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
不知這路線圖是否包含...(恕刪)
包含輕便軌道,不過這代表著當年有機會以輕便軌道為基礎發展。
當然不是說一定要照著日治時代的樣子,
除了糧食稻米內銷、多餘補給日本,
當年的經濟主力是經濟作物,
就是甘蔗,幾乎是以外銷為目的的。
但最嚴重的問題還不是廢除鐵路,這還情有可原。
雜亂無章的城市規劃,
還有三流的公車運輸(除了台北比較好之外),
道路凹凸不平、路線規劃奇怪(交流道的位置)。
在談鐵路,
當年工程技術和財力有限,所以環島和蘇花、南迴是很頭痛的。
不過,
以宜蘭、花東封閉和人口極少的狀況,
經濟價值不高,
還願意在那裡蓋鐵路,
可見還算經營有心。
另一個因為錢和技術問題而受限的,
拿濁水溪當例子,
因為河道太寬廣,
就選擇靠近南投一帶過濁水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