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基隆將來會變的跟香港的維多利亞港一樣或紐約的曼哈頓嗎


chanmingtao wrote:
基隆現在是沒有受到北...(恕刪)


雪隧喲
平常很空
假日我看一堆車子都在高架橋上面排隊

基隆不會啦
我很了解,基隆觀光產業其實不充裕,去了幾次就不會想再去.......
廟口大小,我覺得還比不上一條饒河街夜市大小

Blue Angel wrote:
已經講了,我是把進出車站所需的「走路時間」一起算進去了。要拿來和其他交通方式比不該這樣算嗎?
騎車、開車就只是在自家樓下,公車就只在路邊,可是捷運是要爬上爬下的...

恩,那去建議中央單位把高鐵改成捷運,或者把桃園火車站拆了改捷運就好,看看大家會不會還喊著「捷運萬歲」。


  我覺得真的不要再凹了,開車、騎車不會遇到紅綠燈跟塞車?不耗費精神?成本不會更高?

  公車的班次、速度、運輸量可以跟捷運相比嗎?

  台鐵的班次密度遠不及捷運,更不用說誤點的問題了,這些都不用考慮?

  至於上下車站或走路到車站,難道說開車、搭台鐵或搭公車就不需要走路?不需要進出車站?不需要進出停車場?

  客觀比較下來,捷運跟開車、搭台鐵或搭公車相比,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至於高鐵,它的定位跟捷運完全不同,請弄清楚市內交通跟城際交通的差異性,而之前你覺得交通比基隆還爛的桃園,也是因為有高鐵車站,使他前往其他城市遠比基隆更方便,這就是桃園的優勢。

  基隆是好地方,到台北市東區還算方便,這讓住在基隆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基隆要勝過新北市、桃園等地方,還需要在許多方面多加強,當然你還是可以堅持基隆比這些地方交通更好、更方便,但若只有自己這麼想,對基隆還是沒有幫助,以上想法提供參考。

Blue Angel wrote:
這我完全同意的,而且...(恕刪)


基隆該不該有捷運站,我持保留態度

畢竟有的話,也只會和汐止接,並不會是板南線...真正方便的話除非是和板南接在一起

但是會減少上下班客運排隊量是真的

只是非上下班時間就可惜了,會比較空


目前的話,如果在上下班時間能出現15~20分鐘直達南港車站的密集列車(時速90~110),就ok了
這樣就和開二高差不多,下來的話可以馬上轉乘高鐵和捷運

CcCManCcC wrote:
雪隧喲平常很空假日我...(恕刪)


汐止現在就是定位在工業區

新北市未來會污染的工業

都會往這邊移動

因為房價租金使得這些企業不得不然

再往後的三五年,大大能保證不會往基隆走嗎?

Blue Angel wrote:
其實高鐵南港站是必然的,別忘了湖科、南軟、南港展覽館與國際機場、竹科高鐵連結的必要性。台北站也是有確實的實際需求的,不過板橋、嘉義站以在下的看法來說才真是「純屬浪費」,目的大概也就是為了廣大的新北市新興市鎮區域的選票吧。(恕刪)


  如果交通建設只考慮現在的狀況,那不如不要做了,實際上高鐵在板橋設站的規劃很合理,未來高鐵板橋站服務對象主要是板橋周邊,以及新北市南部區域的居民。

  可以參考板橋捷運站的例子,過去板橋捷運站的運量也不高,但這幾年隨新版特區發展而快速成長,未來等到環狀線等捷運路網完工,板橋高鐵站的發展也是可以預期的。

CcCManCcC wrote:
基隆該不該有捷運站,我持保留態度
畢竟有的話,也只會和汐止接,並不會是板南線...真正方便的話除非是和板南接在一起
但是會減少上下班客運排隊量是真的
只是非上下班時間就可惜了,會比較空
目前的話,如果在上下班時間能出現15~20分鐘直達南港車站的密集列車(時速90~110),就ok了
這樣就和開二高差不多,下來的話可以馬上轉乘高鐵和捷運(恕刪)


