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台鐵捷運化? 根本是個屁!

汐止是全世界最需要捷運的地方,那裏道路狹窄,人口眾多,我住基隆每次電聯車到了汐止就擠到爆,回基隆也都在汐止下光光。

另外還有幾點均是對基隆交通的不友善:

1. 環東快速原先是有規劃到汐止,不知何因就硬生生止於南港,那個忽然式的終點還蠻危險的。造成北二高+新台五線通通擠在COSTCO那個地方。

2. 原先中山高>麥帥公路>南京東路多順暢,現在硬生生叫你下來等夭壽固耶舊宗路>莫名其妙的人行道>再上去市民高架,就是不肯給你好好接到市民高架去。(真無法理解七八線的快速道路竟突然長一個小人行道?特權? 難道不能蓋個人行高架嗎? 舊宗路要右轉進市民高架的車潮也經常塞在這個人行道)

3. 南軟上班應是得下來汐止塞,就不肯拉一條下東湖,東湖只能來往台北,不能上下基隆。 E04!

這個話題真的討論好久,這段時間台鐵也是一樣,該誤點他不會準時,永遠也不會改進
yufengchien wrote:
萬華站蓋那甚麼鬼樣子? 下車跟上車站竟隔一條馬路,廁所要繞一大圈。上次我問該站人員為何廁所蓋那麼遠? 他竟回答我 "不然是要蓋在門口嗎?" 這是甚麼人員素質啊!

南港站夠新吧, 三鐵共構耶~ 你看它入口處的屋頂為了好看卻不能遮雨,南港是台北最會下雨的區,沒考量到這點嗎? 再看看售票廳的磁磚施工品質真是差到爆。剛開始的出閘驗票口只有兩個。上班時間排隊到月台去.站務人員懶散、廣播品質低劣...等等罄竹難書!

矽科站就更機車了,由於該路段原來是大彎道必須設計傾斜以克服離心力,現在蓋個車站卻沒將軌道復正。導致車輛停靠時就蹺一邊使車廂離月台有一段大距離.且出站要走好遠好遠...簡直是隨便、亂來!

當初在做南港地下化時就應該考慮三軌,後來重挖第三軌卻要付出更龐大的經費...民酯民膏啊,都這樣浪費掉。...(恕刪)



這幾站都轉乘過,您的看法筆者再同意也不為過了!
不要讓這個討論串沉下去
只要台鐵捷運化班次永遠無法讓大家滿意
就需要有個出氣的管道
以下請大家繼續砲轟

arravera2 wrote:
按照現有鐵路路廊進入...(恕刪)

在基隆市議會定期大會的市長施政總質中,議員質詢指出,基隆因屬早期開發城市,更需整體都市更新,再現風華。市長張通榮針對此議題表示,除將責成相關單位把鐵路地下化結合都市更新,加上重大都更案進行,基隆日後發展,不論是市容或商機,將會脫胎換骨,榮景可期。
張通榮市長指出,基隆市要發展鐵路地下化,經專家學者向他建言,可朝南榮隧道出口下地至火車站,但經鐵路局研究指出,因距離較短,推展較難,在民國去年總統馬英九親自從基隆火車站,搭乘火車體驗三軌捷運化,市府藉機向總統表達,原先規劃之難處,希望改從八堵國安路,朝雪隧工法,至未來新火車站,馬總統獲知後,當場指示交通部撥經費,協助市府重新評估。
張市長也表示,獲得交通部補助規劃費後,交通旅遊處發包,委由專業顧問公司分三期,進行專業評估與規劃,現正進行中期報告,將由八堵火車站,經國安路,將採雪隧工法,穿越獅球嶺,銜接至火車站新站體,全長不到兩公里。
他責成都市發展處,規劃從八堵隧道出口,經三坑沿龍安街、自來街,包括獅球嶺一帶,到火車站新站體,進行整體都市更新;俟鐵軌移除後,將對三坑一帶房屋規劃遷移,包括東和大樓一帶,連同親民等三大樓都在計畫內,將可協助十個里,進行整體更新都市重劃工作。
張市長強調,現他已責成都發處配合交旅處整體鐵路地下化規劃報告,同步進行,將提報至內政部,以利加速推展,未來仁愛區十里將煥然一新,另結合移除東岸高架橋平面化、重大都更案等進行,基隆日後發展將合為一體,不論是市容或商機,將會脫胎換骨,榮景可期。

