元,重新規劃替代路線(分三段整建方案)進行可行性評估。[6]鐵路改建工程局於2011年8月曾在宜蘭一場會議中評述此三方案之優劣。
第1方案:選擇含總長37.3公里的南港至頭城路段,行車時間33分鐘。(路線、行車時間短,極易降低國道5號假日車流)
第2方案:全長49公里的南港至大溪路段),行車時間39分鐘。(除減少環境衝擊,工程經費上亦較優勢)
第3方案:全長59.9公里的南港至雙溪改善路段與雙溪到大溪的直線鐵路行車時間 47分鐘。(效益面最低)
經專家學者對此三方案的「旅遊週期」、「建設成本」、「工期」、「施工風險」、「環境影響」與「經濟效益」等各方權重評析後,第2方案以略優第1方案(差距0.02分)獲選。毛治國於2011年11月21日於宜蘭視察時表示,行政院已於11月14日核定通過此案之可行性評估,交通部亦逐步執行綜合規劃與相關環評資料,倘作業順利計1年半內可動工興建,屆時台北到宜蘭可縮短至少40分鐘,台北至台東也可縮短至3個小時內完成。


基隆的交通問題不止一條鐵路,也不能只靠捷運,要整個來看
台鐵的部份,要讓基隆-南港段的區間(通勤)電車不因對號列車而停等
斧底抽薪的方法就是我們要去支持宜蘭縣提出的「北宜直鐵」案子
只要台北往返宜花的自強號、太魯閣號從南港站北上之後都改走北宜直鐵

基隆到南港路段空下來的話,不但區間車不用再為了讓路給太魯閣號而停停等等。
::一說以後台鐵的台北-花蓮都要以太魯閣號為主?
基隆到南港這段鐵路就多了很多加開(EMU)區間車和莒光號等級班車的空間
加上台鐵第三軌方案,還有已經定案的民生汐止線東延到百福社區應該也夠了
另,汐止人爭取南港線拉到汐止,即使說短期內沒有再東延到基隆的可能
基隆人也可以讚聲支持…分散交通流量,汐止通暢也有利於基隆
不論鐵公路,不論國道省道,汐止若打結基隆也不會好過的


再說到若北宜直鐵能成,台鐵現有的七堵往瑞芳福隆這段,還有“深澳支線”也可以重新規劃活化
暖暖一帶的“套房”有望解套

基隆市自己正在規劃的山、海線輕軌或許還可以再加強
爭取新北市的支持,往兩端延伸到金山、瑞芳一帶
做好統合的規劃…我認為是可以帶動整個基隆北海岸的發展的

如果基隆市能拉攏北海岸左右兩邊的鄰居
和萬里金山石門還有瑞芳貢寮等地方多交流合作
眼光放遠些,想事情的時候跳脫縣市行政區的界線,其實是大有可為的

基隆市不能只想著做個「自了漢」想著解決自身問題而已
要有成為北海岸+東北角發展的火車頭的雄心
資質(本錢)其實是有的…基隆市原本就是北海岸生活圈的重心
瑞芳或萬里金山居民,醫療首選還是基隆長庚和省立醫院
基隆市能辦的事能買的東西都願意到基隆來,也不會都往台北跑
當兵在金山,也曾在萬里的旅館業工作,認識的當地人都這麼說

基隆人真的不要看小自己
【豆瓣】http://www.douban.com/
再加上規劃中基隆港的轉型
改成客運、觀光為主的港口,有串連整個亞洲的郵輪基地港
和金馬、兩岸定期航班…基隆港是大有可為的

若能再加上開往花東離島的藍色公路,東部的交通發展問題也可以由此解決
北宜直鐵+花東電氣化+藍色公路+航空,可以不必搞什麼蘇花公路
而郵輪、海上藍色公路的發展…好處多多
其中另一個方面可以幫花東居民抵抗財團和地方政府政商結合
侵奪「海景第一排」的各種開發案(這期商業週刊的封面,台東杉原海岸上違法開發的美麗灣飯店)
【豆瓣】http://www.douban.com/
田哥 wrote:
基隆市自己正在規劃的山、海線輕軌...(恕刪)




2007-04-12


基隆輕軌捷運,曾經是一年半前基隆市長選戰最熱門的話題,到現在,這條輕軌捷運線還是一條「太空路線」。

前年底市長選舉期間,興建基隆輕軌捷運幾乎是所有市長候選人的共同政見,當時甚至有候選人拍胸脯保證「1年定案,2年動工,4年營運」。事後,交通部也同意補助基隆市綜合規畫經費1千萬元。

