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initi 的 "行銷問題" 出在 "台灣特性上" 的問題 :
第一, Infiniti 沒有讓台灣人能嚷嚷上口的品牌念法, 太繞口了
(Lexus, 台灣人還可以簡化唸成 "L耶", 可以口耳相傳)
(要是為 Infiniti 編個品牌名, 假設編個簡單上口的...如 "凌力"....2~3個字就好, 先讓台灣人能夠溝通口耳相傳)
第二, Infiniti Mark (Logo) 既然沒人懂, 就沒人會到展示間上去了解這幾台車的優點...
(這是最糟的一件事)
第三, Infiniti 英文化的關係, 有錢的3~4年級長輩等客層10個有9個不懂英文念法, 造成認識阻礙...
(如果只有5年級以後的份子懂這個牌子....市場就出現局限性!)
所以綜觀以上的幾種因素, 我們可以歸納出台灣銷售 Infiniti 的局限性, 有些罪不在代理商, 而是文化上的差異~
如何擴充買家? 撐開局限性? 成為一個代理商要突破的課題~
我覺得Nissan代理的廣告經費應該不是問題, 可以從能口耳相傳的簡易品名(中文化品牌)先宣傳起...
讓有錢的台灣人(全部各縣市鄉鎮的阿叔阿伯們)能先認識這個品牌...
然後再廣告介紹這個品牌其優勢與內容如何贏過"L耶"(Lexus 雷薩斯)....
譬如廣告永遠打 : " 一台內外造工品質與性能, 超過Lexus的高級日本車 "
讓阿叔阿伯"仕紳們"能好奇地 " 踏進 Infiniti 展示間 " 一窺究竟.........這才是推廣 Infiniti 最重要的一步!
(後記備註) :
1). 深入全台各縣市鄉村, 推廣給各地方仕紳,
告訴他們, 什麼是" Infiniti " , 用一種統一的中文名稱告訴他們. 幫助他們在聊車的時候有印象....
如果產品都念不出來了, 口碑如何傳遞...
2). 推行 Infiniti , 眼光不要只在"科學園區上的那些新貴" .....
如何突破的局限性, 擴展潛在客戶, 將成為處理事情的突破點~
Lexus很多是鄉下地方仕紳們的選車之一, 他們能夠了解"L耶" (他們都唸"雷薩斯"),
長者朋友間茶餘飯後聊到車子, 可以把"L耶"聊得很傳神~達到訊息傳遞的動作
口耳相傳, 甚至神化效應都可以出現 ~ 這就是Infinity首先欠缺的.
3). 納智捷英文 Luxgen 發音更困難........
但 "納智捷" , 其名稱固定/寫法固定,
足以讓不會念拼"Luxgen"的客層, 也能用"納智捷"來與周遭親朋好友溝通~
這是Infinity還未做到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