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G37 有那些缺點?

天行者2008 wrote:
轉移焦點了吧.....


大家還在等您的原始圖檔..

天行者2008 wrote:
否定別人前要先否定別人過去所獲得的肯定
您先說說未何是VQ連續14年得獎而不是Bimmer L6或subaru H6????
認同VQ運轉品質價值而不認同Bimmer L6或subaru H6的也是您所謂的美國的主流汽車媒體


個人從來沒有否定過 VQ 引擎﹐小弟家裡的 Cefiro 就是 VQ 引擎﹐只是發覺在先後開過 G35/Maxima 3.5SE 後 VQ35 運轉品質並沒有 VQ 20/23 那麼柔順的發現講出來而已。

如果對 Car And Driver 的評論不滿意您也可以寫信或者打電話到美國密西根州的總部抗議。

天行者2008 wrote:到底是誰腦殘??


使用人身攻擊的行為就是是讓人不齒

天行者2008 wrote:再說
運轉品質粗不粗造...看個人喜歡吧
哈雷的引擎聲夠粗造吧.....就是有人愛得很
沒這聲音還沒人要買
04年的FX排氣管現在還搶手的很....您知道為啥嗎??


雙缸引擎如果比 V6 順那麼全世界的汽車引擎工程師都要切腹了吧

上一代的 FX 排氣管聲浪的確是天籟﹐聽說新的 FX 已經被消音了﹐可惜......

天行者2008 wrote:
回歸主題,G37有哪些缺點.....
大缺點想不出來..小問題每家車廠都有
連小缺點都挑剔的話跨過罐頭車(包括雙B)直上客制車
對於崇尚品牌的人來說...G37最大的缺點就是品牌
有了這樣的偏見,就不會認真剖析車輛本身看不到的價值
但對於追求車輛本身價值的人來說...品牌永遠是最後考量的因素
用200多萬就可以買到這樣328匹馬的車子有啥好挑剔的...
你知道在台灣200多萬能買到啥等級的雙B或L嗎??


在北美 Infini 的品牌形象還不錯﹐至少個人比較喜歡 Infiniti﹐ 尤其是車頭掛了一塊7寶燒的 一代改款前的 Q45。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相信大家都是對G37 有興趣才上來的,Pachilla 也只是由衷說出自己的看法, 何必對個人的看法那麼激動呢,在這討論就是想知道各方意見及感想,大家應回歸問題的討論才好啊.
我跟大家一樣對G37 很有興趣,當初試開G35,對其加速, 操控,內裝,音響,配備各方都很滿意, 只對其服務,妥善率及油耗有所執疑 無耐碰到業代實在太差, 只隨便說只能降8萬,也沒什麼誠意要賣的樣子,我就此投向Lexus,不過還是對G37 念念不忘. 常到這理關心G37 的動態, 到目前為止,還沒見到對G37有大缺失的發文, 看來還真是好車啊.
Pachilla wrote:
大家還在等您的原始圖...(恕刪)


大家??誰??誰在等??只有您吧~~



Pachilla wrote:
個人從來沒有否定過 VQ 引擎﹐小弟家裡的 Cefiro 就是 VQ 引擎﹐只是發覺在先後開過 G35/Maxima 3.5SE 後 VQ35 運轉品質並沒有 VQ 20/23 那麼柔順的發現講出來而已。


這柔順兩字就講到重點了.....我跟你說,A32 VQ20我開了4年(雖然後來把車送人,現在還是常常開得到) ,VQ30開過半年.....就像你說的,VQ20跟VQ30的調調就是一個字....軟
開起來像公車一樣..咻咻咻的..軟綿綿!...跑得快嗎??起步慢重拖,高速170以上就開始爬了....這種引擎不叫性能叫代步,喜種感覺不適合開INFINITI,開PRIUS比較合適
我現在就是開FX35,當初要買之前看遍所有汽車雜誌對於VQ35的運轉品質評價都有一句話---"高轉速細緻甜美"....... 評論"VQ運轉粗造"是相當罕見的說法
行車時引擎工作品質表現除了跟引擎本身有關,所對應使用的變速箱類型也大有關係
不然你去試試看,一樣是G37的VQ37,五速跟七速開起來就是不一樣


Pachilla wrote:
使用人身攻擊的行為就是是讓人不齒


在此謹向相關人士致歉

Pachilla wrote:
雙缸引擎如果比 V6 順那麼全世界的汽車引擎工程師都要切腹了吧

我沒說要拿雙缸跟V6比吧
我要說的是運轉品質的好惡因人而異
如果這樣簡單的語句都看不懂誤解的話,全台灣的國小國語老師都要切腹了吧

Pachilla wrote:
上一代的 FX 排氣管聲浪的確是天籟﹐聽說新的 FX 已經被消音了﹐可惜......

