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海洋航行者號抵達基隆港

andy2000a wrote:
多次公共建設都看到 ...(恕刪)


台北港可以直上台 64,基隆港也可以直上高速公路,基隆還比較近
東岸碼頭客運大樓前就是上中山高的引道了
就算以後拆除從港口到中山高速公路基隆端的距離也沒有比較遠

基隆港轉客運港不是選舉考量是專業考量,分工計劃早就在做了
台北港會吃掉大宗貨運,基隆港則興建新的海港客運大樓
配合台鐵基隆新站的都市更新會逐步改變基隆港的樣貌
海洋廣場興建前也是一堆人罵無用,蓋完後就有差了,雖然人人罵,但海洋廣場還是一堆遊客
不然以前海岸線只有人行水泥道跟臭水溝時根本沒啥人要走海側徒步過去

八里可以開 Free BUS 接駁基隆一樣可以開,還可以包火車出發
事實上搭郵輪旅客不一定會跟團,每年搭麗星出去玩的人也不少,遊記多的是自助旅行
還沒出發前就會查好到目的地有那些交通方式
八里現在大眾運輸環境差基隆差的遠了,不論國道客運或火車都樂勝

再來八里附近西濱走下去很荒涼沒啥景點,要跑也都是往淡水方向跑
但是八里到淡水還要過關渡大橋,車程可是一點也不少
基隆港下來的旅客可以前往九份金瓜石也可以前往野柳,其實結合附近觀光是樂勝八里台北港
就算是上陽明山,從八里過關渡大橋經北投去跟基隆走高速公路至士林過去車程也差不了多少
前往信義計劃區、東區、台北車站也比八里方便
至於進港的問題根本不大,麗星郵輪入港泊靠也根本沒花多少時間

另外東岸碼頭客運大樓這兩年已經吸引免稅商店進駐了
足見基隆港的國際線旅客潛力夠大,也會是基隆未來發展的重點
這些基礎都不是台北港有的

總之官方定位基隆港作為北北基客運港口的政策是明確的

台北: 客運基隆港,貨運台北港
上海: 客運吴淞口,貨運洋山深水港
香港: 客運維多利亞港(之後會移到啟德新區),貨運葵青碼頭

客運需求跟腹地什麼的關係其實不大
反而是貨運才需要腹地大發展物流倉儲貨櫃存放
基隆地不夠,貨櫃場很多都擺去汐止,客運反而沒有這種問題
andy2000a wrote:
多次公共建設都看到 ...(恕刪)


是不是選舉考量除非當事人自問,否則不可考;但有趣的是新北市人口對上基隆幾乎是十倍之差,這樣的選舉考慮有違邏輯...

andy2000a wrote:
看船進到基隆港內那碼頭細長要慢慢開要花多少時間???


如果假期有限,您會選擇「航空旅遊」還是「海上旅遊」?

就在下所知,實際上客運與貨運一項極為不同的考慮因素在於「潮差(要觀光客用起種設施上下船嗎?這創意會不會太讓人難以消受,儘管在下同意,那絕對是人生之中難得的體驗...)」,就這部分而言,台灣任何港口在這部分基隆港狀況最優。網友若有疑問何不自行搜尋資料以資佐證,網路資訊很豐富的。

andy2000a wrote:
如果是從台北港下到 到台北 101 那個快?? 基隆港光下碼頭到繞到上高速公路就市區一直卡在那 ,
應該很多人搭過麗新郵輪, 開小車去車也難停 ..火車要搭久??


這位兄臺一定不知道「原來基隆港西岸十分鐘車程內有三個北二高交流道,原來中山高基隆出口離峰時間根本不可能塞車,市區內遊覽車、客運等大型車輛行車根本就很順暢。

1. 離峰時間,由基隆車站出發,抵達台北東區時間根本不用25分鐘,反觀八里台北港有此可能嗎?
2. 實際上觀光客中有相當比例會沿「東北角海岸線」往宜蘭方向跑,之後在宜蘭、羅東甚或蘇澳改搭火車繼續南行,最後於花蓮重新接駁遊覽車;畢竟觀光客是來遊賞東北角、太魯閣、天祥、日月潭的,而不知這些遊客下到「八里」然後得繞多遠的路...
3. 航空有時差,海上同樣有,而時差的調節在上岸後就需要飯店,其中尤以夜間抵達的郵輪尤其重要(這也是百年來基隆飯店、水手酒吧特別多的原因);港灣波浪再小,睡起來終究沒有陸地上舒服,不知在台北港得住哪?台65嗎?

