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管制PM2.5日趨嚴格,台灣呢?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葉光芃表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而老年人和15歲以下對空氣特別敏感,因此立法管制PM2.5尤其重要,他希望政府能將國內標準比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年均標訂為10微克/立方公尺以下。
-----------------------------------------------
2014~2016年,位在基隆女中附近的基隆測站,得到的年平均值雖然有逐年下降,分別為19.5、18.1、14.7,但因為基隆測站並不是位在協和發電廠的下風處,所以中山區、安樂社區、大武崙等基隆居住人口較多的區域,如果也能有測站的話,恐怕空氣會更差一點,PM2.5的年平均會更高。離WHO維護人體基本健康的標準更會有相當大的差距。

而根據基隆市環保局的說法,協和發電廠目前佔基隆市空汙來源的90%,意思就是說,基隆本身控制空氣汙染的條件不錯,沒有太多重工業,也不像中南部大眾運輸工具的利用率低到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居民汽機車數量可以保持在控制範圍內,大多數通勤民眾還是選擇大眾鐵公路運輸。但反過頭來說,即便改成天然氣發電,那這天然氣發電廠仍舊會是全基隆最大空氣汙染來源。如果真的無法抵擋中央的能源政策,一定要在基隆建新的天然氣電廠,希望也能以空汙降到WHO的PM2.5標準,年平均10微克/立方公尺以下為先決條件,以保障基隆人的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