哥哥~~上一代早就改了~~可見你對這車不完全了解~~

比較激動的大大應該是覺得不該用"運轉品質粗糙"六個字就全盤否定 VQ 這個好引擎吧!

我個人則比較想知道所謂的運轉品質指的是什麼 ?

噪音? 震動 ? 怠速? 加速? 高速? 在哪個時速和轉速範圍呢?

如果和小排氣量的 VQ 比不夠柔順, 那就是加速性太快?

G35? G37? 五速? 七速? 和 CVT 比?

VQ35DE? VQ35HR? 還是 G37 的 VQ37VHR 呢?

大家討論別動氣啦
天行者2008 wrote:
這柔順兩字就講到重點了.....我跟你說,A32 VQ20我開了4年(雖然後來把車送人,現在還是常常開得到) ,VQ30開過半年.....就像你說的,VQ20跟VQ30的調調就是一個字....軟
開起來像公車一樣..咻咻咻的..軟綿綿!...跑得快嗎??起步慢重拖,高速170以上就開始爬了....這種引擎不叫性能叫代步,喜種感覺不適合開INFINITI,開PRIUS比較合適


您說的太客氣了﹐小弟對 VQ20 動力表現的評價就是: 慢到爆....

天行者2008 wrote:
我現在就是開FX35,當初要買之前看遍所有汽車雜誌對於VQ35的運轉品質評價都有一句話---"高轉速細緻甜美"....... 評論"VQ運轉粗造"是相當罕見的說法
行車時引擎工作品質表現除了跟引擎本身有關,所對應使用的變速箱類型也大有關係
不然你去試試看,一樣是G37的VQ37,五速跟七速開起來就是不一樣


是否為後期 VQ35HR 版本﹖ 應該比 VQ35DE 版本精緻。

天行者2008 wrote:
哥哥~~上一代早就改了~~可見你對這車不完全了解~~


FX35 因為行李箱空間無法容納家裡的 40KG 大狗所以無緣成為車主﹐ 不過在路上遇到一代 FX35 加速經過時的的聲浪的確讓人羨慕。 是否後期 VQ35HR 版本就被消音了﹖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taiwanprofessor

CEFIRO VQ 沒有CVTC 可變正時汽門 , 沒有電子節氣門, 最大的硬體差異, 進氣岐管不同, 兩代TEANA 有可變進氣岐管

2023-08-12 13:44
Pachilla wrote:
在台灣條件比小弟好的...(恕刪)


我的看法 -

從對車輛原始的設計觀念來說 -
P大, 不是說你的認知有錯, 但老實說一句, 誠如你的租車用途, 每部車的功能對你來說都只是代步交通工具, 所以你把它們(同級車-就是你說的車廠主流車啦)的表現都比在一起,
因此當你在讚賞 VQ "即使車上載4個大人+ 行李在沙漠裡面用 90mph 爬坡都沒有什麼感覺的 (用 CVT) 感覺就像蒸汽火車頭一樣動力源源不絕。" 時, 卻同時認為它太吵, 所以你認為 VQ 運轉細緻度不如 B 的 L6/ S 的 H6(不過真沒看你說 L6/H6 也可以像蒸汽火車頭),
而當 car & driver(專業媒體的看法後談) 剛好也有同樣看法時, 所以更加讓你你堅信 VQ 的確有這弱點.

而當車子對其他人來說除了是交通工具也是個 for fun 的玩具時,
我們希望的卻是能買到同級車中不管是馬力/ 運轉聲浪/ 操控特性/ 外觀中最有獨特之處的車輛,
撇開其他項目不談, 光說引擎, 這時候 VQ 在怠速時的輕微震顫/ 高速時的咆嘯正代表著車廠的確給了一顆高轉調校的引擎(VQ37VHR斷油轉速7500, 你開過很多的 E36 6500RPM斷油, H6你可以查査),
如此震顫也好/ 咆嘯也好, 本該如此誰會這麼白目去嫌棄?! try Chevrolet Corvette, you would know what I am talking with a price over 70K.

同樣道理, 舉凡懸吊軟硬/ 車室空間/ 甚至駕駛姿勢調整(1980年代的 Alfa Spirit 駕駛姿勢手長腳短 )你都可以從魚與熊掌角度去想...........