既然是「旅遊業的評估」,考慮的就是外來客的感受與需要,而不是國人的需要...
海洋航行者號二度造訪基隆


這張是從地標景觀台拍的,昨天不少內行人帶單眼去這拍


這張則是從西岸碼頭台馬輪旁拍的,剛好可以拍到整船身


大船離開時,好多市民跟遊客與船上的旅客揮手道別,猛拍離港前最後的船影


郵輪雖然只在基隆停靠短短的十二小時
但還是吸引了許多人目光,也可以成為一種動態地標
相較一些建築物吸引觀光客造訪,可能大家來過一次就沒新鮮感
郵輪除了定期航班麗星郵輪及東方神龍號外還有這種不定期驚喜
如果能好好宣傳當作一種觀光誘因,就可以在有不同大船到港時吸引觀光客再回籠
郵輪旅客已經持續成長了好一陣子,東岸碼頭也有第二艘船常駐
剩下的是要想怎麼吸引不搭郵輪的觀光客來基隆看大船入港出港
更新您的資訊,台北港在貨櫃碼頭部分目前吃水均達14.5米以上,一萬三千標準箱的貨櫃船已可輕易停靠,
因政府政策原因,尚須維持基隆港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台北港也莉署於基隆港務分公司的下轄台北港營運處管理,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由長榮、萬海、陽明共同投資成立,定位為遠洋貨櫃港口,但並無相關法令及辦法支持台北港吸引遠洋航線來靠泊,尤其陽明所有的船還是固定靠基隆港,政府希望東客西運,由台北港來發展主要的貨櫃業務,只是說一套作一套,他們稱此一為過渡時期。
taiwan2008 wrote:
那為何不是 台北港發...(恕刪)


因為臺北港條件不夠!

基隆港潮差0.6米!!

臺北港潮差將近2米!

這樣的潮差貨輪可以接受;

但是,載人的郵輪可不行!

你不會要它們早上從六樓出門,晚上從其他樓層上船吧!

就算其他樓層還有出入口,請問旅客橋要如何搭建?

基隆港是老港,但是沒有臺北港淤沙的問題。

就以此次海洋航行者號為例,基隆港可以在七天內從九米濬深到十米。

臺北港有可能嗎?

況且,基隆港的10米深是已經在最靠近市區最內港的東2東3碼頭了。

在外港區域,水深13米以上的碼頭比比皆是。

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有10萬噸以上的郵輪停靠基隆港了。

每年公主郵輪11萬6千噸的"藍寶石公主號"和"鑽石公主號"都會停靠基隆港。

旗下的星辰公主號更於處女航時就選擇停靠基隆港。

郵輪公司不是笨蛋,哪裡比較方便就停靠哪裡 這是不爭的事實。

至於說選舉考量,那更是無稽之談,基隆港本身就是選舉考量最大的受害者。

民國80~90年代,每天在基隆港外,等候進港裝卸的船少也有50~60艘,

最多時,常有破百艘!

想想看當時臺灣經濟多好!(以基隆港的規模也在當時擠身世界第七大貨櫃港)

原本計劃只要在基隆港外海興建防波堤,基隆就有一個水深30米的超級深水港!

現在亞洲最大的深水港"上海洋山港"都沒有如此的水深,當時執政的李先生卻執意要興建臺北港,

建設了10幾年,才稍具雛形,但是航商已經都跑到高雄港去了,現在高雄港也在下滑了,

因為都跑到對岸去了。

才10幾~20年的時間,一個政策的錯誤,讓臺灣所有的港口都失去競爭力,

應驗了一些官僚常說的"一個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更何況又貪又錯誤的!!!


andy2000a wrote:
多次公共建設都看到 ...(恕刪)


這位大哥,我想你可能沒到過基隆港吧?

基隆港下船要上高速公路可能不到300公尺,而且跟本不可能會塞到車。

至於開車的話,基隆港周邊就有2個大型停車場,一個東岸停車場有600個車位,

與麗星郵輪也有簽約,每天只要200元。

再過條街,有信二路停車場,有1000多個車位。

而且搭郵輪會自己開車的少之又少,怎會有停車位難找的問題呢?

至於內港狹窄,那對郵輪更不是問題。

現代郵輪早已使用吊艙式推進器(可360度旋轉不需要舵)加船首推進器,

用自己本身的動力即可原地360度迴轉了,所以現在郵輪進出港已經不需要拖船了

(拖船在郵輪進出港時只擔任警戒)。

如果兄弟哪天有空,可以直接到基隆港看麗星郵輪離、靠岸便知。



Flyingnow wrote:
這位大哥,我想你可能...(恕刪)


基隆港下船要上高速公路可能不到300公尺,而且跟本不可能會塞到車。

=> 我塞過 ..
基隆路太小 .

利欣我做過 .

不過台北港 離桃園近 , 應該發展 航空城 + 台北港.

剛看電視台 mod
也是很多名嘴說 發展台北港好 ...

好不好 ?? 有誰知道 ?


