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2021年底,INFINITI依然沒有任何新車計畫,沒有任何偽裝車被拍到
現有車種2022年式,也無任何小改款,銷量持續下探中
原先2022大改款計畫裡的QX70,Q50,Q70,電動車無消無息
空缺3年研發新底盤,然後又放棄
INFINITI QX Inspiration電動車架構的Ariya,最近才開始在歐美預購反應並不熱絡,
Kia EV6預購在各地都爆量,韓國接單單日2萬台
Ariya日本預購5個月接單6800台.....
Ariya預計2022/7後交車,INFINITI自己版本的電動車繼續沒有消息
而獨排眾議的前置電動車底盤也為人詬病,不僅續航力不突出,
軸距還比同級短很多,還有前驅極限問題
現有新款
QX55,評價不佳只是小修改外型卻要比QX50大幅加價...
QX60,Kate Hudson代言,反應極冷,點閱率討論率低落...
疫情後第一次的洛杉磯國際車展(LA Auto Show),完全端不出東西新概念,或2022準量產車
CEO Peyman Kargar跟發言人說不出接下來要做啥,沒有任何中長期計畫發表....
設計總監中村泰介上任兩年也....
只剩一團迷霧跟堪慮
除了運動 , 沒能打造新的標籤
INFINITI英菲尼迪在海外向來主打運動風格,曾經因為大排量自吸、運動化、夠個性而被青睞。作為進口小眾車,這行得通,但國產後面向更多消費者,這就難了,畢竟國內大多數消費者並不那麼在意運動性。
主打運動的大魔王寶馬,也改變了策略。用M、2系轎跑等小眾車堅持運動,而3系、5系等走量車,越來越舒適。
性能和駕駛樂趣俱佳的寶馬M2
作為二線豪華品牌,INFINITI英菲尼迪的品牌影響力是不能跟BBA比的。而和其他二線比,INFINITI英菲尼迪身上的標籤不夠鮮明。LEXUS、VOLVO、JAGUAR、LINCOLN都有獨具特色的標籤,這也是豪華品牌消費者比較在乎的。
如果定位小眾人群,堅持個性,也許也能獨樹一幟,雖然銷量也不一定行,但還會有認知度。但受政策等因素影響,原來最吸引人的自吸發動機,也無法堅持。
車型少、更新慢 被時代落下
同樣主打年輕運動的二線豪華品牌,還有凱迪拉克為什麼好一些呢?
一段時間內,凱迪拉克旗下也只有ATSL獨木難支。但隨著CT5、CT4、XT4、XT5、XT6等車型陸續推出,凱迪拉克的產品線不僅豐富,而且覆蓋了廣泛的價位和用戶場景,車輛的綜合產品力也不錯。
相比之下,INFINITI英菲尼迪不僅車型少,更新也慢。在一般人都非常在意的外觀內飾設計、豪華感、科技感等地方,INFINITI英菲尼迪逐漸被對手們甩在了身後。而早年間由G系列、FX系列等進口車帶來的驚豔,也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被磨沒了。
品管問題被點名
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僅僅是有投訴、被批評,還不足以讓一款車的銷量暴跌,更不足以讓一個品牌由盛轉衰。INFINITI英菲尼迪涼的主要原因還是發展速度跟不上時代,而被央視點名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甚至,此次QX60 CVT的集中暴雷,可能也是INFINITI英菲尼迪更新慢帶來的副作用。其實,國內在售的QX60中,不管是2014款還是2020款,都還屬於QX60的第一代產品,而這款車早在2012年就在海外上市了,最早還曾以JX的名字出售過。CVT 問題造成形象受損,下一代QX60已經改用ZF 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所以,不要再說某些品牌可靠僅僅是因為用了老掉牙的技術了,老不等於成熟。
至此,就算Q50和QX50的可靠性還不錯,也被QX60連累而成了冤大頭。當然,我們希望未來的新車不要再出現類似問題了,可靠性本應是INFINITI英菲尼迪的重要競爭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