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臺北港的大夢!臺北港可能取代基隆港嗎?


mark60721 wrote:
目前的規劃就是要讓...(恕刪)


感謝你的分享
如果基隆港轉型成豪華郵輪的停泊水岸公園和免稅店
肯定又是另一番不同的風貌
不知道新市長是不是真的有辦法讓基隆有捷運到台北
聽幾個在基隆的朋友都說
哪個市長讓基隆有捷運
就會永遠都投票給能將這個實現基隆有捷運的市長!

john090501 wrote:
感謝你的分享如果基...(恕刪)


我也覺得基隆港差不多了...
但前陣子聽運輸業的老闆說 基隆港還是有優勢
因為基隆附近櫃場多 貨主喜歡在基隆櫃場進出貨 不喜歡台北港....

真相到底為何....真的不懂.
我認為 基隆港轉為 觀光港 是很不錯的選擇

貨櫃車變少,基隆的路況 只有更好

但基隆依然還是有軍港嗎??



看來這裡看熱鬧的人還是比較多

台北港與號稱年櫃量千萬TEU的高雄港差不多

做的只是轉口櫃 收入只有裝卸費

基隆港做的是進出口櫃 收入除了裝卸費 還有關稅 貨物稅等等附加收入

您是要賺錢多的港口 還是櫃數漂亮的港口呢
基隆港再怎樣多的稅收,港市不合一,基本上都不是基隆市政府的,所以對基隆人的意義在哪裡呢?
港市合一 不是正在進行中嗎??

不太懂樓上所說的
Flyingnow wrote:
您是要賺錢多的港口 還是要貨櫃數漂亮的港口呢?
台北港與號稱年櫃量千萬TEU的高雄港差不多
做的只是轉口櫃 收入只有裝卸費
基隆港做的是進出口櫃 收入除了裝卸費 還有關稅 貨物稅等等附加收入


當然是兩者兼要

臺北港腹地廣大且鄰近桃園機場,政府發展定位為遠洋航線貨櫃港,發展海空聯運、汽車及其他產業物流港,近年來貨櫃裝卸量持續成長,105年貨櫃裝卸量高達147萬TEU,進出口報單量亦成長迅速, 105年與104年比較,進口報單成長量達15.81%,出口報單成長量更達45.46%。105年關稅及代徵稅費計約新臺幣(以下同)574億餘元,本(106)年1至5月關稅及代徵稅費已達約243億餘元。因應未來網路商機及智慧化生產,產品少量多樣化之商業模式,台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於臺北港新建CFS(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貨櫃集散站)倉庫,經基隆關核准後於本年5月2日正式啟動營運,預期CFS倉加入營運後,臺北港貨物營運量將更顯著成長。

基隆關表示,臺北港進出口業務樣態多,臺北港海關業務亦為全方位,包括貨櫃(物)集散、海運快遞、旅客與行李、貨轉郵、保稅、冷鏈物流、自由貿易港、出口舊汽車退還貨物稅、轉口貨櫃(物)集併等,對現行臺北港海關組織人力形成極大挑戰。為維持通關服務效率,基隆關將視業務成長量,機動調派人力支援,以滿足目前業者需求,並配合臺北港之擴建發展,與各單位共同合作努力,提供服務、便捷、安全、廉能與國際化之優質通關環境。

Mask W wrote:
我也覺得基隆港差不多了...(恕刪)


為強化台北港整體港埠群聚效應,並以打造台灣北部最大的港區內物流中心為願景,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斥資新台幣7億元,著手興建符合國際規格以及銀級綠建築環保指標的萬坪物流倉庫。

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所投資興建的「北五碼頭多功能萬坪物流倉庫」,於今(十)日上午舉行開幕啟用典禮,由該公司董事長蘇燈環主持,並邀請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廖超祥、臺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總經理劉詩宗、基隆報關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世琦、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周守望,以及由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董事戴錦銓、陳朝亨、劉景隆,分別代表長榮海運、萬海航運、陽明海運共同剪綵。
這座二層樓的多功能物流設施為北台灣首座位於國際商港內的大型物流倉儲中心,佔地5,000餘坪,可供倉儲面積約達萬坪,一樓主要為進出口及自由貿易港區貨棧,二樓則是自由貿易港區倉間與綜合物流倉間。倉庫兩側依貨物屬性分別建置貨櫃區及散貨區月台,可同時進行多個貨櫃集散,櫃、貨分流動線順暢,符合國際規格與現代化物流產業的需求,能夠為物流業者提供高規格的倉儲服務,提昇國際競爭力。
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已啟用營運四席貨櫃碼頭,泊位長度計1,377公尺,水深16米,岸肩配置七部作業範圍達18排貨櫃,以及六部作業範圍達22排貨櫃的橋式起重機,可同時吊卸二只20呎貨櫃,為台灣北部唯一可靠泊巨型貨櫃輪的深水國際碼頭,去年台北港貨櫃裝卸量達147萬TEU(20呎貨櫃),首度超越基隆港,為台北港的營運樹立重要里程碑,展望未來,更將進一步擴展國際貿易相關的物流業務,積極打造多功能的國際物流中心。
基隆港裝卸量被臺北港超越 基隆關將設分關因應

基隆港明顯沒落,去年的貨櫃裝卸量,已被臺北港超越,且今年上半年的進出口報單量,也有明顯的成長,因此基隆關將在臺北港所在地,設置分關以因應未來的業務量。

近年臺北港業務量顯著成長,去年貨櫃裝卸量達一百四十七萬TEU(20呎標準貨櫃),首度超越基隆港,今年一到七月進出口報單量與去年同期相較,平均成長約三成,因應未來發展趨勢,基隆關已成立專案小組,依業務成長量,逐步推動成立八里分關。

基隆關指出,今年八月十日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投資興建的北五碼頭多功能萬坪物流倉庫,正式啟用,更強化臺北港整體港埠群聚效應,為因應將增加的貿易、倉儲、物流、貨櫃(物)集散、轉口、轉運、組裝、重整、包裝、裝配、貨棧等,多項港區業務量,以及近年來臺北港陸續開辦,包括海空聯運、旅客通關、海運快遞、貨轉郵專區及出口舊汽車退還貨物稅等新興業務,基隆關積極推動八里分關籌設事宜,以擴大服務範圍。
大陸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產業,繼福建平潭將在台灣設立公共倉後,泉州晉江陸地港與台灣貨運業者聯手,今年10月也要在台北港設立海外公共倉,並於明年初啟動。
晉江陸地港於2012年正式運作,是大陸唯一一個匯集國際陸港、保稅物流、國際快件(快遞)、跨境電商四大通關平台的內陸口岸。


福建陸地港集團總經理李子興。 特派記者林宸誼/攝影


為了打造跨境電商產業,推動海運快遞,福建陸地港集團總經理李子興表示,晉江陸地港與跟台灣是通道關係,貨品在晉江陸地港集中後可以透過台北轉運出去,相反的海外公共倉不用設置在歐美,可以設置在台灣,透過台北港做集貨分裝,再送至晉江陸地港進行清關,最後由晉江陸地港依據客戶訂單,將貨物分送至大陸各處。
他指出,在這種模式下,台北可發揮空運資源,泉州、晉江也可以發揮自身鄰近台灣的優勢。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