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該敗誰呢?】Infiniti 2007 G35和歐洲車相比,產品表現到底如何?

th112010 wrote:
呵...只好在一堆搶錢當中挑一個比較不搶錢的囉

只要在台灣買車就是被政府搶錢了

自用小汽車如以海運方式進口,其應繳進口稅捐(包括進口稅、商港建設 費、貨物稅、營業稅、推廣貿易服務費等)計算方式,列明如下︰
完稅價格(DPV)=離岸價格(FOB)+運費(FREICHT)+保險費(INSURANCE)

(一)進口稅=DPV×進口稅率(30%)

(二)商港建設費=DPV×商港建設費率(0.5%)

(三)貨物稅=(DPV+進口稅+商港建設費)×貨物稅率

25%(排氣量2,000 CC 以下者)

35%(排氣量2,001-3,600 CC者)

(四)營業稅=(DPV+進口稅+商港建設費+貨物稅)×營業稅率(5%)

(五)推廣貿易服務費=DPV×推廣貿易服務費率(0.05%)
總代理毛利、經銷商毛利等費用
JamesTan wrote:
我說的是在同樣MSR...(恕刪)


先說同級車的問題,Infiniti G的對手一項是Compact Excutive,也就是3系列/C-class/A4/IS這一個等級的車子,只不過G35在取代G20的時候突然長大太多,一下子大家無法接受,才會疑惑。何況裕隆再宣傳的時候,也想要說G35比IS200高級 .... 所以對手是GS ....其實G35的對手一直是IS車系,不過更精準的說法,門當戶對的對手應該是IS350。

依據Lexus.com的資料,國內引進的頂級版版本應該是$31425另外選配Navigation System/Mark Levinson® Premium Audio System Package以及Luxury Package w/18-in wheels,所以選完之後的價格應該是$39630。

InfinitiG35的MSRP是$31900,國內引進的版本應該有選配Premium Package,要價$2350所以應該是$34250。

為什麼InfinitiG國外便宜5000美金國內要貴10萬?

大哉問。

每一家廠商的定價定位都不一樣,前一代InfinitiG35上市的時候,大家都認為不會超過170萬,甚至可能150萬,但比較國外的價錢,他應該是賣得跟當時的IS200差不多錢(也就是140萬),可是最後還是賣到180萬。

有跟一些汽車業者(不是Sales,而是工廠裡面定價格的人)問起為什麼Lexus可以賣得這麼便宜,每一個人都是愁眉苦臉回答:Lexus原廠應該有補助。這其實很容易可以看出來,沒有一家業者願意放棄市場,但是沒有原廠的贊助簡直是天方夜譚,裕隆跟雷諾日產集團的關係逐漸降溫,裕隆可以將Infiniti加上TOBE以及NAVI,但是雷諾不爽。相對於Buick允許裕隆把以前的本領全部用上(HUD以及電子後視鏡等一些非常炫的功能),雷諾對裕隆的限制相對多很多。

Lexus到底贊助了多少?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不少就是了。這是Lexus為什麼價格可以這麼低的原因,並不是其他人多賺了多少錢或是需要冒多少的風險賺黑心錢(事實上,價格高有著錢賺不到的風險),只是單純的Lexus低價搶市場而已。
lucino wrote:
先說同級車的問題,I...(恕刪)

就像是裕隆的March
被大家罵說萬年不改款的車子

其實裕隆也很希望有新車可以賣阿
問題是新款March日本原廠要收很高的權利金
導入國產後價格會過高不好賣
所以權利金遲遲談不攏才無法國產化
沒有任何可執行之意見可供您參考.
th112010 wrote:
呵...不過試算一下...(恕刪)

那就去買車廠的股票,當股東阿

以前就有人寫過類似的文章:不要當台積電的員工,要當台積電的股東
kk-hsu wrote:

(三)貨物稅=(DPV+進口稅+商港建設費)×貨物稅率

25%(排氣量2,000 CC 以下者)

35%(排氣量2,001-3,600 CC者)

60%(排氣量3,601 CC者)


拜託拜託!!不要再混淆視聽打迷糊仗了

汽車貨物稅方面,我國承諾入會(2002年)後,汽車貨物稅由現行三級制,簡化為二級制,以排氣量2000cc.為分界,2000cc.以上的貨物稅統一訂為35%,入會五年後(也就是明年2007年)進一步調降為30%,2000cc.以下(含2000cc.)維持現行25%。

唉!!現在都快2007了還在緬懷2001年以前的事...
乾脆討論古董車好了
可以舉個比較符合現況有建設性的東西嗎?

lucino wrote:
先說同級車的問題,I...(恕刪)


很認同你的看法
感覺裕隆最近代理GM以及大陸佈局的行為
確實會惹毛雷諾日產集團
New G35本質真的很優
如果日產可以全力支援低價搶進
台灣市佔率不見得會輸Lexus
G35的同級車是IS350啦,不是GS350,G35只是車格比較大而已。
另外MSRP只是基本售價,實際上在美國買車最後價錢一定是高於那個價錢。
而台灣買車則是買價還會低於報價。
所以也不應該直接用MSRP去算。
不過相比之下G35確實是比IS250賣貴了 些。
路上稀有的程度應該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回報吧。
想要的太多?!其實需要的並不多‧‧‧
JamesTan wrote:
拜託拜託!!不要再混...(恕刪)

現在是2006年我的稅率有寫錯嗎?
緬懷什麼2001年以前的事?

覺得IS250便宜就買阿
G35貴就不要買阿
又不是我在賺錢的

G35貴,讓他銷售量不好,最好了
這樣裕隆才會降價阿


kk-hsu wrote:
現在是2006年我的...(恕刪)


請看一下自己寫的

60%(排氣量3,601 CC者)

無言啊....
單一車型、不能選配,車價又那麼高,新車也殺不到什麼價。
真是讓本來想入手G35的我被澆了一盆冷水
破310匹馬力用17吋圈,前代雙門版280匹都配19吋了
最大的噱頭插卡跟內置硬碟不能選配
沒有sport車型帥氣的前下包跟側裙
ASF主動轉向頭燈好像也不見了
這些配備於G35都很重要吧,竟然都偷掉了
那也就算了,想多付錢買這些配備還沒得買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