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天然氣發電確實汙染較低,但不是無汙染,碳排放也還有燃煤的一半,而且協和發電廠的位置半徑3~5公里之內,離住宅區這麼近的距離,當年是在戒嚴時期,人民的聲音不被傾聽,人民也不敢發聲,才讓協和發電廠蓋了下去。基隆人也已經犧牲了40年了,與這PM2.5排放,排名全台灣第五大固定汙染源的發電廠朝夕相處。換個角度想想,台北車站和松山車站直線距離都還有6.5公里,但你能想像在松山蓋個發電廠嗎?
另外,以前深澳就有個發電廠,目前已經除役,但如果真的要蓋天然氣發電廠,那邊遠離人口稠密區,其實會比較適合。
不過應該要思考一個問題
深澳建發電廠....廠房設備運輸....經費可能是目前預算的兩倍 甚至三倍....蓋好的時候可能由原本的8年改為20年,甚至停擺
而中間的時間,若協和除役....那空缺的電力由哪邊補哩......還有2030 廢核家園.....
我只擔心核四啟動......依照目前基隆的空氣品質.........用分數來打
2017 協和電廠尚未除役 65分
若停燃油機兩台.....空氣的品質應該可以由 65=> 70至75
再停兩台 應該可以到80至85(哈 會不會太高估了)
BUT 這四台除役 空缺的電力從哪補??
1 核能
2 燃油持續運轉
3 新建別的發電廠(發電廠 可不是說蓋就蓋)
我唯一想到的解答就是 2 因為最快 安全疑慮較低
還是大家有更好的想法?
abelli wrote:
大家都希望基隆變好...(恕刪)
這個政府的能源政策,很明顯的左支右絀,如果因為桃園藻礁問題蓋不了天然氣儲存場,而台灣的天然氣存量目前撐不到2星期,要達到2025非核目標,又要把天然氣占比拉高到50%,那蓋到外木山這邊的天然氣儲存場,一定規模很大,相對的對基隆市民的安全威脅就更大,而且一旦基隆市長是以歡迎重大建設的態度在面對的話,那原本就搞不定的桃園藻礁,就順勢解套,然後這些嫌惡設施就全弄到基隆來了。
加上現在中南部空汙嚴重,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北部核電廠機組停止運轉,南電北送加重中南部火力電廠負擔造成的。現在林市長連諮詢市民聲音都沒有,就貿然同意讓台電在協和發電廠除役後,原址蓋天然氣發電廠,如果基隆人都不出聲,那難保不會直接就把北部的電力缺口,用外木山這個新的天然氣電廠補足,即便天然氣汙染比燃煤、燃油少,發電量一大,空氣汙染照樣會嚴重啊! 更何況基隆是因為多雨,所以空氣才相對好一點,但其實近年來,下雨天數也已經有明顯的減少,誰能保證十年後、二十年後的氣候會變什麼樣子?
如果真的最後中央真的硬要蓋,那至少也得把碳排放量和空汙標準訂在,現在協和發電廠燃油排放的1/4以下,發電量不超過目前協和發電廠的容量,這樣才算真正有升級到,讓改為天然氣發電,而達到減少汙染的目的。但以目前林市長這種照單全收,樂觀其成的態度,實在很令人擔心,最後變成一個比現在發電容量大增的電廠,空汙沒減少,然後還蓋了一大堆危險的天然氣儲存槽在離市區不到三公里的地方。
skydream7722 wrote:
其實我覺得如果你要抗議3-5公里離市區太近,更應該抗議核電廠,一旦發生問題,半徑20里都會受影響,整個基隆都完蛋。
我什麼時候有說要支持核電廠?
我不希望協和發電廠除役後,改成天然氣電廠,並沒有說不能在基隆蓋電廠。我的回文也有提到,可以考慮重啟深澳電廠,那裡的位置遠離基隆市的人口稠密區。更何況,要在外木山蓋天然氣儲存場,還要花好幾百億填海造陸、蓋深水港、建碼頭,中央如果有這樣的經費,非常歡迎把這種經費用在其他地方,我們基隆人敬謝不敏,我們不想在住家附近有這麼大的不定時炸彈,然後還要繼續吸一輩子的廢氣。我想唯一會歡迎這樣嫌惡設施的,恐怕是可以從工程中獲得好處的人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