事隔1年半,基隆輕軌捷運還在紙上計畫階段,依照這種進度,至少還需要4年至5年時間,也就是說,要看到基隆輕軌捷運須等到民國一○二年以後。

基隆輕軌捷運當初設置的目的,主要是觀光性質,為的是要紓解海科館民國九十八年開館帶來人潮,作為對外聯絡交道之用,而今海科館開館營運將延到民國一○○,屆時,先有海科館,後有輕軌捷運,從中央到地方難道不知道是矛盾的事嗎?
再說,目前國內法令,尚未將輕軌捷運輕軌納入大眾捷運系統之內,換言之,沒有修法,中央的建設補助款很難下放到地方去,何況,全國規畫中的輕軌捷運建設多達18條。

中央沒有法源挹注建設經費,須由地方政府負擔。基隆市府近年財源拮据,甚且對外債臺高築,若為了輕軌捷運還要增加負債,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基隆輕軌捷運,在這種情況下,就像前年底市長選舉時的空頭支票,大家爭相開支票,就是沒有人兌現。

目前,市府集中火力興建東1輕軌線,緩建東2線,以利東1線可在民國九十八年興建,一○二年完工啟用。

 市府交通旅遊處昨日下午3時,邀集交通部、台鐵、港務局、漁業署、國防部、漁會等中央和地方30多個單位,在市府海洋發展處會議室召開「基隆市輕軌運輸系統建設計畫優先路線綜合規畫期中報告審查會議」,期望輕軌捷運沿線的公有單位可配合提供興建用地。

 會中,規畫單位提出走海岸線,沿中正區基港圍築、東海街、正濱漁港、建跨海大橋、海大濱海校區、碧砂漁港到八斗子海科館,不要走陸路的中正路、北寧路到海科館。但會動用基港東岸碼頭港區圍牆、中油北寧路油庫、海洋大學、八斗子漁港停車場等土地。此話一出,會場隨即掀起爭議, 大家都力爭路線不要穿過他們的土地,最好輕軌從基隆火車站起點,一路到海科館終點止,都沿著海岸線走,才不會將他們完整的土地四分五裂。與會單位不同意市府動用他們的土地外,還消遣規畫單位使用的資料都是舊的,根本不用心,想隨便糊弄過關,太扯了。

 由於與會單位一致籲請市府不要動他們土地的腦筋,交旅處處長高俊峰只好指示規畫單位依與會單位的意見,修正輕軌捷運路線。


基隆人真的不要看小自己???

田哥大可知道.."基隆市輕軌捷運系統"...這條超夢幻鐵道...近況如何???

海科館都要試營運啦...哈哈哈 電車呢???

嘻嘻嘻...施工難度捷運之最的 新莊捷運線 都通啦...基隆呢??

台鐵誤點原因除了頻繁的事故,主要的因素就是

對號列車車門太小

每次對號列車上下車都要花個5-8分鐘,相反載運量高的電聯車,2-3個車門,上下車2分鐘搞定
這就是問題點

莒光號更不用說,真是腦殘設計,一個車廂只有一個門,還只能一人通過。

這是我通勤火車N年的想法


另外,高鐵應該撤離台北車站,現階段台北車站並不是轉乘的好位置
高鐵板橋站就已足夠,把高鐵在台北車站佔用的月台環給台鐵,改善電聯車與對號車的調撥
對號車本身就不是拿來短程通勤的工具...
要增加的是區間車的數目才是

等EMU800交車才有辦法解決問題了
yossian wrote:
台鐵誤點原因除了頻繁的事故,主要的因素就是
對號列車車門太小...(恕刪)


是呀!等著有人喊出來好久了...,到底是誰在開規格的時候把車門給弄得這麼小哩?電聯車都比高級列車好...

sp220309 wrote:
往觀光產業是養不活基隆40萬人....但似乎是目前基隆在地產業唯一的路...(恕刪)


觀光業不是基隆唯一能走的路,別忘了我們多年受到台北職場篩選下所帶來的「換血」成果。

傳統製造業看來是一去不回頭了,而接下來能選擇的空間還有什麼?台灣該是學學德國、日本以及美國的時候了;很多由進口進來的東西,台灣真的做不到嗎?只是多花點心思去講究設計,提高些成本去換取品質信用,多花些心血去做好廣告包裝。

湖科、南軟就在我們鄰近不是嗎?科技週邊服務產業、企劃行銷、創意包裝,以地利之便可以是山、海雙邊發展,並走觀光、科技或有可為。

田哥 wrote:
基隆市不能只想著做個「自了漢」想著解決自身問題而已
要有成為北海岸+東北角發展的火車頭的雄心...(恕刪)


是呀!基隆不能只顧著自己,看看二邊的金山、萬里、瑞芳、福隆、坪林、石碇,哪個有受到「新北的光輝照耀」?基隆得重新奪回核心的機能,周邊的這些鄉鎮才有生機呀!中央的大官人們,有沒有看到鄉親們引頸企盼的眼神呀...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