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基隆輕軌升級捷運) 交通部拋「台鐵基捷共存」林佳龍首度表態支持

prozacist wrote:
四節車廂最多375人的車出城,以目前通勤時間的人潮,大概要班班擠得滿滿

區間車兩節的最大容量就已是500人,
未來的通勤列車可是10節.

拿搭車人數不夠多當成縮編為輕軌的理由其實很不恰當,
推廣軌道運輸應該要想法讓更多人願意搭車,
而不是想法縮減路線容量.
今天南港八堵這個路段既然一定要四軌化,
何不讓台鐵持續營運,
將其中兩軌劃為基隆到南港區間車專用路線,
不會有誤點問題,不需待避,
部份列車到南港後也可以往南續行,
南港以南北上列車也一樣可以直接開進基隆.

基隆若真需要輕軌/捷運,
應該是另闢路線擴大軌道服務範圍,
而不是用原路線還縮小運量來沾沾自喜..........
cckm wrote:
區間車兩節的最大容量(恕刪)


所言甚是啊! 把基隆市區唯一對外的軌道運輸,改成條件降級這麼多,真的是開倒車的作法,而且會造成惡性循環,以後利用的人越少,就越演變成輕軌已經符合運量的設想。但換個角度想,這樣不就預告著,基隆越來越邊緣化、越沒落沒發展了嗎? 要不然好歹也給個運量和台鐵相當的捷運。
希望有調配 輕軌 基隆-->南港 20分鐘到的, 方式不拘 . 也可以考慮發車不一定要在基隆
PTT上的Shter網友分析的很好,輕軌計畫現在既然已經要加蓋一軌,和原有的第三軌組成輕軌專屬軌道,那何不直接南港八堵間讓台鐵四線化,解決目前這一路段東西線班次互卡的問題。
同樣花一百億專屬路權,還是可直達台北
以下轉PO原文:
基隆輕軌從最初的第三軌 tram train 八十億版本
修正到基隆經八堵至南港間完全專屬路權的一百億版本
其實這成本參考過去台鐵高架化、第三軌興建成本算合理的

今天輕軌的訴求只是不要影響花東列車班次、有專屬路權、五分鐘一班的話
這錢拿去蓋同樣是台鐵規格的軌道就好了
(軌道的土木建設成本除了高鐵有技術需求較高外,台鐵、捷運、輕軌都差不多)

卡花東列車的關鍵在於南港到八堵間東西線列車共用軌道
即使蓋了第三軌但因為只用作超車而非專屬路權,調度困難效益不高
所以再蓋完第四軌,然後讓東部幹線列車從南港往汐科開始就走專用軌道
那麼往基隆的區間車一樣就可以從南港一路專屬路權無需待避的開到基隆
解決掉現在市長認為的誤點問題

查時刻表可知道,就算區間車不開進基隆,它一樣要開到七堵或瑞芳調度
因為基隆的區間車是開往新竹苗栗甚至嘉義的
基隆市長不給基隆人搭,新北、桃園、新竹、苗栗還要搭啊
從未看過桃園、新竹縣市首長說要砍掉台鐵換桃園輕軌或新竹輕軌到板橋轉板南線
所以現有區間車不會消失,消失的只有三坑跟基隆站
既然它還是要重複跑這麼長一段,為什麼不要給它蓋專屬兩軌跑就好了?
砍掉基隆站的區間車並無法解決南港到八堵間區間車跟花東列車待避的問題啊
基隆輕軌都要多蓋兩條軌道到南港站,用來跑區間車不就好了
五分鐘一班對台鐵根本不是問題,台北站尖峰就是五分鐘發一班車


最後,閱讀文章太抽象,附上基隆輕軌模擬器給各位直接體驗,也可調整模式比較

https://melixyen.github.io/railtime/klrt.html?q=5
cckm wrote:
區間車兩節的最大容量(恕刪)


可以台鐵和輕軌共存是最好,就看這位市長的能耐了.
(雖然個人覺得不抱希望就是)
另外交通部的基隆輕軌路線拔掉百福站了,
(2020/6/20新聞還在,7/9消失)
整個一算基隆線的站還佔不到一半(或沒過半)..也難怪基隆市民開始連署了.
JM-James wrote:
可以台鐵和輕軌共存是(恕刪)

共存的可行性很低,
台鐵的調度問題很多,
再加上慢速又不同系統的輕軌,
只會雪上加霜.

