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悲哀) 基隆又是最後一名 好幾次了吧

我如果是基隆市長
把崁仔頂遷到碧砂與海科館合併變成台灣的築地市場~
把和平島居民遷出後~建賭場並將龍安街私娼老人茶室遷到該處使其合法幫基隆開闢財源
把火車站拆掉都更~地下五層停車場~一樓車站二至五樓大賣場~五到十樓市府新址~配合上下班人潮創造商機~並便利民眾洽公
原市府就址配合憲兵隊都更重新利用~商業大樓或百貨賣場增加市區繁榮
再將基隆市所有道路重鋪改善基隆人最詬病行的問題
再配合將來下水道污水廠使用基隆前景可期~
我都想的到怎麼這些官都想不到~~難怪每次都最後一名~還到處亂說話~四處關說
大多數人都看得到基隆就是沒進步。
一些些小進步,就算很好?
只能證明做事效率差而以好嘛!
什麼問題都要歸咎,都要找原因,這就是現代的台灣公務人員。

所以基隆永遠都被人視為沒有進步!

知道嗎?「塞車」有兩種不能塞!
第一種是「出門就塞」,第二種是「每天塞」。
「出門就塞」既然一出門就知道塞車了,為什麼不先把出門的車況先瞭解一番,避免出門時遇到塞車。
「每天塞」每天會塞車的地方,為什麼還要每天開去塞?繞道不行嗎?
基隆市政就是如此,幾十年來辦事的方法只會用「出門就塞」和「每天塞」的理由來說無法施政。

如果你說我很會說,要我出來選市長。抱歉,志向不同,沒辦法。

今天你一個政見,你要怎麼實行它,很抱歉,我不知道。
但你是公務人員,你是市長,你就必須要排除萬難。
強拆人民房子、強徵收路邊商店,這些我也不認同,也不認為是對的。
但今天你的施政就是要用到這塊地,這塊田,你就必須要想出好方法。

中山一路要拓寬,還有多少房子沒拆,你說住戶不同意,也不能強拆。
所以該段工程就只好無限期停擺,甚至有可能到下任期。
對其他市民來說,這就是擺爛。不然呢?
要我幫你想好方法嗎?我可以說:
「我的智囊裡可是有100%讓這些住戶甘願搬走,而且也不會需要啥增加給予金額之類的。
只要去做了,去講了,這些住戶就會心甘情願的把地讓出來。」
要我把這個方法公布,很抱歉,我可不是市長的軍師。

做事方法不去想,不去改變。只會找藉口。
要說你不是聖人,做事情沒辦法面面俱到,但你就是有這個責任,有這個本質。
市民要看到的是結果,而不是怪東怪西然後都不做或做一半。

當兵的時候是參一(義務兵沒掛階)。
一個剩下三十天要退伍的學長犯了錯,連長下達要關他禁閉的命令。
但禁閉的人事命令,人事官告知即使用急件去處理,等文件下來了,人也可能已經退伍了。
最後,我還是讓這個學長進了禁閉室整整28天。
為什麼?



silentocean wrote:
不過提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要改變基隆,或許從為政者下手,會比較快,很多事情不完全在錢或資源,而是上頭的人如果願意,很多現況就可能改變。...(恕刪)


這話在下以為「是」也「不是」;不是的認知很簡單「政策是一種集團性、長期性與延續性的策略,現實中難免有實驗性質的短期政策,但基本的延續性才是長久之計」。反向的另一個認知卻是現實環境下的「選舉、英雄主義」。

回頭再說說吧!知道兌現幾任縣長作風所給予新北市的負債額有多高?宜蘭幾年的活動辦下來債台有多高?短期見效的策略有時可以造成破產的局面。

基隆是該好好整頓公車路線規劃了,而不見得是買新車;而這也正是在下的觀點之一

usbkvm wrote:
「我的智囊裡可是有100%讓這些住戶甘願搬走,而且也不會需要啥增加給予金額之類的。
只要去做了,去講了,這些住戶就會心甘情願的把地讓出來。」...(恕刪)


最後這段論述算是比較明析也合理多了,只是上頭這句...希望不是「膨風」

在下很清楚到處對這市長的風評如何,只能說「這點絲毫不是在下關心的事」;前頭有人說三重...,所以三重就是有在整理市容...,在下不想反駁這部分,沒有必要「承認他人的成果並不會卑微」,但對於反方面的對照,或許基隆市區內更新的速度很慢,但後面這麼一句想說的是「真正的可悲是一再否定別人的成果,只是自己達成的也挺糟」...

最後,整個台灣「一出門就塞」、而且「每天塞」的地方很多、太多了。

面對問題找出歸咎並沒有錯,但除了找出原委更重要的是設法去排除;事務也有確實無解的情況,但要面對與嘗試才會有掌聲
前幾天,基隆市又拿第一名了,唉~!
查查新聞就知道了。
Blue Angel wrote:
好吧!在下打住,請您細說...

...其他中間整段,就當作閒嗑牙吧!(恕刪)


哈哈哈 今天才看到B兄的回文

好吧!那就來嗑嗑牙...


Blue Angel wrote:
城市的容積是有限的,有限的容積要住人、要教育、要道路、要公園、要....剩下多少容積容納觀光客?有沒有一個瓶頸上限?特別是像基隆這樣坡地特別多的小山城,當觀光區擠到連怎過路都成問題時,是還觀啥?...(恕刪)


哈哈哈 在下從頭到尾說的都是 "因地制宜"需要台灣整個動起來

跟基隆市要住人、要教育、要道路、要公園、要....的容積有啥關係???

