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8 M35 混柴油1%~1.5%+煤油120cc+去漬油20cc,大大可以先加柴油1.3%試試,買個五公升的塑膠小油桶加油時去加油站先買780cc柴油(0.78公升或0.8公升也可以不用這麼精準),先倒入柴油再加滿台塑92無鉛60公升,若是中油92無鉛則要多1%的柴油就是1400cc(1.4公升)或到混油社團查看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5547685456671/
sam0936 wrote:就你驗的那三項在來...(恕刪) 大大妳要如何驗都完全配合費用小弟來出,何時有空把您的愛車開出來大家一起驗一下,您或許不知道目前汽油和柴油的含硫量都是在50ppm以下柴油含硫量不會比較高喔!車用汽柴油成分管制標準 http://ivy5.epa.gov.tw/docfile/040310.pdfNOx(一氧氮化物)是高溫燃燒後產生的物質,您認為吃純汽油不會有NOx(一氧氮化物)嗎?SOx(一氧硫化物)汽油一樣有50ppm的硫含量,吃純汽油一樣有SOx(一氧硫化物),燃燒不完全後的PM懸浮微粒看看排氣管乾淨不乾淨就知道了,所以可以一起來驗證您的理論。
很好奇混油組織既然確定不是因為有利可圖的話,若撇除改善環境這大方向的偽善之舉,那你們主要的用意是什麼?別人混不混油干你何事?為什麼你們傾向採取多方發文且強制說服?甚至還想跟人下賭注...就算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見獵心喜的心態好了,別人不想混,你又能怎樣!?那你們動機到底是什麼?想得發明獎嗎?想樹立汽車工業新創舉嗎?不然是什麼?難以理解身為多數愛車心切且不想平白把愛車當實驗品的人有感而發的心聲~
西恩潘朵拉 wrote:很好奇混油組織既然...(恕刪) 真的是無利可圖,只希望大家的車好環境更好,等到台灣變成像大陸北京一樣的空氣品質時,再做甚麼都來不及,雖然混柴油有點小麻煩,但成效是顯而易見,只是反對聲浪還是很大!
阿琨5841 wrote:真的是無利可圖,只希望大家的車好環境更好,等到台灣變成像大陸北京一樣的空氣品質時,再做甚麼都來不及,雖然混柴油有點小麻煩,但成效是顯而易見,只是反對聲浪還是很大! 若既然是如我上則所說的那偽善般的大方向,那你們該努力的點應該是宣導大家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以步行的方式取代自行開車不是!?我也只能用這偽善般的建議來回應你~另,回應時請勿勾選私訊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