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ahsu wrote:
這裡算錯了, 貨物税...
15%的毛利不算過份吧?
(恕刪)
感謝指出喔

毛利部分真的就見仁見智了
5萬北金販售價是車子日本運到美國,包含合理的利潤足夠養車商上上下下,
除非台灣的INFINITI不是向日本進口是跟美國INFINITI買車
靛滄海 wrote:
所以乾脆自己去美國買...(恕刪)
若台灣INFINITI開價270萬 ,那真的去美國抓最頂級的4WD油電版本運回台灣報關驗車都還有找吧?
budahsu wrote:Infiniti在美國的建議售價已經包含讓經銷商賺的利潤了,憑什麼引進台灣還要再加15%的利潤?台灣Infiniti是從日本進口車到台灣,不是從美國零售商手上買車回台灣。
這裡算錯了, 貨物税的稅基是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
進口營業稅的稅基是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所以非電動車, 真實成本是 完稅價格X(1+進口關稅)X(1+貨物稅)X(1+進口營業稅)= 完稅價格 X 1.60
電動車, 真實成本是 完稅價格 X 1.42
請自行套用上面的公式去計算進口車的成本, 另外, 進口車商不是慈善事業, 加上15%的毛利不算過份吧?
以Q50四輪後驅款, 美國MSRP約 USD40,000, 所以合理售價約 220 萬...
Q50 Hybrid, 美國基本款MSRP 約 USD44,400起跳
budahsu wrote:
(恕刪)...這裡算錯了, 貨物税的稅基是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
進口營業稅的稅基是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所以非電動車, 真實成本是 完稅價格X(1+進口關稅)X(1+貨物稅)X(1+進口營業稅)= 完稅價格 X 1.60
電動車, 真實成本是 完稅價格 X 1.42
請自行套用上面的公式去計算進口車的成本, 另外, 進口車商不是慈善事業, 加上15%的毛利不算過份吧?
以Q50四輪後驅款, 美國MSRP約 USD40,000, 所以合理售價約 220 萬...
Q50 Hybrid, 美國基本款MSRP 約 USD44,400起跳
legend1205 wrote:
牌價敢報到253萬!
那我乾脆去買328i或是GS300h算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