用自己本身的動力即可原地360度迴轉了,所以現在郵輪進出港已經不需要拖船了
=> 當然有 ,問題船煞停時是要時間 ..
我還差點去跑船 (我以前念過海大)

船上 飛輪超大 ..

Flyingnow wrote:
因為臺北港條件不夠!

基隆港潮差0.6米!!

臺北港潮差將近2米!

這樣的潮差貨輪可以接受;

但是,載人的郵輪可不行!

你不會要它們早上從六樓出門,晚上從其他樓層上船吧!

就算其他樓層還有出入口,請問旅客橋要如何搭建?...(恕刪)


泊位長度: 370 米
前沿區長度: 130米,寬12米,平均水面以上高度4米
碼頭平台上有4個纜樁,岸上有4個纜樁,單樁抗拉力1000kn。
潮差最高位: 1.75米,設高潮位0.94米,設低潮位-0.81米
前延水深: 10.3 米
港池航道水深: 10.9 米
港池直徑: 536 米
航道寬度: 140 米
航道長度: 620 米
前沿最高流速: 0.54 米/秒
碼頭舷梯: 寬1.2米,最低高度水面以上5.26米,最高高度水面以上11.7米
交通部核定碼頭靠泊國際郵輪8萬噸以下。

1.75M 可以..


==

本 公 司 碼 頭 位 於 北 緯 N22°17'026" 東 經 E114°07'388" , 即 香 港 海 域 西 面 船 舶 出 入 口 的 硫 磺 海 峽 青 洲 島 東 南 方 向 約 500 米 左 右 。 引 橋 樁 柱 式 結 構 , 主 橋 身 長 170 米 , 寬 30 米 , 引 橋 長 60 米 , 寬 30 米 。 橋 北 水 深 9.45 米 , 橋 南 水 深 9 米 , 引 橋 兩 側 水 深 9 米 , 岸 壁 水 深 5.5 米 。 全 年 最 高 潮 差 約 2.5 米 , 泊 位 最 低 潮 時 水 深 9.5 米 , 潮 水 流 向 漲 潮 由 東 向 西 , 退 潮 由 西 向 東 , 水 流 速 度 半 節 至 1 節 。

碼 頭 設 施 包 括 裝 置 先 進 的 船 舶 護 舷 和 防 撞 板 設 施 , 每 相 隔 10 米 設 有 45 噸 巨 型 纜 樁 , 確 保 可 安 全 靠 離 3 萬 噸 級 或 船 長 230 公 尺 船 舶 。 採 用 英 國 橋 面 照 明 裝 置 , 保 證 夜 間 作 業 光 源 充 足 。 機 械 化 裝 卸 工 具 有 汽 車 吊 、 鏟 車 及 各 類 1.5 至 10 噸 鏟 車 。 24 小 時 閉 路 電 視 安 全 監 控 。

碼 頭 提 供 郵 輪 靠 泊 及 貨 運 裝 卸 服 務 , 主 橋 北 面 可 靠 泊 三 萬 噸 級 船 舶 一 艘 , 主 橋 南 面 可 靠 泊 一 萬 五 千 噸 級 船 舶 一 艘 , 碼 頭 還 可 停 靠 多 艘 駁 船 作 業 。

交 通 設 施 , 使 用 公 共 汽 車 , 由 招 商 局 碼 頭 步 行 3 分 鐘 即 可 到達 堅 尼 地 城 巴 士 總 站 , 可 乘 巴 士 來 往 中 環 、 灣 仔 、 銅 鑼 灣 及 旺 角 , 與 中 環 市 中 心相 距 約 15 分 鐘 車 程 。 使 用 計 程 車 來 往 來 香 港 國 際 機 場 及 招 商 局 碼 頭 需 時 約 35 分 鐘 。

全 年 最 高 潮 差 約 2.5 米
=> 這也可以.

台北港最大問題是定位吧..

基隆版這邊熟悉航運、船務方面的內行人很多
若不是真有實務經驗,最好還是多聽聽專業的看法
andy2000a wrote:
泊位長度: 370 ...(恕刪)


法規面上可以,可是有沒有考慮過「哪家阿呆郵輪公司願意冒險,讓整船的遊客進了港、靠了岸卻只能待在船上乾瞪眼」...

維多利亞港 (維基百科)

很多資料看的時候要多看相關細節...

潮間帶特性與定義

上面的連結說明各種潮差表示方式之不同,另外該文未說明部分尚存在著較少用的季節性評估表示方式「年潮差」...

最後再長一下知識...

潮汐 - 台灣大百科全書

很多時候潮差的表示都僅是一日或半日之平均潮差比較,然特殊因素下就會有其他的評估表示

基本的認知是「基隆港潮差約0.5~0.6m」,然基隆港是縱深形的港灣,內港與外港潮差仍有差異,所以郵輪基本上選擇內港,貨輪大多停泊外港...,至於台中港最大的潮差還可以有6m勒...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