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tcx wrote:我基隆住了30年, ...(恕刪) 我剛搬到基隆, 也說說話:基隆一年有半年在下雨 --> 太誇張 ..... 如果是幹嘛要限水 ! --->因為不是集水區,所以還是會限水--->雨已經少很多了 ---->政府要為長遠水資源做好計畫,例如水庫清淤.基隆廟口又貴又不好吃 --> 是你不懂吃吧, 去查最近的夜市評比, 基隆與高雄市最好吃的 ! --->真的不好吃, 只有朋友來才會帶他們去吃,為什麼,因為基隆沒有地方了--->好吃的東西還很多,但我很少去廟口 --->好不好吃個人口味不同,挑自己喜歡吃的就很好吃. 只是廟口真的很髒亂.攤販都把髒水往水溝倒. 田寮河跟海邊當然臭.基隆沒有百貨公司 --> 很少去, 都去量販店買 --->因為基隆人只配買量販店的東西--->無所謂往台北國就好了 --->同意,反正很近,基本上基隆就是回家睡覺的地方,因為房價比台北國便宜粉多基隆沒有3D電影院 --> 沒時間耗在電影院 --->因為基隆人只要有電影看就滿足了--->無所謂往台北國就好了--->華泰影城不是有嗎?基隆公車半小時一班 --> 那是冷門的路線 --->東信路算冷門嗎,一樣等30分鐘,然後一次來三班--->板基線好像越來越少了,但還有火車,至少也比中南部好--->信二路也經常等半小時,一次來三班. 北台灣各縣市都有往內科或南軟上班專車,就基隆沒有基隆河海總是垃圾 --> 台灣到處都一樣 --->而且還很臭--->全台通病 --->田寮河已經在截流,把污水加壓送和平島處理,終點的崇越工程圍籬就是,請期待~基隆街道街道狹小停車場少 --> 是事實....因外來遊客佔滿了 --->沒有遊客,基隆就算一座死城--->中永和我覺得更糟 --->中和有永和路,永和有中和路,很容易迷路. 基隆這麼小的街道還能維持這種樣子就是大眾運輸利用率很高的原因. 撘公車的人站約41%. 台北29%就蓋捷運了.基隆街道總是濕+亂 --> 台灣到處都一樣 --->行人都要走到馬路上,還我人行道--->全台通病 --->基隆騎樓可以圍起來當店面,汽車可以並排,機車可以逆向,流浪漢可以橫躺火車站基隆只有夜景沒有夜生活 --> 夜生活是正常嗎 ? --->沒有夜生活才不正常(11點前要回家)--->無所謂往台北國就好了 ---> 有好樂迪KTV,半年前有服務生跳樓,酒客鬧事多起,飆車族橫行...還不熱鬧嗎? 去長庚或基隆署立醫院急診處,越晚越熱鬧基隆的房間很容易發霉 --> 很多地方如此 --->基隆特別嚴重 --->有證明嗎,還是只是個人感覺,或聽他人說 --->以前住瑞芳都快長香菇了,後來改漆防霉抗菌漆有效.基隆的電器壽命短 -> 亂說 !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不要相信沒有根據的事 --->我覺得車子比較容易生鏽,因為海風,但全台也都是環海啊,應該差不多吧
ppstation88226 wrote:曾經在基隆念過大學對基隆的印象:基隆一年有半年在下雨 <-- 這幾年很少下雨了基隆廟口又貴又不好吃 <-- 不會基隆沒有百貨公司 <-- 的確,但是去台北很方便基隆沒有3D電影院基隆公車半小時一班 <-- 沒有的事,你是指很偏僻的地方吧基隆河海總是垃圾 <-- 這幾年港口端已經很少見了基隆街道街道狹小停車場少 <-- 街道的確很小,但是停車場不會少基隆街道總是濕+亂 <-- 的確,都是老房子基隆只有夜景沒有夜生活 <-- 哈哈基隆的房間很容易發霉 <-- 這是事實基隆的電器壽命短 <-- 不會
大大終於說出重點了基隆的問題跟五都一點關係都沒有五都成立前 基隆就這麼爛 五都成立後 基隆也不會變好所有的問題都出在政府!!基隆幾十年來 進步改變最大的時期就是唯一一次政黨輪替的那幾年之後很可惜 基隆人選黨不選人 法律博士選輸空中大學的 最後還搞出個涉嫌貪污...所有人對基隆的印象 就是 一成不變因為 太穩了 誰會認真作說穿了 真的是咎由自取阿~~現在所有的縣市都在進步 爭統籌款 爭升格基隆在基隆人的無作為下慢慢失去競爭力 永遠墊底有想法的 只能逃離 顧感情的 繼續擠在髒亂潮濕狹小的巷弄間高喊"凍蒜"看施政滿意度就知道 選黨不選人害慘多少的台灣人.....基隆要變好只有一個辦法~換黨做看看~因為長時間都被一黨獨佔~所以房子蓋的特別多~空屋也一堆~至於市民最重視的食衣行~根本不管~甚至管不了~地方派系一堆~光是選個議長就滿城風雨~悲哀!!林家八年~許家5年~張家7年~加起來就20年了~改個屁喔!之前我也貼過基隆在20年前是所有縣市最有錢的(港賦跟建設費)~現在卻是最不快樂的城市~難怪一推人要移市~誰想住阿?基隆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天然條件比其他縣市都好~可是偏偏就是市府團隊太爛~蓋個海生館可以蓋10幾年~誇張~~如今來個火車站都更~為啥都更?因為重心要移到七堵阿~而許家當初就是七堵人~一堆弊案纏身還高票當選~~其實只要看基隆碼頭的遊艇就可略知這個都更計畫的實際成果~中山區現有碼頭應該改成卸貨碼頭~中正區東一到東九應該改成商業碼頭~不過現在東岸快速道路已經在建了~西岸也拆了~所以再10年也是現在這個樣~我住35年~且住在碼頭對面~感觸良深!!
