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es300h與M25該如何選擇

blhsing wrote:
你舉了一堆業務對你客...(恕刪)


我突然發現, 我實在是太過認真的對待這些說話以及腦袋思考邏輯不客氣以及無法和平相處的人, 傷腦筋, 可能是我的個性問題, 這種回應至少對我是有點...怎麼說...對台灣的未來感到憂心.

人與人相處, 不是單純地用可笑或是與我何干來批評別人, Gosh....台灣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沒有人要求要迎合其他人的想法, 但是少一點尖銳攻擊性的字眼, 溝通會不會更美好? 至少你這位仁兄, 完全沒有看到我想表達的重點.

Lexus 跟 Infiniti 哪個科技比較先發明? 我還是要說, 我只認為達到一定的標準我就能接受, 至少我不會妥協的去買一台 Innova XDDD

我倒是挺好奇的, 如果回文的人, 日常生活的相處就是對他的親朋好友沒事就說, 你很可笑, 與我何干, 那麼生活跟事業上, 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對方期望值與尊重?

事實上, 該回文不客氣的你, 我實在是很想在現實生活中跟你見個面, 我很想到這樣隨口就說出與我何干或是別人很可笑的人, 到底現實生活是怎麼過的? 是怎麼跟身邊的人溝通?

賣車的業務之所以客氣, 是因為他有一定的專業素養, 而且在專業素養之外, 還懂得用和平理性的態度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不管事賣車或是賣產品, 我的觀念不是在產品, 事實上, 每個人隨時都在對其他人銷售他的觀點, 如果客氣的討論, 或許我會 buy in, 我不知道那位仁兄現實生活中到底怎麼過生活怎麼跟家人或者另一半溝通, 如果我是她的另一半或是女朋友, 沒事就被嗆聲你很可笑, 或是回答與我何干, 我確實非常的同情他的另一半 (如果有!??, 我懷疑)

如果你不是業務, 溝通依然是工作上很重要的一個技巧, 想要跟老闆要求加薪, 難道你會老闆說, 你很可笑, 你一知半解? 還是凸顯自己的優勢, 而不是批評工作有多糟, 同事有多難溝通, 你值得更高的薪水? 我想, 在我的公司, 我是不會買單的你的溝通方式以及言語表達.

我想要表達的, 是每個人的觀念都不同, 難道這位仁兄覺得你的想法就是一定正確, 別人只要跟你的觀念衝突就是可笑? 就是愚蠢或是一知半解?

如果你不是賣車的, 還是回歸原點, 我們每個人賣的都是良好溝通下的產物, 如果我是你的同事, 你用這種口氣跟我回話, 我是不是也要說, 你這種個性跟脾氣, 現實生活中過得好不好, 與我何干?

至少我的生活很正面態度, 我也沒有偏袒任何一方, 另個跟你爭執的仁兄, 至少不會對我說出沒教養批評的話

你覺得我舉的業務例子是因為他想成交所以比較客氣? 我想不是這樣, 賣車是一個目的, 接觸客戶的途中讓客戶感覺到舒適與尊重, 才會讓去看產品的人真的認真地考慮是不是要下單, 這個, 跟賣車有絕對關係?

完完全全就是你個人處世的風格與教養, 或許你不是業務, 請問你在公司上班, 也是跟同事或上司用種話語溝通? 恭喜你, 你要嘛就是運氣好遇到一個教養好又脾氣收斂成熟的上司與同事, 不然, 你在我的觀念裡面, 你就是那種講兩句話我就不會再想繼續下去的人

你可以繼續再回文裡面更不客氣的指謫其他人的一知半解以及愚蠢可笑, 但並不能讓說話溝通的藝術以及教養有所提升, 只會讓看到你回文的人, 覺得沒必要很認真的跟你討論車子的問題,你有先入主的觀念, 除了你腦袋自認為的 "真理" 以及你所謂的 "事實", 其他人說出口的反對, 對你來說都是愚蠢以及一知半解.