引用某報導
所以三坑站應該不會變成歷史名詞
台鐵突改終點 迫客下車 1個月3次 乘客痛罵:太離譜
時間: Sun Jan 13 2013

民眾抱怨,台鐵列車未事先告知,就臨時更改終點站,乘客中途被迫下車,
再苦等其他班次列車接駁,且一個月內就發生3次相同情形,
不滿痛批:「實在太離譜!」

台鐵對此表示,因列車閃避自強號先行通過,且為避免後續班次接連誤點,
才臨時更改終點站。學者指出,台鐵行政疏失,應徹底檢討改善。

新北市周先生說,每天上、下班皆須搭乘火車,在樹林站到南港站之間往返通勤。

「閃避自強號誤點」
上月26日周先生下班回家,搭乘由南港站晚間7時18分發車的1267次區間車,
預計7時50分可抵達樹林站,但列車駛至萬華站時,服務人員竟廣播車輛僅行駛至萬華站。

周先生說,起初還懷疑自己搭錯車,但他看見車內螢幕仍顯示該班列車開往樹林站,
讓他更感疑惑,仍只能無奈下車再等下一班列車返家,
不過這已經是他一個月內第3次遭遇列車臨時更改終點站,
認為台鐵未事先告知就臨時變更終點站,「罔顧乘客權益。」

對此,台灣鐵路管理局表示,該班列車原終點確實為樹林站,但
因列車在汐止站和南港站,各閃避一輛自強號列車通過,致抵達萬華站時已誤點11分鐘,
考量下班列車約3分鐘後即可抵達接送剩餘民眾,且為避免連鎖誤點情形發生,
才將終點改為萬華站,至於民眾反映列車多次臨時更改終點站,
則應是列車行駛區間密度較高,易受各項因素擾動所致,對造成民眾困擾深感抱歉,
未來列車時刻調整時會盡可能改善。

「絕不能臨時變更」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陳滄海指出,此屬行政作業疏失,
列車應依公告駛至原訂的終點站,絕不能臨時變更,
若長期有此情況發生,恐會失去民眾信心,應徹底改善。
yoshi12878 wrote:
對此,台灣鐵路管理局表示,該班列車原終點確實為樹林站,但
因列車在汐止站和南港站,各閃避一輛自強號列車通過,致抵達萬華站時已誤點11分鐘,
考量下班列車約3分鐘後即可抵達接送剩餘民眾,且為避免連鎖誤點情形發生,
才將終點改為萬華站,至於民眾反映列車多次臨時更改終點站,...(恕刪)


恩恩,這段描述跟此版標題不謀而合。台鐵實在是…唉。




台灣積極推廣觀光,卻有國外網友投訴,台鐵的英文網站根本看不懂,訂票系統也很難用,主要是台鐵英文版訂票系統,只會查詢直達車,如果路線需要轉乘,一律顯示查不到;比較韓國鐵路網站,可以選擇直達或轉乘車,觀光客在首頁就找到訂票選項,也比台鐵網站友善。
台鐵也承諾近期就會著手改善英文版網頁,並且整合高鐵轉乘等其他資訊。 PTT斗大標題寫著「非常不雙語化的台鐵訂位系統」,台鐵遭外國人痛批難用,直說台鐵英文網站好難懂,像是要訂台中到台東的票,沒直達班次就找不到車,觀光客罵誰知道要在高雄轉車。
實際測試,如果要訂台中到平溪,一查之下也是找不到,其實不是沒車,只是需要轉搭支線,但台鐵只會說找不到,沒提供其他資訊。國外觀光客:「我想台鐵可以做的是,讓網頁變的更好使用,每一個人都可以能更簡單使用它。」
比較韓國的鐵路訂票,就有選項讓觀光客選擇直達或轉乘的方式,再進一步比較操作介面,同樣是要進到訂票系統,台鐵網頁得一層層找,連闖3關才能到,而韓國網站首頁,馬上就能看到訂票資訊。
台鐵運務處處長杜微:「尤其是英文的部分,在近期之內我們就會來做改善。」
台鐵英文網站不夠友善,從小地方也能看出,網頁一進去明明選的是英文,一旦要訂票又跳回中文,得再點一次英文,右邊才會跳出翻譯,台灣大力推廣背包客來台旅遊,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火車,國外遊客想訂票卻有看沒懂,成了台灣觀光的一大敗筆。
==================================================================================
台鐵丟臉丟到
國外
萬萬廢不得。

