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臺北港的大夢!臺北港可能取代基隆港嗎?


Mask W wrote:
就基隆來說,好像沒甚...(恕刪)


市中心地帶~~目前只能看車站那一塊都更和東西岸客運港務關稅大樓的重建了~~不過目前的都更已經流標好幾次了~~

除了這個~~市中心的地主屋主多~~除非市政府會給很優的重建獎勵,不然各地主各屋主在重建上一定談不攏的~~這個問題~~在不知道哪一帖裡有提過了~~

還是一句話,要建到吸引人來基隆並不難,難的是市府的規畫,和市民的配合~~目前的基隆~~市民只會罵市府,而市府也只會擺爛,完全都沒有真正有效的動作~~
dualceleron wrote:
今年台灣貨櫃量只怕成長不到3%. 台北港基期較低 所以今年到8月底強勁成長了78%.
看看今年有沒有辦法破百萬TEU再說~
沒有百萬TEU的話 只怕沒有經濟規模.


台北港2012 1-9月貨櫃TEU 目前為80.76萬TEU, 確實有可能今年破百萬 達到經濟規模的基本門檻 (2011年整年為65.3萬TEU).

觀察港埠貨物裝卸量,101年9月我國國際商港貨物裝卸量計5,813萬計費噸,為近6年同月新高,以高雄港3,704萬計費噸居各港之冠(占63.7%);其次臺中港940萬計費噸,創歷年同月新高;基隆港593萬計費噸,因貨櫃量減少,影響貨物裝卸量下滑5.2%;臺北港440萬計費噸,則大幅成長二成。

不過呢 基隆港今年雖然大約衰退10%, 還是有約160萬TEU, 仍比台北港多60萬TEU. 看來短期內都不用擔心基隆港被台北港超越~
RikerC wrote:
就當我外行講外行話~
我不瞭為何要建臺北港~~如果是認為基隆港太窄,而要另闢更寬廣的港口~那我還算可以理解,但是基隆的貨櫃碼頭區有小到不夠用嗎??? 臺北港潮差大,增加停靠和裝卸貨的危險,不是更不適合當港口??

就為了臺北港距離北部的工業重鎮比較近嗎??


可能是吧 工業區都在 新北市西部及桃園這邊 距離台北港近得多了 加上運送貨不需要像基隆一樣 要經過台北市 造成首都交通堵塞

10月份最新統計資料:
基隆港因貨櫃業務與鄰近的台北港分流,導致前10月櫃量僅達133萬TEU,年減8.9%;但台北港櫃量前10月櫃量則達到91萬TEU,較去年同期的53萬TEU大增72%,台北港全年營運櫃量應能突破100萬TEU。

話說台北港損益兩平需要110萬TEU, 所以明年2013年只要成長個10%就可損益兩平.
Flyingnow wrote:
所以台北港確實有瓜分了基隆港業績的情況。但是,若將兩港這三年貨櫃數加起來,

前兩年差不多就是200萬TEU,總成長並無明顯增加,唯有在100年為240萬TEU,

因景氣好轉而稍多。


基隆港+台北港今年2012年TEU總和 有機會到達160+100=260萬TEU, 比去年再多個20萬TEU
所以2011年雙港總和 +40萬TEU
2012年雙港總和 +20萬TEU

整個北部發展狀況還不錯喔~ 雙港加油!
現在建港和阻淤的技術已經不是以前想的那麼簡單, 建港的條件只在於地理位置和對應的經濟規模, 也就是有沒有足夠的規模維持港口的營運, 至於積淤或者水深雖然是考量之一, 都絕對不是主要考量

以中國幾個港對比來說, 整個江浙外海的都是淤泥質的海岸, 也就是所謂的沙岸, 上海港, 洋山港和寧波的舟山港都在這個地方, 但這幾個港的吞吐量世界排名都在高雄之上, 另一個淤泥最嚴重的港就是天津港, 如果回到幾十年前, 天津的天然環境幾乎可以被宣判出局的, 但經過新的建港技術, 透過疏淤的新的工程方式, 天津港從中型漁船停靠都吃力的小碼頭躍身為中國第四大港, 現在的吞吐量也已經遠遠超過了高雄, 除了貨運以外, 目前也是中國最熱門的觀光郵輪和客輪港, 目前每天都有客輪行駛於日中韓航線上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洋山港, 舟山港, 蘇州港, 上海港, 這幾個商港其實距離都非常近, 彼此可能互有競爭, 但卻各自發展逐漸茁壯, 以前只有上海港, 蘇州, 崑山, 甚至浙江生產的貨必須要經過公路送到上海, 所以往返上海的高速公路上塞滿了貨櫃車, 現在各個港口都有生產腹地, 以許商場之間有競爭, 但實際的交通卻達到部分紓解 (雖然還是很塞),

所以台北港, 基隆港, 不需要去酸誰, 大家各有作用, 各自發揮, 真的沒有了台北港, 可能每天中山高往返基隆的貨櫃車就塞爆日常交通了

Nelson5 wrote:
現在建港和阻淤的技術...(恕刪)


Nelson 大又一篇好文 在論壇能找到這麼有見解的人 不多了~
看了一下原來的post裡面的連結, 裡面的政治角力我不想去提, 但徐順憲先生倒是提到一個重點, 也就是港口是為產業服務, 不是興建了港口就會帶動產業, 但是港口的興建一定要選擇接近產業的地方, 這樣對社會的成本最低, 也就是貨物的陸上運輸應該考量用到最短的路徑, 這樣除了減少運輸成本, 道路興建成本, 也包含了塞車和交通問題帶來的社會成本
Nelson5 wrote:
現在建港和阻淤的技術...(恕刪)

台灣就這麼點大,有需要這麼多港口嗎?
港口的維護、聯外道路的建設和養護增加的成本…………等問題
基隆的報關行、碼頭倉儲靠港口維生的相關產業收了一大半
多少人因此失業?
在蓋台北港時政府有做什麼配套嗎?
1997拍板定案要蓋台北港後,看看這十五年把基隆和新北一些區域差距拉的更大
中央沒有積極建設,基隆人才外流,爹不疼娘不愛!這樣基隆會有發展?
KMT把基隆搞垮了,現在想把爛攤子丟給雙北,雙北也沒人想接手!
基隆繁華的年代永遠回不去了!
ss508 wrote:
基隆繁華的年代永遠回不去了!


這句話就像是有人說 物價永遠回不去了!

基隆港今年雖然大約衰退10%, 還是有約160萬TEU, 仍比台北港多60萬TEU. 短期內都不用擔心基隆港被台北港超越~

基隆還是有希望的啦 別太悲觀了

dualceleron wrote:
這句話就像是有人說 ...(恕刪)


港口的生死
應該是長榮 陽明 萬海三家說了算吧...
端看它們想怎麼貨櫃大挪移.....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