至於我舉的 GTR / LFA , 不正是兩家車廠盡了全力開發出最高的技術結晶產品? 我不懂這樣的比較有什麼樣的衝突, 你要提到 bugatti , 對我來說, 會買那種車的人, 不會計較車上的安全性產品到底是誰先發明, 會買的人就是會買, 不會因為車上的安全配備發明得比較晚, 就投向其他超高級車款的懷抱, 要比, 也是兩個廠家的最高技術結晶產品, 不是把不同等級的產品拿來比較, 目前看來, 兩家車廠最高的藝術結晶本來就是 LFA 跟 GTR, 兩相比對, 哪裡不妥? 如果你堅持要在這個論點繼續, 搞不好 bugatti 的配備都還輸給您一直想護衛的 Lexus, 表示 Lexus 比 bugatti 強? 買 bugatti 的人腦袋都被車門夾到, 1/10 價格的 Lexus 不買去買 bugatti 的車主也都一知半解, 可笑至極?

你希望達到的表達目的是什麼? Infiniti 某些科技發明的比 Lexus 晚, 在你心中所以非得買 Lexus 才是正確的選擇, 至於 i 牌, 只不過是沒意義的產品?

這位仁兄, 買車的人有一定的考量以及生活條件, 喜歡舒適二手價買 Lexus, 不喜歡的人難道在你的歸類就是一知半解的傻瓜?

最後我還是想說, 如果你回文沒事就批評別人可笑, 筆戰就會是從你這種人開始, 而討論串最後的結論, 就是沒有結論,你已經在一開始就否定的 i 牌對於生產創新以及設計打了一個大大的 X, 那這個議題我還真的不是很想回應了

我注重的點, 不是兩家科技誰發明的早, 我說過了, 否則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全世界第一台擁有內燃機可機械發動的汽車商用汽車的 mercedes-benz, 目前大概是全世界賣最好的車商了, 我希望的是, 討論的過程中, 不要沒事就說別人可笑, 別人愚蠢

你可以繼續在回文中批評我的無知以及一知半解或是可笑, 相信我, 我的教育以及教養讓我不會用這種語氣與你對話, 至少, 我相信說好話, 做好事, 會讓我的修養繼續往前邁進, 套句你的話, 你的回文, 你的個性, 你現實生活中的狀況, 我不在意 (或是你說的, 與我何干? 那是你的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都要對自己負責, 你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 就需要付出學習以及反省的能力, 既然你還是堅持覺得別人是可笑的, 無知的, 我想整個汽車版面應該你是第一名, 封你為車神也不為過, 以後所有的討論串都讓你一個人批評別人的車廠就好, 前提是只要不是買 Lexus, 就是傻瓜.

或許等你在外面工作個二三十年, 你會了解到, 賣什麼產品, 不是從批評別人開始, 至少你回答的方式, 不管有沒有道理或是事實根據, 你是無法與其他人和平相處, 我很不想這樣說, 但, 你的生活, 我沒興趣了解, 我只知道, 我還是覺得講話跟脾氣有修養的人, 我會願意好好的討論, 如果我的回應, 你舉的 Lexus 那些早點發明某些功能的例子, 與我何干? 至少我的車讓我滿意, 也沒出過任何安全性的問題, 那我這樣的回答會不會又讓你突然瘋狂的攻擊我? 呵呵....

至於一早跟你起衝突的仁兄, 我也沒偏向他而附和地說你舉的例子是錯誤或是一知半解, 不是嗎?

送給你一句話, 修身修心修口, 還要改毛病去脾氣, 如果有機會見面, 我倒想知道你是不是當著人家的面也會嘲笑別人的不足或是疑問? 希望你工作的夥伴, 上司, 或是家人都能夠欣賞你如此講話的藝術?

最後, 您自己的回文 "我就是不相信在網路上討論一件事時理性地就事論事會對網民來說有這麼困難。就我的感受, 你批評別人無知, 可笑, 難道你就是理性的討論? 夾雜的情緒話語, 你覺得看聞這篇文章的人會怎麼把你歸類? Lexus 的經銷商來這裡踢館? 還是來告訴所有 Infiniti 的車主, 你們都是一知半解所以才花了錢去買 i 牌當冤大頭, 應該通通賣掉去買 Lexus?