...台灣這麼小...當然要"大家一起來"

(嗯這句 "大家一起來"...忽然想起...陶叔叔...默哀一下)


爛基隆是靠山靠海小山城更好 下車下船的人潮 直接就"山裏來海裏去"

天然鳥園 天然動物園 天然植物園 森林遊樂場 騎馬場沒人在都市平地搞這東東

水上飛機 帆船 遊艇 海釣 衝浪 拖曳傘 浮潛 海洋牧場都市平地也沒機會


要泡溫泉...要玩冷泉???

不好意思請移駕到 "金山"..."礁溪"... "蘇澳"... "綠島"...

因為台灣最好的溫泉不在基隆


大家各享其地利優勢 互補長短 整個台灣都是搞觀光好地方

哈哈哈 大大單看一個基隆當然不知道要"觀啥??"

Blue Angel wrote:
小樽很好呀!可是是否現下的每個居民都能夠適應相同的轉變?
...(恕刪)


一堆喊窮的台灣居民 不能適應這樣的轉變???

大大您實在太看不起台灣人..."唐山過台灣_硬頸的DNA適應力"

Blue Angel wrote:
在下的觀點其實很簡單「所謂觀光可以有很多種模式,可以是大城市觀光(EX:巴黎),可以是小市鎮風貌(EX:小樽),二種截然不同的模式,所能經營的經濟規模與人口差距甚大,策略差異也是極大」。既然是觀光活動就有淡、旺季之分,及此如何緩衝二端之間的衝擊?...(恕刪)


觀光哪有啥大城小鎮模式???

模式的大小 不就是看"觀光投資的時間長短跟金額大小"

"搞觀光"就是要搞人家沒有的沒有每年拿新的東西來吸引人

誰會每年來觀光一樣的東東呀 ...爛基隆的山坡 搞不好擁有更好的利基



怪啦 口口聲聲...要"創新" ...要"做自己"

怎麼還有一堆人 搞不定 就要到處拷貝人家的東西

世上不就是因為 只有一個"北海道小樽"...只有一個"雨都爛基隆"

...所以值得去觀光

把基隆搞的 像"北海道小樽"??...像"香港"???...像"新加坡"????...

...就難怪只能當拷貝代工王國...


哈哈哈 台灣是寶島 只要"因地制宜"大家別一窩蜂搞一樣的東東

就不會有觀光淡、旺季之分... 只有地區之分 大家都有飯吃



Blue Angel wrote:
其實不論科技業還是任何產業(附帶說明,在下並未覺得兄臺痛批了人文產業,倒是覺得兄臺似乎對科技業頗多的抨擊),投資都沒有絕對必勝、必成的,風險常是伴隨獲益的淺在能力成對比的;科技業如此、觀光產業也是,任何產業都是,因此分散風險、降低轉型衝擊、提高適應力就是必然的準備。...(恕刪)


觀光產業也是一門"大科技業"在下啥時抨擊"所有科技業???"


哈哈哈 全世界搞觀光搶錢 都跟國家打仗一樣

哪來啥名門正道 邪門歪道的???

難道台東"歪道"贏5-6次啦...會把錢分給你基隆??

還是你基隆可以說:"我正道"SOP規劃書"...還沒準備好... 所以錢分我一半"


嘻嘻嘻 風險、衝擊...隨時都在增加中...只會越來越大

永遠都不可能會有準備好的一天任何產業都是



嗑完牙...舒服

sp220309 wrote:
哈哈哈 今天才看到B...(恕刪)


那嗑完牙該爽了唄?呵呵!當然發展觀光靠單打獨鬥是不可行的,整體性的整合策略、區域優勢的利用都是必要的!這點在下可完全不反對。
『...我也無所謂,你要怎樣幹,你就去幹!我市長就回去了!我就請你們局長來!沒關係,你們同仁對我這個市長完全不肯定,ok!我承認,我支持你的看法!我支持你的見解!我支持你為公務的犧牲!我承認ok!你既然這樣講,講說不願意接受市長給你的懇求,沒問題!你就移送法辦,那以後我跟你們警察單位我就公事公辦!你們就試試看!你就請調!不要在基隆!我市長就針對你!你很用心,你很了不起,你很了不起,我就請你王署長來,給你獎勵,然後我請王署長把你調走,我基隆市長不願意看到這麼認真這麼用心的同仁在基隆受委屈,我就是這麼記恨,沒關係,你就這樣辦,我就這樣馬上調你走,我要叫邱局長馬上到這邊來!(啪!﹝以手用力拍值班臺﹞)

林所長!假如在基隆想幹的話,我告訴你,我市長就這樣,議員在這裡喔!我都無所謂!你安樂所很大,很了不起!......安樂所很大,安樂所很了不起,我市長承讓!叫邱局長馬上過來!...』

等語,以調職、拍桌等方式,對林○盛等員警施以脅迫,....
有這種市長

上這種新聞....

基隆市民:叫我第一名

總是選一些阿哩不達的人當市長,
難怪基隆永遠數十年如一日的不進步......
現在基隆已經被嘉義台南不知道甩到哪裡去了
12312312313123123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