  從板南線捷運延伸到基隆,我記得交通部說過不可行。

  至於基隆是否需要捷運,前面許多網友說過個人經驗,認為台鐵或公路客運很發達的基隆,其實不需要捷運,站在需求的角度,似乎沒有必要,而站在捷運本身的立場,因為捷運跟台鐵路網重疊,還不如趕快完成第三軌,增加台鐵班次還比較實際些。
silentocean wrote:
  我覺得真的不要再...(恕刪)


面對現實點,前面已經很多人秀給你們看了,就算尖峰時間還是維持在「平均35分鐘內」。這才是目前的現狀。

沒弄清楚的應該是另一位吧?我只是幫忙他看一下現實而已。現在的定位就是這樣
高鐵:主要應用在長距離
台鐵:主要應用於中距離
捷運:短距離為主
速度由上而下遞減,便捷由下而上去数;基隆的國道各運系統算是適應區域特質的「異數」。
僅此而已。

台鐵「基隆<>南港」之間的第三軌快完工了,再下來就是等新的列車。

之前之所以和網友提起板橋高鐵的利用率問題主要看二個面向:
1. 並不是人多就一定高鐵需求比較高,「產業特性」才是關鍵。
2. 高鐵的設置其實還是得稍微著重一下站間距,板橋距離台北實在太近了,某種程度上說「板橋高鐵站」會被「台北高鐵站」給弱化。有時後稍微拉遠一點才會比較發揮出他應有的效應。
chanmingtao wrote:
汐止現在就是定位在工...(恕刪)


南港以前也是一大遍工業區
現在變成科技園區

以前一坪價位22萬有找
現在一坪45萬可能還買不到..(新建案都開到70萬)

不過這是題外話

重點是

基隆工作太少了....
不管是工業商業,小型低污工業我覺得可以往那邊移,或是一些近出口工業..
像台中就有好幾個加工區...帶動地方就業機會
基隆商業區可能比較不適合,畢竟商業大多都會集中在台北
而且基隆市沒什麼土地適合蓋大型工業區,可能只剩下七堵那塊

我個人覺得基隆問題就是在於沒工作機會,也沒什麼休閒產業
所以基隆人都得往外工作
連休閒也得往外地來休閒
CcCManCcC wrote:
南港以前也是一大遍工...(恕刪)


恩,基隆的最大天敵就是「偏北、多山」這一點,氣候相當程度其實是可以無視的。基於先天性的問題,所以工業區要開發是有困難的,所以想辦法往「結合港、湖」特性的第三方向,也就是「工業設計與人文創意」算是比較有機會的解套方案。

Blue Angel wrote:
面對現實點,前面已經很多人秀給你們看了,就算尖峰時間還是維持在「平均35分鐘內」。這才是目前的現狀。
沒弄清楚的應該是你同掛的吧?我只是幫忙他看一下現實而已。現在的定位就是這樣
高鐵:主要應用在長距離
台鐵:主要應用於中距離
捷運:短距離為主
僅次,速度由上而下遞減,便捷由下而上去数;基隆的國道各運系統算是適應區域特質的「異數」。
僅此而已。(恕刪)


  應該是你要面對現實,很多人也告訴你實際的狀況了,不是嗎?

  至於基隆的國道客運或許對當地居民很方便,但運輸量遠不及軌道運輸,其實也可以視為一種「限制」,當區域不斷發展,勢必要有更具效率與規模的運輸工具,從這一點反面推敲,或許更讓人擔心的是基隆的發產是否太過緩慢,才導致出現「國道客運」這樣的異數。

  
  不過回到基隆的問題上,基隆的地理位置讓基隆到台北市東部、北部區域很方便,也成為較低收入者選擇居住區域的不錯選擇,但人口外移加上建設不足,以及桃園縣、新北市甚至雪山隧道通車,導致基隆被邊緣化,這些問題是需要基隆人慎重思考並解決的。

  如果看不到這些問題,基隆要如標題般發展成美麗的新都心,恐怕難度很高,但現在的狀況沒什麼不好,實際上現在的基隆很便利,這也是一大優點。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