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環狀線為何很少人搭? 網友曝缺點一堆:寧願騎車
「換線走得熱得要死,還開超慢,一班車要等超久,站在原地瘋狂飆汗」
中運量捷運都被嫌開超慢了,基隆輕軌車子的極速不會比捷運快,實際行駛速度豈不更悲劇?
「沒冷氣超熱,而且敗筆是沒進台北市」
輕軌目前暫定南港展覽館止步,南港地下化工程經費沒喬好怎麼分攤前,恐怕連南港火車站都到不了,沒辦法進台北市中心的軌道路線,對大多數在台北市中心通勤的基隆人來說,絕對是大敗筆。
「車站都在奇怪的地方」
基隆輕軌因為都沿用台鐵站點,所以車站位置也就那樣了。但會新增加一堆小站,搭起來恐怕要拉長許多行車時間~
「站體要走來走去,空間窄、動線欠佳」
因為基隆輕軌是天外飛來一筆的規劃,和原有台鐵車站的整合,恐怕要讓搭乘者滿意,難度更高。
「板橋真的敗筆,超遠的,景安則是上下超過五六層樓」
以車班最多的七堵站來說,因為原本就是台鐵月台最多的車站,輕軌還要在光明路這一側增加第五個專用月台,但往台北的車卻在最內側行駛,如果從基隆站搭到七堵,想轉可以到台北火車站的台鐵班次,那可能就得狂奔超過500公尺,再加上下樓梯,轉乘難度恐怕超越環狀線。
「轉乘不方便,沒冷氣、班次少、車速慢,所有搭捷運期待會有的元素通通沒有」
「摩托車快很多,環狀線只是為了救機場捷運」。
輕軌實際行車速度讓人存有疑慮之外,基隆輕軌也同樣背負了,緩解台鐵東部幹線班次不足的目標,但卻是要以犧牲基隆人搭乘可一車直達台北市中心台鐵班次的權益來達到。
-------------------------------------------------------------------------------
政府捷運大戲,讓基隆人被火車拋棄?
三年前蔡英文總統到基隆,宣布將基隆「輕軌捷運」納入前瞻基礎建設,並稱「一定讓捷運進基隆」。但根據交通部鐵道局最新規畫,八堵到基隆站間的台鐵軌道將讓給輕軌,未來火車不進入基隆站。沒盼到捷運的基隆人一定沒想到,總統的大禮,原來還要用基隆人被火車拋棄來交換。

蔡總統的大禮,引發基隆市民強烈反彈。蔡英文其實是在幫基隆市長林右昌政見支票背書的,林右昌極力辯護幾天後,似乎有點猶豫了


近廿年來,每逢選舉,捷運到基隆幾乎是不分藍綠都會開出的政見支票。林右昌競選立委時,主打捷運板南線延伸到基隆,後來被當時的交長葉匡時告知南港到基隆無路廊可供捷運延伸,再選基隆市長時放棄重運量的板南線延伸想法,改喊南港捷運到基隆,仍把捷運當成選舉的吸票機。
蔡政府上台後,為替林右昌兌現支票,把捷運改輕軌,交通部還提出「tram-train」方案,說輕軌可與台鐵共軌,但鐵道專家幾都認為不可行、效益低。去年十一月,當時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質疑「tram-train」在技術上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要民進黨別用政治話術糊弄市民,還遭林右昌反唇相稽是狀況外。

未料不到三個月,輕軌與台鐵共軌方案就悄被推翻


直到近日本報大幅報導引發市民關注後,林右昌才被動回應,理由卻是台鐵易誤點,輕軌班次多、不會誤點,甚至無視輕軌停站較多,竟說「輕軌比火車快」;更迴避了未來基隆到台北勢必增加的轉乘時間與周折,方案一再變形、經費不斷上修,難道只為了成就「輕軌捷運」四個字?
火車誤點,林市長該做的是請交長林佳龍改善。林右昌與綠營市議員卻把不同意見導向是對手的選舉操作;市府交通局也急稱二○一六年快捷公車開辦後,基隆火車站運量只剩三分之一,每天僅一萬五千多人,但立即有市民扮演「鍵盤柯南」,發現快捷公車開辦前後,基隆站運量改變不多,且去年高居全台兩百多個車站第廿四名。基隆市府帶風向不成還被抓包說謊,反惹怒更多市民。

面對洶湧民怨,林右昌強調輕軌與火車並非二擇一;但地面空間就是如此,除非再砸大錢地下化或高架化,但真需要這麼做嗎?基隆人要的只是一條發車密度高、行車時間短的軌道,如果基隆南港間還能再增設輕軌,那把這空間讓台鐵增加一股軌道,再透過改善排班、開行跳蛙式列車,不用再花上百億就可讓基北間有條快速方便的通勤鐵道。

更嚴重的問題是,林佳龍打算將高鐵延伸宜蘭,取代北宜直鐵,這又跟當初規畫基隆輕軌增加東幹線運能的目的產生競合。而近日通過環評的捷運民生汐止線也跟基隆輕軌在汐止段的路線重疊,同一路廊有輕軌、捷運跟台鐵,不僅疊床架屋,更是資源重置的浪費。
火車不進基隆了嗎?基隆到台北的鐵路,是清朝劉銘傳蓋的台灣最早鐵路,後經日人改建,而基隆設站已有近一百卅年的歷史。蔡政府可以抹去台灣歷史與鐵路記憶,改認日本殖民者為「台灣鐵道之父」;但蔡總統和林市長可以為了他們膨風的捷運畫餅,讓基隆人被火車拋棄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