基隆一年有半年在下雨 --> 太誇張 ..... 如果是幹嘛要限水 ! --->因為不是集水區,所以還是會限水--->雨已經少很多了 ---->政府要為長遠水資源做好計畫,例如水庫清淤. ---->冬天較常下雨,經常是斷斷續續的,可連續每天下雨(不一定是24小時接連著),下超過一個月人也都快發霉了!基隆廟口又貴又不好吃 --> 是你不懂吃吧, 去查最近的夜市評比, 基隆與高雄市最好吃的 ! --->真的不好吃, 只有朋友來才會帶他們去吃,為什麼,因為基隆沒有地方了--->好吃的東西還很多,但我很少去廟口 --->好不好吃個人口味不同,挑自己喜歡吃的就很好吃. 只是廟口真的很髒亂.攤販都把髒水往水溝倒. 田寮河跟海邊當然臭.----->好吃的東西是有,也不少,但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貴"!基隆沒有百貨公司 --> 很少去, 都去量販店買 --->因為基隆人只配買量販店的東西--->無所謂往台北國就好了 --->同意,反正很近,基本上基隆就是回家睡覺的地方,因為房價比台北國便宜粉多---->港邊屬市區就一個國際百貨,舊了也不大,基隆人應該也已改變消費習慣惠進台北城來買東西基隆沒有3D電影院 --> 沒時間耗在電影院 --->因為基隆人只要有電影看就滿足了--->無所謂往台北國就好了--->華泰影城不是有嗎?---->更正,秀泰影城基隆河海總是垃圾 --> 台灣到處都一樣 --->而且還很臭--->全台通病 --->田寮河已經在截流,把污水加壓送和平島處理,終點的崇越工程圍籬就是,請期待~---->田寮河真的很基隆街道街道狹小停車場少 --> 是事實....因外來遊客佔滿了 --->沒有遊客,基隆就算一座死城--->中永和我覺得更糟 --->中和有永和路,永和有中和路,很容易迷路. 基隆這麼小的街道還能維持這種樣子就是大眾運輸利用率很高的原因. 撘公車的人站約41%. 台北29%就蓋捷運了.---->基隆地理位置其實蠻離散的,在基隆地區如果不自行開車或騎車,大概只能依賴公車這類的大眾交通工具,離該市區較熱鬧的街道範圍,要招手找小黃還不容易基隆街道總是濕+亂 --> 台灣到處都一樣 --->行人都要走到馬路上,還我人行道--->全台通病 --->基隆騎樓可以圍起來當店面,汽車可以並排,機車可以逆向,流浪漢可以橫躺火車站---->基隆市被稱做雨都不是沒有由來,也就是下雨機率較高地面濕了更容易顯現出髒亂,地理位置靠海應該有關聯性吧基隆只有夜景沒有夜生活 --> 夜生活是正常嗎 ? --->沒有夜生活才不正常(11點前要回家)--->無所謂往台北國就好了 ---> 有好樂迪KTV,半年前有服務生跳樓,酒客鬧事多起,飆車族橫行...還不熱鬧嗎? 去長庚或基隆署立醫院急診處,越晚越熱鬧---->也就因聚落較分散所以便會覺得大概只有火車站、廟口、長庚等人潮較多的地方店家也才會營業,所以大部分地區的生活型態便會和都市型態有不同基隆的房間很容易發霉 --> 很多地方如此 --->基隆特別嚴重 --->有證明嗎,還是只是個人感覺,或聽他人說 --->以前住瑞芳都快長香菇了,後來改漆防霉抗菌漆有效.---->相對其他地區,這是事實基隆的電器壽命短 -> 亂說 !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不要相信沒有根據的事 --->我覺得車子比較容易生鏽,因為海風,但全台也都是環海啊,應該差不多吧)--->鐵器類容易生鏽,小朋友的腳踏車放在室內一段時間後就前幾年誠品書店原本在廟口附近(龍宮)印象中有四個樓層面積在經營,後來另換地點縮小營業規模崁仔頂等傳統魚市或其他特色文化,不需要刻意以外來人眼光去看待!重點是要有遠見的地方政府與政治人物用新的經營、規劃與改造,但現在檯面上的這些人好像看不到這些吧,他們關心的跟我們基隆人都不一樣吧!地方政治人物把持一切,基隆人應該有非常"深刻"感受吧!難怪大家有能力都想逃出去!建商在賣房子的廣告不就都是以靠近中山高或北二高做賣點,宣稱二十分到台北,好似這些建商暗喻要這些跟他買房子的人多往台北城跑的樣子!建商的眼光可能才是對的!
tsai0507 wrote:我小時後在基隆住了2...(恕刪) 這位大大所言,我不能再更同意了...幾任國民黨市長都是基隆土生土長, 一路從基隆的幼稚園讀到海大,再加上幾個基隆**會理事長、榮譽委員、幹事頭銜的,這種人是吸票機,國民黨看準了基隆人的文化,專挑這些人來選市長。基隆的保守勢力真是大的恐怖,有眼界的人,只會想逃離基隆,而不會想留在這裡做事。上屆選舉,我是投給民進黨候選人,不是因為民進黨,而是衝著他是台大城鄉所畢業的。我也不敢說另一個人選上就一定多好,但這個城市的改變需要一個機會。年輕的勢力需要動起來,這個城市才有機會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