從 mechanical 的角度來說 -
這更容易,
Nissan 大可以損失些許馬力, 把引擎調校得安靜柔順一點如同你的 VQ20/23, 豈不投大眾所好?
但如此誰還會要 VQ? 誰還會稱讚 VQ 在3.5/3.7 相對在同級N/A引擎中的雄渾有力? 我去買 Lexus 就好了啊, 不只引擎安靜防火牆隔音更棒...(知道嗎? Lexus 的 2GR, 就是現行3.5那顆啦, 舉凡 VQ 有的科技它都有, 而且還多了最熱門的缸內直噴, 然動力調校呢? RX350 277HP/GS350 303HP), 如此這般的話, 那你的蒸汽火車頭需求怎辦?

當然, 有沒有魚與熊掌得兼的辦法? 有, please pay more car rental next time for better one.

另外, 還有變速箱搭配也會讓你產生引擎吵雜的錯覺, 這點天行者大已經解釋了...

最後, 汽車專業媒體?? 呵呵, 1995 敝人已在國內某專業汽車雜誌(1995國內沒那麼多汽車雜誌)任職試車編輯, 請想想一個平時以一部小 Civic 代步的試車手有天試到 BMW 750iL 會寫出什麼?
不是說 Car & Driver 不專業, 只是除了資深主編或老總, 編輯們的 turnover 遠高過你的想像, 這點全世界都一樣, 問題是老總與主編不會天天都試車寫稿(只是你讀到哪篇是看運氣, 但個人旅美5年, 除了 C & D 還有 Motor Trend 我是一定訂閱的).........因此請想像假如你開過或持有車可能比這些資淺試車編輯多...

我支持不要人身攻擊, 討論討論笑笑就好, 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永遠有人可能比自己強比自己懂.
trooper.ch1985 wrote:
我的看法 -

從對車輛原始的設計觀念來說 -
P大, 不是說你的認知有錯, 但老實說一句, 誠如你的租車用途, 每部車的功能對你來說都只是代步交通工具, 所以你把它們(同級車-就是你說的車廠主流車啦)的表現都比在一起,
因此當你在讚賞 VQ "即使車上載4個大人+ 行李在沙漠裡面用 90mph 爬坡都沒有什麼感覺的 (用 CVT) 感覺就像蒸汽火車頭一樣動力源源不絕。" 時, 卻同時認為它太吵, 所以你認為 VQ 運轉細緻度不如 B 的 L6/ S 的 H6(不過真沒看你說 L6/H6 也可以像蒸汽火車頭),
而當 car & driver(專業媒體的看法後談) 剛好也有同樣看法時, 所以更加讓你你堅信 VQ 的確有這弱點.


L6/H6 的中低速扭力跟 VQ35DE 差的遠....這個是實話。

trooper.ch1985 wrote:
而當車子對其他人來說除了是交通工具也是個 for fun 的玩具時,
我們希望的卻是能買到同級車中不管是馬力/ 運轉聲浪/ 操控特性/ 外觀中最有獨特之處的車輛,
撇開其他項目不談, 光說引擎, 這時候 VQ 在怠速時的輕微震顫/ 高速時的咆嘯正代表著車廠的確給了一顆高轉調校的引擎(VQ37VHR斷油轉速7500, 你開過很多的 E36 6500RPM斷油, H6你可以查査),
如此震顫也好/ 咆嘯也好, 本該如此誰會這麼白目去嫌棄?! try Chevrolet Corvette, you would know what I am talking with a price over 70K.


個人從沒有嫌棄 VQ 引擎﹐只是指出他 ”相對較弱" 的項目。

This motor really hauls ass!!


trooper.ch1985 wrote:
同樣道理, 舉凡懸吊軟硬/ 車室空間/ 甚至駕駛姿勢調整(1980年代的 Alfa Spirit 駕駛姿勢手長腳短 )你都可以從魚與熊掌角度去想...........
從 mechanical 的角度來說 -
這更容易,
Nissan 大可以損失些許馬力, 把引擎調校得安靜柔順一點如同你的 VQ20/23, 豈不投大眾所好?
但如此誰還會要 VQ? 誰還會稱讚 VQ 在3.5/3.7 相對在同級N/A引擎中的雄渾有力? 我去買 Lexus 就好了啊, 不只引擎安靜防火牆隔音更棒...(知道嗎? Lexus 的 2GR, 就是現行3.5那顆啦, 舉凡 VQ 有的科技它都有, 而且還多了最熱門的缸內直噴, 然動力調校呢? RX350 277HP/GS350 303HP), 如此這般的話, 那你的蒸汽火車頭需求怎辦?


