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即將離開基隆市這個好地方了~


kl222 wrote:
報告版主,有人懷疑你...(恕刪)


一個城市的好與壞

每個人標準都不同

大大你就不需要去理會說不好的人了

自己生活方便.舒適.快樂就好了~

我愛基隆的心是不會改變的!!


LION74 wrote:
我愛基隆的心是不會改變的!!


曾經在基隆待過幾個年頭..

基隆背山面海,風景宜人,多名勝古蹟,假日想外出踏青很方便

基隆往台北的交通還算方便,有中山高與二高通往台北,只要避開塞車時段,20分鐘可到台北

基隆房價與北市、新北相較,算是相對合理,對授薪階級來說還算負擔得起。


但基隆也是有缺點的:

市容髒亂老舊,感覺不出當年繁華港都的風貌;剩下的只有繁華落盡的滄桑凋零

市政牛步化,離開基隆十多年,感覺基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還是跟十多年前差不多(不進則退)

因緊鄰台北市,或許都市磁吸效應的緣故,造成就業市場以及本地優秀學子移往北市就學、就業

基隆又名「雨都」,雖有詩情畫意之意境,但冬天濕冷的天氣對中南部北上就業定居的人來說,很難適應


以上是個人對基隆的感覺
故鄉永遠是最美的,哈哈!有空常常回來!

LION74 wrote:
一個城市的好與壞每個...(恕刪)


基隆的好,說真的只有真的住進來才能知道;在台灣大環境普遍不佳的民國60~80年代裡,基隆的小學生幾乎已經都不帶也不用訂便當了,而同時期裡台灣有幾處地方政府作得到?在基隆大概除了攤販和廟口以外又有多少地方還看得到在用瓦斯桶的?而其他新北、高雄以及台中的現在呢?這是基礎民生建設深度上的差異,其他其實還有許多的細微處難以道盡。

基隆的壞在於
1. 主政者似乎不把基隆正視為一個北部區域的副核心,政策上總是只想到「通勤、通勤」卻沒有認真的去思索,到底該如何把產業和就業市場引回基隆;就像是硬把男子當娘子,硬把副都當衛星。身在基隆的人們就在這樣的政策趨勢下,從高中開始幾乎就難以擺脫通勤的命運。
2. 僵化的市區現狀,老闆們唯恐少做一天生意就過不下去,所以廟口髒了、亂了確是怎樣都無法去翻新;崁仔頂因長期的魚市活動,老化了,滿路的魚腥依然萬年不變的持續下去。明知道自強隧道通勤時間堵的厲害,可是僵化的公車營運還是盼不到公車直接往八堵火車站開,不自立救濟能怎辦?

不經營本地就業市場,消費市場要如何暢旺?等大家在台北下了班,大家會是先在商品齊全的台北買好東西才回家,還是先回基隆去找沒多少或色可挑,價錢又多幾啪的消費商品?同理下誠品又如何不會放棄這塊市場?

但是既使這樣的基隆在承受了台北30年的強力磁吸下,還有現在的規模,可知這深深的副都根基又豈是單純衛星衛星城市的新北市新興城區所能相比?

家族四代住在這裡,從懂事起看它繁華看它雲煙,心中的不捨得唯有心知道。
從北市搬到基隆 已經八個年頭過去
從一開始的討厭 不習慣
一步步發現基隆的可愛

環境 交通 工作機會
一定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

但鄰近北市/新北市的我們
上班通車的時間
其實跟住在新北市的朋友差不多
撇開四輪不講
二輪拼一下 30分鐘可以到台北市政府

在淡水住過短短的半年
機能 交通就不多說
我真的覺得基隆比較便利

外木山 九份 碧沙魚港
要山有山 要海有海
24小時的美食小吃
最重要的還有負擔的起的房價

希望我們的政府可以多加油
把基隆的觀光 市容 好好拼一下
增加就業機會
讓基隆真的可以成為北北基!!

黑輪桑 wrote:
我同學去年也因為工作...(恕刪)

請問中和路168巷怎麼說是危險地帶??地質上有問題嗎?
單純好奇問問
Ericttn wrote:



請問中和路168巷怎麼說是危險地帶??地質上有問題嗎?
單純好奇問問...(恕刪)


靠近山邊二高附近,不知道是不是順向坡原因?
Ericttn wrote:
請問中和路168巷怎...(恕刪)


説多了只會擋人財路,欲知詳情,
請搜尋中央地質調查所網站,有豐富圖資與說明。

房子很漂亮啊。如網址所示,就像個 Villa。

http://forestlife.info/Onair/Villa.htm

注意喔,後山坡可利用!(養花種菜養雞)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