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我對於城X城基地的初淺調查

樓主說的危險坡地就是下面這張圖的地點吧.
借用之前版友PO過的圖




這是2007年山崩的照片.當時壓了2輛車造成1死3傷...
GOOGLE一下 ~麥金路山崩~ 就可以知道了.

期待樓主能待查的更詳細..譬如附近已停工.但挖了多年的礦坑.
坑道到底延伸到多遠多複雜....等等.
城上城的廣告還特別強調他的建案是在『堅固的岩盤』上喔~~~

也是啦... 他的建案在『堅固的岩盤』
旁邊的部份堅不堅固嘛~~ 廣告裡面怎麼可能會寫呢....

不知道有沒有更多資料可以參考!?
這些專業資料都是圖,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
idftw2000 wrote:
樓主說的危險坡地就是...(恕刪)


這裡剛好就是小弟家附近勒.

住了30幾年也沒想到會這樣...


藍色圈圈是一塊巨型岩石 後方有土地公廟


紅色圈圈是擋土牆上的矮樹...

目前下方都用建案廣告圍住...

矮樹鏟除種花...


紅色箭頭前方本為一停車場...

即為目前城上城入口


貪是貧字頭 慾多化成愁 千江取瓢飲 知足自長流
回應發文的版主:

既然您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夠專業,我就針對地質專業的地方予以回覆,其他一些你所用的聳動性言詞,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部份,就請您自行負責了。
1.您已經不厭其煩的把「岩屑崩滑」、和「岩體滑動」的示意圖貼給大家看了,地調所網站也很明確的說明岩屑崩滑(定義:為風化土層、岩屑、崩積層或鬆軟破碎等地質材料之崩落或滑動現象) 和岩體滑動(定義:指滑動面深入新鮮岩體中之滑動現象)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從示意圖中可以看出岩體滑動是比岩屑崩滑嚴重很多的。但你的文章中卻故意說:「並不會因為改名詞就不會滑動」,意圖把這兩個不同的專業名詞混淆成同一件事。甚是還把林肯大郡的「岩體滑動高潛勢區」拿來比照這裡的「岩屑崩滑中潛勢區」,真不知您是真的不專業還是故意混淆專有名詞呢?
2.您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蒐集了一般人不容易查得的地調所資料,利用google航拍圖對應到的城上城基地位置也很準確,從您貼的圖也可以看出城上城基地確實屬於「岩屑崩滑中潛勢區」,但您文中提到:「下面那一大片則是岩屑崩滑的高潛勢區和中間一部分的岩體滑動高潛勢區」。請問是怎麼看出來的?你又提到:「透過航拍圖發現那裡有一社區,...,有能力的趕緊搬遷。」你說的應該是橘郡吧?至少從您貼的地調所相關圖面上看起來橘郡沒有岩體滑動及順向坡、土石流等問題,被你講的這麼嚴重...這又牽扯到橘郡居民跟您的言論的法律責任,所以我也不便多說。

我想表達的是,如果您真的不是專業人士,對於地質不是那麼瞭解,您熱心卻又無心的發文卻可能造成建商、買預售屋的人以及橘郡居民的恐慌,相關的法律責任可能不是您所能承擔的。

當然如果您是想要打壓當地房價的有心人士就另當別論囉!

BrianTeng wrote:
如果您是想要打壓當地房價的有心人士就另當別論囉!


沒有人會想蓄意打壓某個地方的房價吧!
我們只是想讓房價回歸真正應有的價值!
不想拼了大半輩子幫商賺錢而已!
BrianTeng wrote:
您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夠專業


我也不是專業的人士為什麼84年的山坡地建照、如今並不合現今法規、
那為什麼不重新申請來適用新的法規呢?(最少也安全點)

86年林肯大郡發生災變後,內政部曾在同年11月頒訂加強山坡
地開發的查驗執行要點、城上城早在84年就取得建照
林肯大郡雖然只倒一排其餘沒事、但從此再也沒人敢
買了。直到今日能搬的也搬了、只剩一些走不掉的 。

基隆市政府指出,麥金路的建商在82年間申請雜項執照時,
水土保持法尚未施行,依規定不需擬具水土保持計畫
也就是現在法令.不適用84年建案

不知 BrianTeng 大大對84年建照、距今15年了有何看法?
BrianTeng wrote:
既然您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夠專業,我就針對地質專業的地方予以回覆,其他一些你所用的聳動性言詞,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部份,就請您自行負責了。
1.您已經不厭其煩的把「岩屑崩滑」、和「岩體滑動」的示意圖貼給大家看了,地調所網站也很明確的說明岩屑崩滑(定義:為風化土層、岩屑、崩積層或鬆軟破碎等地質材料之崩落或滑動現象) 和岩體滑動(定義:指滑動面深入新鮮岩體中之滑動現象)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從示意圖中可以看出岩體滑動是比岩屑崩滑嚴重很多的。但你的文章中卻故意說:「並不會因為改名詞就不會滑動」,意圖把這兩個不同的專業名詞混淆成同一件事。甚是還把林肯大郡的「岩體滑動高潛勢區」拿來比照這裡的「岩屑崩滑中潛勢區」,真不知您是真的不專業還是故意混淆專有名詞呢?
2.您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蒐集了一般人不容易查得的地調所資料,利用google航拍圖對應到的城上城基地位置也很準確,從您貼的圖也可以看出城上城基地確實屬於「岩屑崩滑中潛勢區」,但您文中提到:「下面那一大片則是岩屑崩滑的高潛勢區和中間一部分的岩體滑動高潛勢區」。請問是怎麼看出來的?你又提到:「透過航拍圖發現那裡有一社區,...,有能力的趕緊搬遷。」你說的應該是橘郡吧?至少從您貼的地調所相關圖面上看起來橘郡沒有岩體滑動及順向坡、土石流等問題,被你講的這麼嚴重...這又牽扯到橘郡居民跟您的言論的法律責任,所以我也不便多說。

