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嫣 wrote:我也是買中間棟高樓層...(恕刪) 中間棟高樓層是大坪數的吧.....果然是 " 好額人 " 長輩(有想要和我們住)反對選高樓層的原因有底下幾個:1. 有灑水頭,天花板的高度會降低。2. 怕地震時,搖晃程度太大。3. 萬一停電,走樓梯會很累。4. 算命先生要我考慮的順序為 中間樓層 > 12F > 5F以上.
雖然我買的是中間棟高樓層,主要是考量家人較多,況室內實際坪數才四十坪,居住空間恐怕仍嫌不足,當初原想買兩間(面向光明路)打通,但必須再花費乙大筆裝潢費用,另尚有老小要養,實在負擔沉重,兩年前打算買房子,預算大約設定在總價800萬以下,沒想到房價漲太快,七堵、百福附近大坪數的房屋不多且價格負擔也是考量因素,買松鼎苑時因考慮時間很短,直到簽定後才發現總價已超出先前預算甚多,所以買高樓層的並不等於 " 好額人 ",只不過本人在銀行上班,貸款的成數及利率較優,但每月應攤之房貸本息及應繳的管理費用加一加六萬元跑不掉,找一個殼,負擔真的很重,我的人生已開始變黑白了!
taterari wrote:雖然我買的是中間棟高...(恕刪) 2008 年金融風暴時, 本來在汐止某社區看見一間 6X P , 公設 11% , 15 年的房子(高樓層).含車位開價 1080 W, 和屋主談到 980W , 但因為金融風暴及每月貸款付款的金額太高而不敢下手.2010年再看到該社區中間樓層一間坪數 48P 的房子, 開價 1180 W, 而且一釋出沒多久馬上被人買走.回家時剛好順道繞去松鼎苑, 11:00 到, 12:10 看完, 下午馬上再回去下訂.本來我也想買四房的......但因為考慮到 " 小朋友 " 的關係, 所以只訂三房的....所以, 人生啊....買房及買車都需要一股 " 衝動 ".....
ck10011 wrote:各位松鼎苑的準住戶們...(恕刪) 看起來很多人都是一股憑 "衝動" 就潦下去了...我也不例外. 甚至跟本連附近環境都不熟.只知道傳統市場近及火車到台北應蠻方便就跳下去了.現在工程進度到底到那了...分享一下吧.
其實我們決定買松鼎苑也是很快。整地時我先生路過詢問了一下,留下資料,遲未接到看屋電話,又再打電話詢問,才知已開賣,看屋當日每個銷售小姐都很忙碌根本没空招呼,只好自己隨便看看,,可見看屋潮反應多熱烈,也許這也是議價空間小的原因吧!看屋回來隔没幾天接到銷售小姐來電,得知要調漲單價,原本只是抱著進一步了解的心態,没想到就下訂了。taterari兄所言不差,買高樓層並非"好額人",也曾看過汐止綠意東台北、自由年代、貝克漢...的成屋,皆因預算及停車位為機械式而猶豫....無法下訂...而錯過了...汐止房價的榮景。哎!真希望我是"好額人"
rickaa wrote:看起來很多人都是一股...(恕刪) 最近公司很多工作在趕進度......加上近期隨時都有可能會到大陸出差...所以沒什麼機會繞去工地拍照....若有哪位大大有空的話,是否可以幫大家一個忙,去拍些進度照吧...
沁嫣 wrote:汐止綠意東台北、自由年代、貝克漢...的成屋...(恕刪) 呵呵,我也看過貝克漢,還有東方帝寶.....還在貝克漢碰到某八點檔的女配角.....但我也沒買汐止.......反而被一些汐止人說我被擠到堵字輩的去當 " 堵神 " 了
看來大家都很快下定,議價空間幾乎無,實在是此建案賣方市場佔優勢,相較於其他建案地點交通方便,親戚想要買,說已經賣完, 轉看其他地點,每個都說松鼎苑完銷, 連銷售人員都覺得很意外,才短短2個月就賣完。現在因為尚未看到房子'室內空間, 所以現在要轉手會比較難吧?等蓋好應該會比較好賣。
哈利波克 wrote:看來大家都很快下定,...(恕刪) 因為供需法則的原因,當需求大於供給時,本來就是賣方的市場。不知新林三淡四區,何時會供給大於需求???預售屋要轉讓權利,比成屋要困難多了。除了一切憑想像之外,還得要擔心建商的問題。所以,等交屋後要轉手可能會比較容易。
102 年,咱們的松鼎苑應該也差不多要交屋了......基隆-台北鐵路三軌化 102年起10分鐘1班為疏解基隆到台北的通勤人潮,台鐵目前正進行七堵到南港站間三軌化工程,預計明年底完工,台鐵表示,完工後將有助於提升列車行駛時間,配合新採購的電聯車交車,民國102年開始,台北到基隆的尖峰時間,平均大約10分鐘就有一班火車可搭。(閻大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