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a001 wrote:
最近為了新車的挑選大...(恕刪)
個人建議大大所選的車中就520i不推薦,因為在BMW的車系中真的是買個Mark而已讓我想起了再對岸看到的5系列加長版,M37應該沒有換檔不順暢的感覺,若在意中古車價建議選LEXUS,至於保養維修,日系車在台灣比歐系車好照顧太多多多多了!M37其實不耗油,台北跟新北市區開一年下來平均約12~13L/100Km,高速大約8~9L/100KM都有開空調的喔,但品牌太冷,所以就見仁見智了!AUDI不了解不多言!我個人覺得在買車的重點應該是你自己多是開幾次,覺得哪台最順手就買哪台!既然都選進口車了,要在意的是保養的銀兩而不是中古車價!若是市區用車居多就優先選油電或柴油動力,要載家人的就要安全舒適跟空間擺第一! BMW的操控真的是很不錯,但真的沒幾個人有實力去好好發揮,而且沒改裝增強底盤配件的話真的不會跟日系車差太多而您一旦去做了改裝以台灣的路面您會開得很.....!當然雙B車子的價位真的是讓個人覺得偏高了,中古車價好一些也是應該的...
reca001 wrote:
發現一件蠻耐人尋味的...(恕刪)
如果你能接受六年後賣車
殘值只剩三成
那M37是很好的選擇
開起來動力足操控也不錯
想當初會買FX50
也完全不考慮殘值的問題
純粹就愛它的外型和V8動力
但賣車時才知道冷門車+大排氣量
在台灣等於票房毒藥
最後三年車折150萬賣出

那就直接入主M37吧
連GS450h F都滿足不了您
那Lexus陣營就只剩GS350 F了
不過台灣沒有試乘車
要就只能閉著眼睛下定
M37定價較為便宜
一定有它的原因
這點將來也會反應在中古折價上
F10 520i建議您不用浪費時間試了
M37是3696cc V6
520i 只有1997cc 直四渦輪
以您的標準
恐怕連528i都會被打槍吧
另有一篇討論供您參考
M37 VS GS450H
發文的版大最後入主GS450h
既然喜歡M37
就忘了中古價這回事吧
人生幾何
買一台自己喜歡的車最重要
頂多多開幾年
中古價差異也就沒那麼大了

reca001 wrote:
但是不是說開不快喔,在環東大道快100過彎,也算快但是就是沒辦法一氣呵成,一直需要方向盤改變方向的介入,這讓我過的有些緊張!...(恕刪)
是環東往南港方向的左右S灣那邊嗎??是走內線還是外線??
基本上我家買的GS450h豪華版在那邊120外線不跨道還很輕鬆,
傾測大了點(即使轉上S+模式),這個是需要習慣的部分,畢竟這是一台1.9噸的重量級車款,
也是油電系統的原罪,如果習慣這個傾測會發現離極限還很遠,且回正速度很快
但這個比較大的傾測在這個彎如果做出修正動作時會覺得車子在晃動,一晃就不安又修正
然後就更不安再修正......一路不安過了這個彎......這個真的就是車重的因素了,
如果大大有時間可以請業代安排GS250(350難找車試),200kg的差異在這種S彎就真的是表露無遺
每個人對於操控兩字的需求不同,有些人覺得傾測小 = 操控好
也有人覺得方向盤重 = 操控好,如果是這兩個需求的人都會覺得GS450h操控不怎麼樣
這在短期試車是很主觀的點,但長期開下來會發現GS真的在駕駛樂趣跟乘客舒適取得完美的平衡
這個很難用言語形容就是了,需要開過&坐過都比較過才知道
我家試車都是三人輪流開,稍微可以體會到,但也是買了之後才越來越喜歡這樣的設定
另外,看大大的文隱約可以知道您並沒有固定一條試車路線
當初我家買車有選定一條試車路線,全長約80km,1.5小時左右跑完
符合各家車商的2小時門檻(進門、喝飲料、拿車講解、開一圈、回來上廁所、拿型錄談條件&回家)
固定跟車商約早上10點試車,六日各開一款在同一段路上密集測試
這段路先用平常開的車去走過一次,以這個為標準跟新的車做比較
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在這些陌生的車(就算開了快兩小時還是很陌生)中比較出差異
我家就是這樣試了一圈,房車部分試了MB E250、BMW 528、Lexus GS450h(還是上一代的)
奧迪我老媽不愛,Infiniti我老爸不愛,最後就這樣買了GS450h
630620 wrote:
在外國的集體評比,同等級的比法是 GS350 F sport VS. M37 S vs. A6 3.0T vs. 535i ,
其實就動力與引擎來說拿A6 2.5T與520i來比有點不公平
應該拿A6 3.0T與535i才對!
但價格帶來說,確實是這4台來比!
若樓主還是要從中選一的話,可以直接把這兩台踢掉了!
操控、內裝、精緻度皆無法跟日系這兩台比!
Lexus 方面應該拿GS350比才對,畢竟GS450h多了一顆電池,吃虧點!
行李箱方面,GS450h真的很不理想,被電池占據了不少!
反觀,M37的後廂空間寬敞,放4套球具都不成問題!
M37最大的遺憾是他不是S版本,20吋輪圈與換檔撥片皆缺席了!
連選配都辦法!
吃便當
靛滄海 wrote:
Audi,集團DSG問題還有吃機油問題,感覺整體品質是不是不好?
2.8FSI為V6自然進氣引擎沒有吃機油問題摟,有疑義的是2.0T汽油那顆
說到吃機油,前期E世代的BMW鋁鎂引擎和twin Turbo到V8也有很嚴重的吃機油問題
怎麼到F世代大家忘光光
而且變速箱目前有疑義的是VGA六速自手排哪顆
audi高階車款使用的S-tronic,目前並無相關災情
考慮動力輸出和配備的話當然選擇日系I牌和L牌
基本上M37懸吊和方向盤都比GS來得硬很多,看看後座乘客是否可接受這彈跳感
當然稅金和折舊問題看看是否可接受
至於520i的話唯一4缸引擎光這點就不入格了,品牌mark是不錯但是跟列舉的車輛比較的話
除了BMW光環和經濟效益以外沒有一點勝出
A6 2.8FSI的話算是屬於折衷的選擇,配備不會太差,動力也夠用
算是動靜皆宜的車款,不過建議升級Quattro版本,中高速時的爽度有差
再來如果之前是國產車車主想入主進口車的話
"新車"掛個牌開個1,2年不管任何品牌可能就會憑空消失一台國產車
想買新車進口車的話折不折起也是個考量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