我想表達的是,如果您真的不是專業人士,對於地質不是那麼瞭解,您熱心卻又無心的發文卻可能造成建商、買預售屋的人以及橘郡居民的恐慌,相關的法律責任可能不是您所能承擔的。

當然如果您是想要打壓當地房價的有心人士就另當別論囉!.(恕刪)


打壓當地房價有罪嗎 ??

買東西都可以殺價

建商都可以亂喊價
台北一堆喊士林 300萬/P 都沒事 ..

如果發文樓主
真要 打壓房價 .

那其他想買的人應該會更高興嗎 ?

除非你是賣房屋的人 ..


不過很納悶 .. 現在是民國 99年
怎麼可以拿 84年標準來看 當年發..
當年如何審查跟本無法和現在比 .

城上城 乾脆申請 99年新建照
至少可以 不讓別人說話

我想要重申請應該是可以的 .
BrianTeng wrote:
我想表達的是,如果您真的不是專業人士,對於地質不是那麼瞭解,您熱心卻又無心的發文卻可能造成建商、買預售屋的人以及橘郡居民的恐慌,相關的法律責任可能不是您所能承擔的。
當然如果您是想要打壓當地房價的有心人士就另當別論囉!(恕刪)


  如果這篇文章有提醒到買屋者先注意潛在的危險,甚至避開買屋後未來可能發生的危害,那這篇文章其實是很有意義的,而且遠大過於打壓房價這種充滿酸諷口吻,卻又提不出實質懷疑的意見。

  實際上,若因為這篇文章,而使建商能提出更充分的說明、更有力的證據,或找到專家的背書,那不是可以讓買屋者、計畫買屋者或附近居民更加安心嗎?

  與其陰謀論般地懷疑發文者,不妨大家先將矛頭對準建商,先看建商提出了什麼樣的說明,再做判斷吧... 帶著墨鏡看人,只會把世界染黑。
小弟目前住橘郡, 持有橘郡也超過10年了, 不會告樓主的啦

有資訊總比什麼都沒有來得好, 資訊有錯還可以查可以更正, 就怕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掩蓋住, 這才恐怖

白紙黑字最清楚, 如果沒問題的話, 那就請將所有官方或第三方公正單位證明文件秀出來, 貼在接待中心大門口, 要貼這裡也可以啦, 相信買氣一定會回升的, 我也想買帝寶, 但總覺得毛毛的

股市不怕利空, 而是怕不明朗
首先先謝謝BrianTeng的回復 我就以你所分的的項目一一回答
1. 我說更改名詞的意圖是在諷刺之前貓纜的事件 以下是新聞標題 你可以先看完

兩岸網台北5月13日報導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施義芳今天指出,台北市政府昨天邀請水保、土木、大地技師公會討論貓纜墩柱案時,以「坡向與地層位態尚屬一致」的模糊解釋取代,「順向坡」字眼,他質疑北市府以政治考量領導專業。

岩體滑動通常都是在順向坡的地方發生 當基部岩體不穩 水體使摩擦係數降低時便會發生

我並不是意圖將岩體滑動與岩屑崩滑此兩項名詞搞混 若讓你誤會在此跟你說聲抱歉。

我會舉林肯大郡的例子意圖是在他的基地位置這樣的危險 建商還是照樣蓋建物

建築執照也照樣核准 所以才會發生這樣的事件

我對於城X城質疑的地方是北側落石崩落高危險區的地方 我後續的更新也於我發文中更改

煩請大大再閱讀一次 謝謝

2.可能是圖的解析度太低 大大看不出來 那一塊圖層旁邊有解說 是屬於岩屑崩滑高潛勢區與中間一塊順向坡

(也是岩體滑動高潛勢區)然而有關橘郡你可以看這篇文章 裡面有後續報導

秦鉦市議員blog

我所發的文中證據來源皆來自於公家機關 並在之後會去田野調查

若結果跟我所立論結果差距甚大我會公開道歉

我的動機很簡單 台灣建商太猖狂 一直在做廣告 打名設計師 建築風格等為噱頭

歐風 卻沒有歐洲建築的環評標準 沒有對建地做說明 讓民眾在甚不知情下 下定買房

在國道事件之後 可見人心有被動搖 有退定的現象發生

現實來說台北盆地與基隆並非適合這麼密集的建案 山坡地更是 地質條件不甚適合

過度開發總有一天會知道後果

我只希望大家能在買喜歡的房子之前 先好好瞭解

一生積蓄花在此 是希望能到幸福 不是膽戰心驚

也謝謝你的指教 我會在後續研究時更小心立論與找我大學教授討論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