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該讓小孩讀二信國中還是台北市非明星學校的國中

基隆國中我只推銘傳
學校風氣
校長理念
老師態度與對學生的用心
都是一等一
在基隆所有公立國中每年都有一堆缺額時
唯獨銘傳滿額每年還有幾十個等待候補
我在小三就把孩子牽到銘傳學區戶籍
今年要升國三上學上的很快樂成績也維持的不錯
當初也考慮過二信
但朋友一席話讓我覺得有道理
銘傳除了課業外其他體育美術音樂等課程均衡發展(銘傳勝)
二信除了會考課程外其他課程都拿來上課考試
銘傳正常教學(銘傳勝)
二信填鴨教學
銘傳公立收費(念二信學費拿來補習加強部分科目尚有剩餘)(銘傳勝)
二信私立收費(繳了私立學費還是要再花補習費)
最後二信近年來也似乎沒有那樣好的考試成績(跟過往比)
所以老師有招生壓力都一直鼓勵學生直升高中
但銘傳1屆400人校排50幾乎都有台北前三前四的實力(銘傳勝)
所以再選一次我仍認為我的選擇是對的
謹提供我的經驗與看法分享
小孩讀書是要培養小孩有自知,
讓小孩知道讀書是為了自己以後的將來。
我之前讀二信高職,在校成績沒什麼被處罰到,考上國立大學,
但上大學後,整個跟不上正統高中上來的同學。
反而更慘。
建議如果可以英文培養好就好,其他就看小孩的興趣,自己發展了。
danminhwa wrote:
小孩讀書是要培養小孩有自知,
讓小孩知道讀書是為了自己以後的將來。
我之前讀二信高職,在校成績沒什麼被處罰到,考上國立大學,
但上大學後,整個跟不上正統高中上來的同學。
反而更慘。
建議如果可以英文培養好就好,其他就看小孩的興趣,自己發展了。


真是蠻神奇的
考上國立大學卻不感恩母校二信讓自己取得國立大學門票
後來跟不上正統高中上來的同學
卻不檢討自己為何大學時期無法維持在二信協助自己所培養的讀書習慣
反過來怪二信
(二信已經為你建立高職三年的讀書習慣,上大學自己放鬆掉還要怪二信??)
(就像儒林補習班協助考上台大醫科,但在台大醫科成績落後卻要怪儒林補習班??)
就和塔綠班教育改革下的年輕人都是怪學校不好真的有幾分神似
非針對誰
而是總有這種似是而非的悖論

我尊重每種想法
但我更傾向於
自己原本沒有上國立大學的讀書習慣和方法
二信協助自己建立起來,並順利取得國立大學門票後
自己是不是更應該加倍珍惜
並持續維持這讀書習慣和方法作為感謝母校二信給自己人生第二次成功的機會呢?
john090501 wrote:
真是蠻神奇的考上國立(恕刪)

我從沒怪二信,只是請樓主還是要為小朋友想,
當年二信是被處罰出名的,
我那時只是因為不想被處罰,所以有再背書讀書,
所以考試考得出好成績。
但上大學後,沒人逼,也沒人會處罰,
就像橡皮筋被拉緊很久,也會彈性疲乏。
會整個放鬆掉,等要回頭補,發現自我英文能力不夠,
要讀原文書,但裡面單字完全跟我互不認識。
這時的無力感,是無法形容的。

因為人生無法重來,所以有些事需要經歷過才知道,
選讀公私立大學,真的要評量過自我能力,再來選。
像我就是不知自己斤兩有多重,去讀了國立大學。
雖然最後還是有畢業。

一定有人會說,可以轉學考或重考,
我只能說做這決定,也是要很大的勇氣,
要跟父母提要轉學考或重考,自己要準備轉學考或重考,
這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每個人的人生造化都不同,有時強逼是強逼不來的。
所以我還是堅持要培養的是小孩自我的讀書習慣,
但如果讀二信可以讓小孩可以培養自我讀書的習慣。
那也是一個方法。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