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基隆是被詛咒的城市嗎?


Blue Angel wrote:
其實「在地化特色」是不能當飯吃的,台北的興起走的是「國際化」,新北與桃園的興起走的是「工業化」。而當我們二相對比之後,其實不難理解「國際化」才是附加價值比較高的,但也不可否定與忽視的另一個重點是「工業化是國際化不可溃缺的支撐」。而不才所提出的「無視區塊屬性上南轅北轍的差異」所指的是,基隆與廣大的新北新興市鎮在先天地理性因素的不同。如果將基隆單純視為「大台北的鄰近衛星」,基隆本身的程式競爭力是被弱化了,但因交通因素而不致於在短期內煙消雲散,真正不堪的是「基隆鄰近市鎮」;所以這數十年裡,實際上基隆吃的是城市老本。

台灣的政治生態,實際上給我們的環境帶來許多無奈,好比各位可以數數,一個台灣,甚至僅是「大台北及桃園地區」裡,究竟已經擠了幾個「巨蛋」在裡面?過度的重複投資之下,究竟又有哪個爭的過國際化的「臺北」。國家劇院、國家音樂廳比麟於基隆,數十年裡基隆文化中心裡的高規格的劇場就此乏人問津。高鐵過度設站的結果是何?真的是商旅福音嗎?還是「爭面子輸裡子」的慘痛經濟包袱。

當六堵工業區興盛的時期,這個工業區屬於「台灣省政府」,很意外嗎?但真的如此。而當六堵工業區蕭條以後,就成了基隆市政府帳面上的包袱,許多的政策存在著許多的不公平,但是地區主政者的迂腐也同樣責無旁貸;當汐止利用新台五線的機會建立汐科時,請再回頭看看我們同時期的地方政府在做啥?甚至到湖科都已成形,這票主政者還沾沾自喜是「已發展成台北衛星都市」,絲毫不知這是「核心退化」的結果。

那個只作一任市長的更沒資格對著地區狂吠,很多事大眾論壇上沒說,可是選民心裡卻是清楚有譜。當湖科已進入成熟,同時期在基隆翻炒了數十年的「觀光基隆」,除了讓整個大基隆地區承受了數十年的「人口更新」與「產業低迷」,究竟這些人做了什麼?發展出什麼?30年後的現在,還是和當年一模一樣,只有口號以及大喊「不公平」、「鐵票區」如此而已。只是回頭再問「這些人在地區上用過心嗎?」、「為什麼口號永遠那麼不切實際?」、「到底看見區域真正的需要沒有?」,這些問題到底在基隆人心裡的答案究竟是什麼?


對於基隆的期待
小弟除了沒有任何概念以外
也沒有研究基礎
對於市政参與經驗是0

如果大大您提得核心主導特色的市政開發
能夠被具體實現
那對小弟而言
也是基隆獨特的特色喔


Blue Angel wrote:
同樣一塊地皮對於基隆提供了什麼?只看見上頭二棟鐵皮屋、修車廠、家具行...(恕刪)


感謝B大的資料

不懂為什麼國有地不能建醫護人員宿舍,提供醫護人員住的需求,來提升基隆地區更好的醫療品質...卻可以轉讓給修車廠、家具行...承租營業???

哈哈哈 真是官大學問大...依B大的內容看起來 這內幕問題更大...
Blue Angel wrote:
大約二十多年前吧,原來長庚醫院打算買下鄰近屬於「國有財產局」的國有地,然後在那蓋一處「醫護人員宿舍」,提供包括實習與正式醫護人員在工作、實習階段能有就近的住處.(恕刪)


據我所知,現在基隆長庚醫院實習與正式醫護人員的宿舍是在 長庚醫院情人湖院區再進去一點的位置.

利用基隆長庚兩院的免費接駁車往返.
arravera2 wrote:
據我所知,現在基隆長...(恕刪)


所以基隆長庚醫院的實習與正式醫護人員,現在是有宿舍住的囉???

哈哈哈希望他們住得開心費心多照顧一下基隆鄉親

謝謝 arravera2 兄的資料

arravera2 wrote:
據我所知,現在基隆長...(恕刪)


嗯,很久沒注意了所以我也現在才知道,希望他們能住的愉快。

不過每每看到大好的土地資源被如荒廢的使用,還是很厭惡這些政客的作為。 
arravera2 wrote:
據我所知,現在基隆長...(恕刪)


重複,自刪。
基隆最大的優勢就是首都台北的外港,這樣的優勢是台灣其他港口城市所無法比擬的。

世界各國有許多主要城市港口可作借鏡。

若政府真有作為的話,基隆若能由貨運港轉型為觀光商運港,則前途不可限量。
MB6739 wrote:
基隆最大的優勢就是首...(恕刪)


基隆港還有一個姐妹叫做「臺北港」,雖然目前交通條件還差了些,本身的景觀還比基隆港灣差些,但作為「首都外港」的條件也是存在的。基隆要想保有優勢,科技、人文、景觀,全方面的往國際化的方向去開拓才有長久。

每個觀光區在我們以「旅遊」的眼光來看時,通常所見只是浮光掠影;表像的美好容易營造,淡季的煎熬只有居民知道。

曼哈頓屬於紐約,靠著商圈的光環,商旅如織。維多利亞本身就是香港的主要港灣,因著城市的繁華而相輝映。基隆與台北隔著汐止、七堵郊區,該用什麼來延伸城市的輪廓?該以什麼來飽足居民的需求?該以什麼來延展商旅的穿梭?

基隆接手七堵鄉60載,長達40年的育林管制,對於一個腹地有限的基隆來說,可知這是何等沉重的負擔?可是基隆人走過了,所以基隆有著水質良好,四周看不到果園、茶園的水庫,有著今日暖暖、七堵鬰色蔥蔥的林貌,清水悠悠的溪流。同樣的地理條件,在汐止、瑞芳成了貨櫃場、果園、工廠用地,而我們該以什麼來繼續保有這份驕傲?

一起為這家園尋找美好的出路吧!
我實在很討厭台北港,我家是貨運業的,對基隆港有很深的依賴
無奈政府不肯更新基隆港,新建深水碼頭,硬要弄個台北港出來
現在生意跑掉大半.... 未來如果不搬去八里大概會失業吧
想到就無奈

其實基隆撇開天氣差,雖然蠻混亂的,但是真的住了30年也習慣了
我住在中正公園下方,生活機能也不差,離市區也很近
實在很不想搬去滿是砂石車到處飆的地區XD

天使專屬 wrote:
我實在很討厭台北港,...(恕刪)


其實依據港務局本身的統計,基隆港這二年的運量還是比台北港略高的。

另外目前雖然沒有擴建超深港,還是有幾個碼頭已經濬深至可停「巴拿馬極限級」貨輪的,並且似乎還持續有港埠碼頭改建、濬深工程,因此應該短期內還不至於萎縮才是,但長期以後的轉型應該也是在所難免。

如果中央政策明確、計畫確實有效執行,那麼民間小企業、百姓也比較容易思考因應與轉型吧?只是這亂糟糟的政治...哀...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