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是多撘幾個停車塔,最好把循環站那個給重建一下,利用率超低,地下通風又超差,不知是怎麼設計的…
最後是西岸的工程能不能儘速完成啊…別人建設都是幾年就好,基隆就是慢到不行…
輕軌什麼的,我還真是不敢想,但基隆在地就業真的機會不多,大家通勤到新北,北市的比例其實很高,公共交通能作,都是加分!!
基隆是很小,但小也有小的好處,只要重點幾個幾個地方能處理好,其實大家都看的到改變,加油了…
c3i3 wrote:
是的,基隆有山有海,...(恕刪)
為啥原樓主說的部份,在我看來感覺是缺點
1.山坡地:
暴雨襲基隆!碧砂漁港民宅崩、八斗子落石砸車
基隆安定派出所停車場落石三車受損無人傷
基隆巨石清除北寧路通了! 麥當勞考量安全悄悄歇業
在山坡地的房子你敢住??? 有土石流,路上又常有落石,哪個人要冒著生命危險去住??
2.空汙?? 我是不知道有沒有人住基隆港附近,每天船排出的廢棄就吸不完了,天外天焚化廠附近常有黑黑的落塵
還有深澳燃煤發電廠以後要啟用,燃煤廠的廢氣會因為風向吹往基隆地區(東北季風)
常下雨就能洗清?? 我覺得會講這種話的人一點都不了解基隆這個地方的雨水與氣候條件
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基隆市自1997年起至今,連續受到酸雨危害,雨水酸鹼度PH值全都小於5,平均值為4.5,蟬聯20年全台之冠
而且常下雨潮濕容易發霉,光居住品質就不好...
3.交通,基隆的交通問題完全不是到台北不方便,而是市區內道路狹小,路也不平
全台道路評比基隆吊車尾路不平曾害婦人摔車截肢...
還有大眾運輸工具不方便,到台北自己開車是很方便,但是搭車除了擠火車就跟客運,也沒有更好的方式
公車也舊舊的....
反而到台北越方便,你會發現基隆的人口流失更嚴重,大家往台北跑
即使會住,也是只會住在接近交通樞紐附近而已...
基隆發展條件限制太多了...
基隆港的功能部分也被台北港取代了
我個人是覺得併入雙北市才有比較好的發展空間
諸葛明亮 wrote:
為啥原樓主說的部份...(恕刪)
常下雨就能洗清?? 我覺得會講這種話的人一點都不了解基隆這個地方的雨水與氣候條件
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基隆市自1997年起至今,連續受到酸雨危害,雨水酸鹼度PH值全都小於5,平均值為4.5,蟬聯20年全台之冠
而且常下雨潮濕容易發霉,光居住品質就不好...
(恕刪)
我個人是覺得併入雙北市才有比較好的發展空間
如果你有一點基本化學常識,應該可以理解,酸雨是因為空氣中的化學汙染物質,溶解在雨滴後,才會變酸的。如果鹽酸、硫酸這種強酸,處於固體狀態,沒有溶解在水中,不解離出H+(氫離子),那是無法發揮強酸的特性的。然而,燃油或燃煤的火力電廠,被監測的汙染物,現在上環保署空品監測網站,也可以看到的監測物質,其中一項是二氧化硫,這就是造成酸雨的主要來源。
所以基隆因為多雨,過去才讓協和電廠,這全台第五大PM2.5固定排放源,的空氣汙染顯得不那麼嚴重,但基隆的氣候確實在改變中,降雨的現象近十年,已經有明顯減少。
至於併入雙北,是否是加分,還是多觀察台中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這些合併升格成直轄市後的邊緣地區的發展,合併後沒了民選地方首長,議員代表席次也減少,未必能爭取更好的條件。從人口結構來看,基隆37萬人,台北260多萬,新北400萬,以選票考量來說,被併進去後不要被現在的民粹多數暴力霸凌已經算不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