講出來也許會又要蓋另外一間大樓了。

Toyota/Lexus 的 3.5L V6 運轉品質也沒有早期 3.0L V6 柔順﹐ 但是更沒有 VQ35 的狂放...

排氣量放大後的後遺症。


trooper.ch1985 wrote:
當然, 有沒有魚與熊掌得兼的辦法? 有, please pay more car rental next time for better one.


Anything over $875/month is coming out of my own pocket.....

您不知道我為了租到比較好的車子都是利用 Enterprise 最忙的時候 (Friday Afternoon or Saturday Morning) 去換車﹐因為那個時候的生意最好大部份的 Compact/Mid-Size 轎車都被 Reserve, 這個時候他們只好替我 Upgrade 到 Full-Size or Premium 等級的車 (300C, CTS, Maxima etc.) 看運氣啦。

倒霉的時候就會被“升級”到 Taurus 3.0 V6 POS (150hp 的垃圾 V6﹐沒有優點只有缺點) 我只好先開一個禮拜然後再找理由去換車....

trooper.ch1985 wrote:
另外, 還有變速箱搭配也會讓你產生引擎吵雜的錯覺, 這點天行者大已經解釋了...


Nissan Maxima 的 CVT 表現可圈可點﹐It actually helped to smooth out VQ35's quirky power band.


trooper.ch1985 wrote:
最後, 汽車專業媒體?? 呵呵, 1995 敝人已在國內某專業汽車雜誌(1995國內沒那麼多汽車雜誌)任職試車編輯, 請想想一個平時以一部小 Civic 代步的試車手有天試到 BMW 750iL 會寫出什麼?
不是說 Car & Driver 不專業, 只是除了資深主編或老總, 編輯們的 turnover 遠高過你的想像, 這點全世界都一樣, 問題是老總與主編不會天天都試車寫稿(只是你讀到哪篇是看運氣, 但個人旅美5年, 除了 C & D 還有 Motor Trend 我是一定訂閱的).........因此請想像假如你開過或持有車可能比這些資淺試車編輯多...

我支持不要人身攻擊, 討論討論笑笑就好, 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永遠有人可能比自己強比自己懂.


Car And Driver 是小弟從8年級就開始讀的雜誌 (同時也閱讀 Motor Trend, Road & Track) 現在已經接近 20 年。 相比較之下 Car And Driver 不拐彎抹角的風格比較鮮明﹐也許某些方面已經比較接近英國汽車媒體的“毒舌“風格但是不缺幽默﹐ (那個年代台灣汽車媒體風格最為“鮮明”的大概是車狂老趙吧)

C&D is still my favorite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缺點喔



目前的我買不起 這就是缺點了
Pachilla wrote:
個人從沒有嫌棄 VQ 引擎﹐只是指出他 ”相對較弱" 的項目。


不是說你嫌棄請別太敏感.

”相對較弱" 的項目? P大你這已經是玩弄抽象文字了...

宏觀來看沒有一具內燃機是完美的機器,
假設真有沒有 ”相對較弱" 項目的完美車輛, 老實說你租不到, 就算租得到你公司一定也不買單你也不會租, 何來今天這棟大樓.

前面有人提出得獎認證, 有人用 C/P 值, 來支持 VQ,
而既然你堅持是使用相對比較法認為 VQ 低轉有力高轉品質較弱, 那麼你就真要告訴大家 , 那麼哪一輛同級車引擎低轉有力高轉柔順安靜又不氣喘, 這也是今天大家討論爭執的癥結, 說得難聽點讓大家閉嘴認同同樣的錢可以買更好的, 否則你所說的相對弱項對大家來說毫無根據.

Pachilla wrote:
排氣量放大後的後遺症。


坦白說這我又是頭一次聽說, 願聞其詳為何排氣量放大後會有後遺症? 有何症狀? 因何造成?

Pachilla wrote:
Car And Driver 風格但是不缺幽默


有風格不缺幽默不代表就是正確, 就像你一直對前面有人提出的"Ward’s AutoWorld月刊"得獎認證不回應一樣.




trooper.ch1985 wrote:
我的看法 -從對車輛...(恕刪)

trooper.ch1985 大

對VQ引擎如此熟稔 讓小弟十分佩服

也對愛駒有了更深層的了解...








業代當初問我 "為什麼來看INFINITI的車?"

我只說 "為了這顆引擎啊!"















幫您加分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