這條基隆南港區間的輕軌看來就是個封閉系統,
不大可能和其它輕軌路線接軌,
既是如此,何苦一定執著於輕軌???
接軌時刻模擬器
南港-八堵四線化模式,原作者飛梭之影的註解如下:
南港到八堵間新建第四軌,修改線型使之對稱,在南港到八堵間緩急分離,快車走內側軌道,慢車走外側軌道。
此方案需下足建設成本於南港站以北興建地下立體交叉穿越軌道避免交互干擾,七堵到八堵間亦需興建立體交叉橫渡線。
完工後基隆每小時可維持六班往台北的列車,四班為區間車,兩班為自強號,另有六班往南港的區間車(共12班次);
東部幹線台北一小時可發四班快車,南港站加發兩班快車,以及兩班宜蘭線區間車大幅堤升東部幹線運能。此方案雖可加密至基隆輕軌四軌化目標,但有南港與七堵快慢車東西線交錯之困擾,且不適合興建樟樹灣及北五堵站。
八堵至南港間五分鐘一班區間車,八堵往來台北十分鐘一班區間車(共18班次),台北站五分鐘發一班車一快一慢交叉發車。基隆南港區間車使用立體軌道穿越至南港1月台,整備5分鐘後回頭往基隆,南港站普悠瑪號使用第3月台整備;基隆站設計為每列車發車後下一分鐘反向列車進站,區間車交錯使用月台兩側折返。
prozacist wrote:
「此方案需下足建設成本於南港站以北興建地下立體交叉穿越軌道避免交互干擾,七堵到八堵間亦需興建立體交叉橫渡線。」

這樣有點化簡為繁,
參考鐵道局版輕軌路線會好些,
只除了不需為了隔開路線,刻意繞到五堵七堵站外側.
東側兩軌給東幹線用,西側兩軌給南港基隆線用,簡單明瞭,
八堵到七堵間四軌,各開各的根本就沒有相互干擾的問題.
會干擾的是在七堵站發/到車的調車作業,
基隆站應該也不需要密集到到每小時發出12班火車.
cckm wrote:
這樣有點化簡為繁,參(恕刪)


現在的問題在於,改善方法好幾個,但目前基隆輕軌的綜合規劃,要做的是對基隆市區使用者最不利的方案,廢掉基隆-八堵段的台鐵來蓋輕軌。
樹林 - 南港也才雙軌,但各站普遍月台都多
南港 - 八堵有三軌,但小站居多,且第三軌利用率低
所以 1. 各站盡可能增設一個月台,這樣就可以多停一到兩列區間車
2. 第三軌改成待避用途 (多放幾條橫渡線來增加使用彈性)
對於無法增設月台的站,該站與鄰站之間的第三軌可以讓區間車進行待避
這樣就可以使原雙軌盡量淨空,快車就不會塞車

這樣搞的話區間車是有可能會更慢
所以可以增加區間快的班次,尤其是在通勤時間
七堵 - 南港間只停七堵、汐止、南港,應該還不錯

至於用地取得
如果全線第四軌是可以做的話
我認為只增建月台絕對是可以的

所以,台鐵第四軌和輕軌都是不需要的

-
基隆 - 八堵的台鐵保留
但以區間快、區間為主
PP 就不要進基隆了,太長

基隆還是可以有輕軌,但就在當地繞就好了
基隆站停 PP 的那個月台可以讓出來給輕軌
(當然,軌道和電車線要拆掉;輕軌和台鐵是無關的系統)
輕軌和台鐵就可以站內轉乘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