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Q50 換上v6這顆引擎了!!!?

剛上市就推V6 3.0應該會增加不少訂單,現在推稍稍晚一點了 但還是可以吸引到一些150萬~200初頭的買家

開過德系四缸渦輪車 及N家I家的V6 VQ引擎
這V6運轉的精緻度真的是大勝四缸啊
若現在來個內外裝小改款 心也癢癢的
Joker Phoenix wrote:
車重跟大CC數耗油加(恕刪)


4~5 就有點誇張...
我的 2.7 V6 差不多車重 全市區爾偶小噴一下 都還有5以上
這台最少應該都有6以上
個人覺得還是買他們自家的引擎比較好,賓士2.0t的引擎毛很多

 
159萬起可以享有300匹馬力,CP值報表。
 
但美規油耗也挺驚人的。在美國的入門售價和G70的2.0T差不多,感覺I牌已經不如G牌了!
 

 
但C&D對2021的Q50評價還是不高。
 
我們測試最新版本速度很快,僅4.9秒即可達到60英里/小時。換檔是如此平穩,以至於即使駕駛員使用安裝在方向盤上的踏板式換檔器將其調出,也很難察覺。我們駕駛的Q50配備19英寸輪轂。那輛車行駛時有些抖動,有時甚至是嚴酷的,但是Q50的標準18英寸輪轂可能會有所改善。轉向很輕,但不是很快,並且缺乏反饋。英菲尼迪的選裝線控駕駛轉向設置(稱為直接自適應轉向)是一項備受吹捧的功能,但其眾多可用模式均無法提供最佳舵手提供的反饋或轉彎時的漸進式工作。Q50的169英尺停止距離本身並不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
 
erichuang801 wrote:
159萬起可以享有300...(恕刪)


多半是在講電子線傳轉向 但台灣的只有液壓輔助 比較難比較
但剎車阿 加速阿 這些可能要等台灣的車媒試駕了 已經期待統歌的影片哈哈哈
Eric Cha wrote:
剛上市就推V6 3....(恕刪)

一切都太晚了!
到了產品末期才推出這種搭配,免不了讓人懷疑是清庫存!
為何不在發表初期中期就推出呢?
外觀尚可,但內裝老態!
它唯一優勢就是3.0 V6,其他沒了!
可惜啊⋯⋯⋯⋯
Kutikayina wrote:
原本想看看Q50配備(恕刪)


超級實惠的
這年頭要開六缸車都要天價了!!

推!!
楽天小猴 wrote:
到了產品末期才推出這種搭配


您說的真是中肯更讓人嘆息

個人10年前曾經同時擁有兩台Infiniti
一台是搭載VQ35DE的FX35
一台是VQ37VHR的G37 Convertible
當時FX35推出時其突出外觀和飽滿聲浪確實吸引不少雙B買家轉單來一親芳澤
後來看到宛如變形金剛的華麗開篷模式又再次購入G37敞篷並且升級全套Stillen Stage2
Infiniti除了不斷突破創新與其超高妥善率和原廠保固負責任態度頓時讓道路上品牌能見度提高不少
隨著納智捷的出現開始搬移裕隆有限資源
二等公民感受越來越深這些從雙B過來的車友紛紛歸位
當然更有人走入GTR等性能取向車系

Infiniti終於步入“中規中矩”
去年想買台新車本來因為Infiniti的妥善率讓人難忘於是打開其homepage看了看
現在看到您的留言讓人感慨萬千
軍閥 wrote:
您說的真是中肯更讓人...(恕刪)

INFINITI現在的窘境是選擇性少的可憐!
老態龍鍾的QX60
高不可攀的Q60 3.0T
要死不活的Q50 2.0T
剩下後起之輩的QX50撐場面!

Q50 3.0T以自己的上駟之姿去拚別人的下駟!
用150萬的3.0 V6去拚雙B的118i、A180,情何以堪!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3.0 V6在中期改款就該引進了!
Q50初期規劃3.5h就是錯誤的決策,250萬買Q50h,想必大家都會選330I 吧!
甚至貼點錢就能買Q70 3.7L!

裕隆再不用心經營,乾脆把經營權讓給別人好了!
專心去扶阿斗捷吧!
整體車重太重,空車至少1727KG+,導致加速成績,並沒有特別突出。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