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資料顯示截至7/10為止有6筆成交紀錄,平均成交價是每坪21.97萬(有扣除車位坪數)。這價格比上品苑貴了2萬左右,不過上品苑快賣完了高門大心這建案我覺得雨遮佔的坪數太高了,有幾間雨遮面積幾乎是陽台的40%~50%。
第一次在Mobile01發文,不推薦高門大心,文長從2018年末開始找房,新成/中古都看,最後決定住家附近的大心,下了小訂10萬,本來很開心,找了一年終於找到適合的57坪大房,2個小孩可以有自己的房間,也能有理想的開放廚房,結果...事件1:付小訂時高門未事先告知24萬代收款明細包含6萬多瓦斯外管費,回家後LINE業務24萬是什麼,業務抱歉作業疏失沒給明細,在建商工作的姐姐說這筆費用都要事先告知買方,不能沒說就跟買方收,於是我們再約議價外管費,心裡打著頂多退訂,並請建商姐姐來幫忙溝通,結果董娘不爽居然叫老公姐姐閉嘴不要講話,很沒品,說不是妳要買,老公當下壓抑一把火,後來又在旁嚷嚷她賣的很痛苦不想賣,這本來就要收,一直過來大小聲,老公火了說走人別談了、直接退訂,結果高董出面打圓場握住老公的手很有誠意請我們息怒,並請董娘到旁邊,很有誠意的用總價讓價來抵銷外管費,因爲本來就住附近,不用改變生活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誘因,結果還是付了大訂60萬歡喜收場。(我們問過暖暖另外2個建案都沒收外管費,代收款都15萬,高門卻要24萬因為含了外管費⋯這裡是基隆耶)事件2:因為幾位親友在建商待了十幾二十年,請家人幫忙審閱合約,有幾條很怪,把管委會點交約定寫在契約,擔心不利買家,二千金副總說是管委成立後才適用的條款,那我們建議不要個人去簽這2條不歸我們的範籌,可備忘錄刪除有什麼好怕,結果建商推給要問委外律師,律師說他只是幫忙審閱,還是要問建商推來推去,於是再約碰面,我們以為要去溝通合約書簽約,也帶了139萬支票簽約金想說談完就能簽約了,還沒坐下,大千金就說合約他們一字不改,準備了支票說我們不簽只好退訂,用冷處理對待我們。莫名其妙,換我們火了,我們付了大小訂70萬是兒戲嗎?簽約本來就是要雙方合意,定型化契約加增補合約或備忘錄是很普通的商業行為,但高家要包贏,容不得你更動,財大氣粗反悔不簽約不賣你。這時雙方撕破臉,我手機錄影要求說明,我們讓消保來解決,董娘翻臉比翻書快,現場大小聲/還叫人把茶收走不要給我們喝/更是出手打掉我錄影存證的手機,(我4歲女兒就在旁邊),最後又是高董善後,說是公司股東討論不能更改合約,我們知道貴公司董事成員明明就您一家四口,但我們敬重高董為人處事圓滑、慢條斯理地講道理、不口出穢言、為家人收拾善後,最後我們先離開,本想訴諸消保會,但搞成這樣,我們也不想買了,更不想以後跟他們當鄰居⋯(對!他們說會留幾間自住,若是真的,那管委會未來少不了他們,奉勸想買的人三思啊!)其實我有查過資料,告消保確實沒用,頂多他們被告戒,但若用民事訴訟去打,高門建設理虧慘了,但畢竟市井小民鬥不過建商,不想勞民傷財去打官司跑法院,但這麼沒高度的高門建設,一定要讓大家知道,買了這個建案,若以後公設有什麼問題,我已經可以想像他們的嘴臉,應該只會拿出包贏的合約找出對自己有利的點來壓住戶,撇責一流。一個建案從2018年初拿到完工執照始終賣不出去,直到2019下半年才賣個位數,不是沒有原因的,大家把這個討論串從頭看到尾,就會有感覺,也可以去親身感受高門建設一家四口董事成員的鬼話。最後,看在高董親自打來請我們高抬貴手不要po影片,算了,訂金有拿回來就好。但影片、LINE對話紀錄、合約書拍照,我全部都有留著,避免建商看了負評來秋後算帳。我們活生生、血淋淋的慘痛經驗,遇到建商反悔不賣就算了,見識了有錢人的沒品嘴臉,我也是醉了,寫出來讓大家引以為戒,真的沒遇過如此差勁的建商。
無事不登三寶殿 wrote:第一次在Mobile01...(恕刪) 謝謝如此詳細的分享家就住碇內 去年也有看過該房屋代銷的嘴臉看了就不喜歡 但房子看起來蓋的還可以 當初一坪開價23連砍價都懶了賣了半年看實價沒成交半間今年才陸陸續續成交21 22的價位說真的 地點以住家來看勉勉強強機能方面也普通 就只是離交流道近去台北半小時可到這點不錯發展性來看整個暖暖也很難有腹地做什麼建設 目前新成屋來看也就這價位是極限了但就買的人幾十年後若要賣也頂多賣相同的價錢 要買的人要多多考慮但看了原po的文章更加失望了這種社區住久了也是一肚子火另外提海光附近也有新建案開到25起跳 一間總價一千七百萬真的很難想像這是基隆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