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eepapa wrote:
現在台灣主要的港口只剩下高雄,其他多是功能性的,例如台北港用來卸沙石,台中用來卸汽車或大宗物資,船停泊一次費用驚人,所以大部份只選高雄,其他地區的貨用貨櫃車拉到高雄港。...(恕刪)
又來一個開玩笑的人
高雄港還在自滿喔!?
覺得高雄港吞吐量很大、很賺錢的人,到底有沒有研究高雄港的主要業務是什麼?
如果不知道,那我來告訴你:"轉口櫃"。
就像是大型的五星級酒店,顧客雖多,卻都只進來點一碗白飯,更不用說住房過夜,
看著吧,慢慢連白飯也不點了,喝杯水就走。
高雄港啊,這叫虛胖,難聽一點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你知道嗎?
北有上海,中有香港,南有新加坡,高雄港是要如何與人競爭?
喏大的港區,年吞吐量不到千萬TEU,好像很光榮?
900萬TEU還是以百分之30的空櫃灌水,加上去才有900多萬TEU!
(可憐的是轉口櫃是高雄港及臺北港目前最大宗的業務,而且以此自滿)
在臺灣,郵輪、客輪停靠較少的高雄港為什麼要建旅運中心?
因為要替陽明海運解套,陽明在高雄投資的四座碼頭已建好多久了?
到現在還不敢啟用,高雄港的說法是:因為水深不足!!!
開什麼玩笑呀!!!
沒貨源就說沒貨源,你當陽明海運白癡啊,
去投資四個水深不足的碼頭!
再看著吧!高雄的旅運大樓又將為高雄帶來一座大型蚊子館!
看看今年首度以高雄為母港的藍寶石公主號,原預定五航次,因銷售不佳,
最後減為3航次,結果呢?整體銷售率不到5成5,
相較於基隆港所有航次班班客滿,甚至還加碼10、11月航次也全完銷。
這樣的情況下,不去反思如何對外突破,
整天在和國內港口比,是叫"阿斗港"是嗎?
再來說說關稅收入:基隆港一年櫃量約140 ~ 200萬TEU,
關稅卻佔全國關稅總收入百分五十以上,
你知道為什麼嗎?
再告訴你:因為基隆港以進出、口櫃為主要業務,
所以有關稅及代徵收之各項稅費,每年超過1700億。
高雄港號稱900萬TEU,關稅佔不到百分之10,還不及桃園機場。
所以,我真的很想問:高雄港你是在做心酸的嗎?
市民要忍受貨櫃車來來去去所帶來的污染,
賺的錢與台中、花蓮差不多而已。
哪一個是牛排,哪一個是雞肋夠清楚了吧!
對外,比不上上海、香港、新加坡,
對內收入比不上基隆港。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真不知道高雄港在自滿什麼?
Flyingnow wrote:
您在開玩笑嗎 最新的關稅統計只到105年度 106年度的統計數據從何而來
臺北港以轉口櫃為大宗 關稅收入會高於進出口櫃的基隆港(可否告知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為財政部關務署,若你不相信官方統計數據,可打電話去詢問:
臺北港稽查課黃課長雅玲 電話:02-86305427分機201
基隆關於臺北港提供機動及高效率通關服務
臺北港腹地廣大且鄰近桃園機場,政府發展定位為遠洋航線貨櫃港,發展海空聯運、汽車及其他產業物流港,近年來貨櫃裝卸量持續成長,105年貨櫃裝卸量高達147萬TEU,進出口報單量亦成長迅速, 105年與104年比較,進口報單成長量達15.81%,出口報單成長量更達45.46%。105年關稅及代徵稅費計約新臺幣(以下同)574億餘元,本(106)年1至5月關稅及代徵稅費已達約243億餘元。因應未來網路商機及智慧化生產,產品少量多樣化之商業模式,台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於臺北港新建CFS(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貨櫃集散站)倉庫,經基隆關核准後於本年5月2日正式啟動營運,預期CFS倉加入營運後,臺北港貨物營運量將更顯著成長。
基隆關表示,臺北港進出口業務樣態多,臺北港海關業務亦為全方位,包括貨櫃(物)集散、海運快遞、旅客與行李、貨轉郵、保稅、冷鏈物流、自由貿易港、出口舊汽車退還貨物稅、轉口貨櫃(物)集併等,對現行臺北港海關組織人力形成極大挑戰。為維持通關服務效率,基隆關將視業務成長量,機動調派人力支援,以滿足目前業者需求,並配合臺北港之擴建發展,與各單位共同合作努力,提供服務、便捷、安全、廉能與國際化之優質通關環境。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