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

關於基隆安樂區新建案.甲山林城上城

jagerhu wrote:
個人針對您的言論,部...(恕刪)


城上城到東區20分鐘
這是城上城的廣告
相信您打開電視或聽廣播常常可以看到聽到
雖然很多人認為20分鐘不可能
但也還有人到現在仍堅信不疑(如:d先生)
這是討論城上城的版
討論的也是城上城能否20分鐘到東區的廣告
也許您看膩了
但對於這些大大的討論或爭辯
本人不敢像您一樣否定其他網民的言論自由

至於對文章主題有沒有任何助益
本人認為網路上的資訊本就未必全然正確
要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本就應自行判斷篩選
如果您真認為這個版沒有參考價值
應該也不會在此發言
不是嗎?!

至於您的問題
不知是否有網友知道網路上能否查詢
但既然有考慮要購買此建案
建議您直接向主管機關查詢
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建築管理科
洽詢電話02-24201122

討論區上的言論本就只供參考
要確定還是向主管機關確認清楚吧
jagerhu wrote:
在他現場SHOW的P...(恕刪)

首先你要有建照號碼等資料, 再來你可用google大神查一下"建照查詢"你就會知道如何查詢了.
但是不用那麼累啦如果你是想買請代銷出示啊,如果連政號都不給那就要小心,是否土地分區有鬼.
環評應該是沒有如同前面說的沒有可能1個月做完環評而且通過. 你的業代說的應該是建照展延而已因為建照是15年到期如果不變更展延那他就沒法蓋房子了. 你去那個準鄰居版逛一下,有買的人都說建照是84年的了.不可能是99年4月才新取得建照,如果這樣的話那四月之前就賣出簽約是有法律問題的。
還有補充一下那個DMAU不是大家打落水狗你有時間的話從頭看一遍,你就會她可是多次修理別人.像這次的45分來回事件他回應小弟的話可一點都不客氣,掰不下去就一直凹當然會被人吐槽。廣告文不戳破然到要讓購屋者相信買下去才來後悔嗎。不是大家都是本地人,對那些形容非本地人要如何分辨真假呢?像那個交通車到南港真的是給台北人看的,上班時間那一段多塞啊, 如果是要到北市上班還不如到火車站搭火車或是直接搭客運到市府站比較快。我只能說他的規劃不是切合本地的教通狀況設計的。
卉妮 wrote:
目前甲山林 城上城已...(恕刪)


像這樣直接表明身分來打廣告不錯啊
可以讓大家知道城上城建商的最新消息
不一定要耍小聰明假裝買方來包裝產品
希望以後城上城有什麼新消息可以直接上來po文告知

不過
每天都爆滿??
我每天下班經過看到的好像不太一樣.....
難道是我看錯=.=
本文刪除本文刪除


本文刪除本文刪除
bioland wrote:
首先你要有建照號碼等...(恕刪)


已經查證過了
建照還是一樣是84年的建照
只是申請變更罷了

至於打落水狗一說,129頁翻完,針對D先生的言論當中
有八成沒啥意義,基本上個人是這樣認為,
個人尊重您的言論,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看法,
不過個人也說了,
業代的說法僅止於個人宣傳,但要稱上廣告文,那還差遠了
個人寧願針對廣告商的說法,而忽略業代在網路上的說法
近耳朵還髒了我的耳朵
一群人打混仗,129頁裡面,真正有用的反證資訊,比例上來說還真的算少數

另外我也說了,交通時間這根本就不可能,唬爛之文笑笑就算了
以上,也謝謝您的資訊
vic623 wrote:
城上城到東區20分鐘...(恕刪)


貴端的反應會不會太過度了一點
我針對網友討伐D先生一事提出反面意見
不過也就是看完這129頁的文章
對於後面這幾十頁D討伐D先生近乎無意義的文章提出我個人的意見
甚麼時候這樣就變成"否定其他網民的言論自由"
這又是扯到哪一邊去了??
那貴端與其他人否定D先生的言論,是否也是如同貴端所言??
但是很明白的說,本就不是如此,那為什麼我又變成"否定其他網民的言論自由"
此說法所為何來??

