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62快速道路是那個天才設計的?
今天從台北走北二髙,轉台62去金山,瑪東系統是那個天才規劃的,沒看過那麼特殊的交流道,繞遠路,還必須危險路口迴轉,氣死人!還不如繼續走北二高接台二線!
上次暖暖那的交流道也是沒事故或上下班時間,也是塞到爆!
尤其是西端接台2線出口的設計,都沒考慮紅綠燈會大塞車,是否要重新規劃出口的動線?我塞了半小時,發瘋!
主因應該是62從瑞濱上來西向要進62甲腹地(四腳亭、深澳坑)的人比例太小了,所以興建時才不建這向的交流道吧。
其次,要到四腳亭的人,原本就有2丁可以走;要到深澳坑的人,則走北寧-調和,或北寧-新豐,路程也都還好,即便62甲有該向的交流道,大概也只省個15分鐘,效益實在是不大。
反過來說,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客觀考量,該向的交流道是應該要存在的?
同樣道理,2高北上接62的交流道本來就是為了往瑞濱向的人才需要的,要往金山向的人比例太小了,更何況如果本來人就在2高上,要往金山,直接走2高就行了,為什麼需要下62,我是不懂,難道是省3公里的通行費?
總之,一樣反過來說,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客觀考量,該向的交流道是應該要存在的?
當然2高上的路牌也是會秀出往金山方向的可以下62,那畢竟是替代道路沒錯。至於會引人誤解,我倒是贊同路牌的呈現應該再做改進。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