因為現在台鐵人才少,
錢少(有錢也不會用對地方),
政府沒有花心血在台鐵,
民眾也都傾向自家車和機車。


台灣一來地小人稠,
二來能源自給接近百分之百,但廉價石油時代過了,
台鐵會變貴,但汽車會變得更貴,不得不在依賴台鐵。

日治時代,
台灣人口只有現在的三成,
鐵路路線卻遠比現在還多。




如果過去把產業路線改成客運,
抑制私人交通工具,把整個大眾運輸納入國土規劃,
是非常有可能和日本一樣,
靠雙腳和鐵路就幾乎到的了任何一個地方和景點。


不知道是哪個糊里糊塗的人,
學習美國的大公路主義,
讓所有民眾對公陸依賴這麼深.....

公路毫無目的的蔓延擴張,
房子混亂的蓋,
自然環境和歷史痕跡粗暴的破壞掉,
更切割隔絕了人、社會和土地之間的和諧關係。


鐵路是一個能源上節省、很好管理(如果有心)的交通工具和手段,
而城市的發展在近代和鐵路的關係密切,就像以前的河流一樣。

依賴公路和汽車,實在太浪費能源和金錢,
而它的優點:自由度高、方便、機動,
讓現代很多情況不得不依賴汽車。


但是,什麼都要靠私人汽車,我認為太發展過頭、失控了。


高架橋的成本遠比一條鐵路來的高,
柏油瀝青更有維修困難,
而這麼多的工程又是滋長貪汙弊端的溫床。



如果台鐵能多一點"有意義的支線"(台南高鐵站是齣鬧劇),
鐵路不能達到的地方靠公車、輕軌無縫接軌,
每個站點就是一個小生活圈,
小生活圈就是靠自行車和兩隻腳就能滿足生活需求的範圍。


這種城市發展才叫作健康和正常,
但台灣其實還算不錯了。

既然都蓋這麼多馬路,
以後可以直接在既有道路鋪設鐵路和輕軌,還有自行車道、擺攤位置,
算是做最大限度的利用了。



不過,
中國的鐵路直接升級成高鐵,廢除小站,完全的粗暴而喪失人性。


美國的郊區發展更是畸形,
生活用品還得去大型購物中心才可以。

美國的汽車業者在六七零年代影響政府決策,把輕軌都拆了,
而原本的美國鐵路也接近荒廢,
政府幾乎沒投入心血在其中,
其慘況可不輸給台灣的台鐵了。



好好珍惜台鐵,
台灣目前的台鐵很糟,
但萬萬不得毀了,
我們以後一定會非常需要它,
也非常希望政府花心血整頓台鐵、公車吧!





綻竹花見 wrote:
鐵路路線卻遠比現在還多。

不知這路線圖是否包含輕便鐵道?
綻竹花見 wrote:
如果台鐵能多一點"有意義的支線"(台南高鐵站是齣鬧劇)

人口聚集後,蓋鐵路是麻煩事,
人口聚集前,蓋鐵路是個賭局.
高鐵台南站就是後者.
綻竹花見 wrote:
學習美國的大公路主義....

建設公路來自於需求,需求來自於生活習性.
如果生活一定要「快」,公路自是首選.
如果開私用車五分鐘就能到,會花十分鐘等大眾運輸的人就少.
這幾年大眾運輸的利用率提高,根本原因是,
塞怕了,找停車位找怕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