討論文章主題本就是討論版的禮貌,
要討伐他,這件事情的本身,我個人僅有我上面提出來的意見,
對於本討論串的價值,我有明言否定嗎??
應該沒有吧,有的話也請明白指出哪個段落有這樣的意思存在
不然這其實也蠻扯的吧

至於您文章下面的部分,感謝您提供的電話
已經求證過了
該建案的執照仍是84年那張
只是發文去變更
再次謝謝您提供的求證方式

不論如何,實事求是就有一定的價值,感謝您的方式讓我的發文至少還有點意義在
以上
從第1頁開始看,看完129頁花了我3天......
看到版上各位爭吵的幾個點後來也漸漸變成有點口水
看到前面也有幾位應該是前輩的人出來講,不過後來都被忽略啦
所以這算是做個小結及回顧提醒嗎?

第一個是建商打潤泰團隊營造
潤泰的品質自然不在話下,但是這也是個盲點
營造自然是按圖施工,除非有現場不允許的狀況
理論上就是保證能達到設計所要求的強度跟品質
所以潤泰團隊營造只能保證
按圖施工、監造確實、達設計要求
但......以84年法規檢討掛件設計的品質如何......
這是一個可以思考的點

第二個是設計建築師
打李祖原但最後掛件卻是蕭家福建築師......
相信在這行業裡面的都看得出來該案並沒有李大師的任何影子吧?
更何況文宣裡面還強調歐式......李大師擅長的是中式吧?

最後一個應該也是大家追著打但沒有回應的吧?
84年核准用特展的老建照吧?
後面有人提到代銷有說90幾年核准......
這個看看圖就知道了,如果合約平面是最後平面的話......
90幾年這個核准日期應該是變更設計核准日吧?
看建照號碼最正確了,不管怎麼變這號碼都不會變......

還有一個礦坑問題(這才是我一開始想跟大家分享的......)
因工作關係常跟鑽探、大地技師事務所合作
幾次開車去工地的路上行經八堵、暖暖一帶以前的礦區
這位技師事務所的同仁總是會跟我分享一個故事
話說當初他拿著資料去量測一個坑道的地下水位
那個資料上寫著由地表到坑底為15公尺深
所以他也沒想太多,拿著30公尺長的測量線就丟下去
想說等觸底在綁在儀器上來測......結果就這樣整條不見(還沒觸底)
最後結論是......其實日據時代這些礦坑開挖資料非常詳細
其精準度也有一定水準
但問題是沒有完整交接以及交接後的保存
所以目前調到的資料講真的不一定正確
就像前面有人講說幾十年在挖
圖上坑道怎麼那麼少大概就是這樣
最實在的就是現場鑽探資料啦......
前提是有確實的在做就是了.........

小弟住台北縣,對該地區不熟
只是就開車聽廣告的內容以及前面129頁的內容作意見分享而已
城上城好不好我不知道啦,因為沒去看
不過廣告實在多到有時聽了很搞笑又很煩就是了......
上個月有去看過城上城的房子
也有針對地質鑽探的部份詢問過銷售人員
目前他們所做的地質鑽探大部分都是15米深的
如果底下曾經有礦坑的話他們的鑽探報告是看不到的喔
eagle-xl7 wrote:
上個月有去看過城上城的房子
也有針對地質鑽探的部份詢問過銷售人員
目前他們所做的地質鑽探大部分都是15米深的
如果底下曾經有礦坑的話他們的鑽探報告是看不到的喔.(恕刪)


你沒問 銷售人員

為何使用 84年執照 ?

eagle-xl7 wrote:
上個月有去看過城上城的房子
也有針對地質鑽探的部份詢問過銷售人員
目前他們所做的地質鑽探大部分都是15米深的
如果底下曾經有礦坑的話他們的鑽探報告是看不到的喔

這我知道啊,一般都是鑽15公尺
所以說「如果確實施做」啊
而通常就算有鑽到......通常不見得會知道
如果施做師傅沒有在旁邊隨時監控是無法得知鑽到啥的
鑽到不同層的東西速度會不一樣
所以一定看不到的啊......
不過有些坑道豎井是直通地面的
有些還留著,晚上偷偷去找找看?
  • 3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