社會上對一個人的評價, 不是自己說的, 而是其他看的人給的評價, 兩個各有優缺點的車款, 到最後變成無知的消費者, 嘖嘖.....我也開始真的覺得 01 回文不用太認真, 只要找個幾份網路的資料, 就是證明對方的車廠爛到應該關掉才是, 是吧?
iseekyou wrote:
我突然發現, 我實在...(恕刪)

第一篇我還覺得您很有風度的
但再打一篇就狗尾續貂了......
"至於科技的日產, 我不知道有沒有過時, 至少目前日產的 GTR, 能然是不斷地改良以達到更好的性能與平衡點, Lexus 當然也有類似產品, 但比較上價格, 維修保養, 雙方其實不同軒輊, 都是好車一部, 不可否認的, 台灣的 GTR 買家, 超過 Lexus 的 LFA, 我想, 這也是另一個思考的點, 如果科技的日產沒落了, 我想 GTR 能然是目前台灣市場銷售量超過 LFA 的數字, 至於原因, 我不再贅述."

i大的這段話其實我有點不同的看法

1.價格上來看,LFA海外大約賣USD30萬,GTR則是USD10萬,差了3倍

2.保養維修方面,因台灣沒有LFA,所以無法比較,但我覺得LFA會貴很多,原因在於它是限量的,零件不像量產車隨時都有

3.GTR的銷售量本來就一定比LFA好,原因在於LFA只限量500台,國外有錢也買不到,更別說台灣,加上台灣也不能掛牌,所以沒什麼好比

我想這也是為何B大覺得您用GTR及LFA來相比較會不妥的原因吧
當然2台都是好車啦
討論一下而已

brianokn wrote:
"至於科技的日產, ...(恕刪)

R35的年銷量大概就有5000輛,對比限量500台的LFA??
如果以銷量來看車是否好(科技??)似乎有點不合理
NSX生產了14年也才賣出1.8萬輛,價格約略跟同時期的Ferrari 348/355差不多
但銷售量就慘兮兮了
不過論經典度&技術層面倒也是不差
光是全世界第一台全鋁合金車架的市售車(不是Audi唷)的頭銜就夠屌了
其餘的就不多談了
以後換車也會從I牌及L牌中選一台,這篇文章可以留作參考。
ariete wrote:
R35的年銷量大概就有5000輛,對比限量500台的LFA??
如果以銷量來看車是否好(科技??)似乎有點不合理
NSX生產了14年也才賣出1.8萬輛,價格約略跟同時期的Ferrari 348/355差不多
但銷售量就慘兮兮了
不過論經典度&技術層面倒也是不差
光是全世界第一台全鋁合金車架的市售車(不是Audi唷)的頭銜就夠屌了
其餘的就不多談了


嗯....LFA和GT-R這兩台車當初設計的出發點就不同.

GT-R當初就是希望設計出一台大家都容易入手也容易上手的超級跑車, 自然入手門檻比較低, 甚至它的生產線是和Skyline(或是Infiniti G)是同一條, 採用所謂的"混流生產".

而LFA則是要昭告天下, Toyota也是有能力做出超跑的, 簡單講是為了強化品牌形象, 自然要把所有好料都放上去, 而且獲利也不用考慮了.(雖然LFA賣那樣貴, 其實還是虧本賣)
iseekyou wrote:
我突然發現, 我實在...(恕刪)


網兄認真了...

但在01"認真就輸了"

小弟跟你一樣的看法...

也不是品牌的粉絲或捍衛隊...

真的.. I 跟 L 就都只是一般般的車...

有必要去爭個你死我活的嗎..?

理性討論的人在這真的不多...

小弟開的雖然是I 但身邊朋友多為雙B 也有L

大家也都互相摸摸開開看看...

說到底.. 就是一台代步的車...

扯上言論的攻擊... 只是讓人對該品牌更加反感吧..

等到換車時.. L 真的能佔到便宜嗎..?

---

說也奇怪 我朋友不管是開那個牌子的...

都不會有品牌情結...

大家都沒領車廠的代言費... 也沒啥好處...

就事論事吧...

兩台都是好車
但真的要我選
我會挑GS300h

差不多預算
有油電技術
又有操駕爽度
唯有GS300h
LFA在台灣有錢買不到
因為不能掛牌
而LFA一台報價台幣2500萬
是GTR的四倍

只能說LFA是操控機器
但GTR是速度機器
兩者開發的目的和哲學不同

GTR是可以實現的夢想
LFA則是終極目標
但坦白說
等小弟哪天入手LFA的時候
不曉得自己有沒有那個心臟和技術駕馭它
在此之前
還是買台GTR來練練好了
blhsing wrote:
你舉了一堆業務對你客...(恕刪)

唉...悲哀,
我認為主動安全比被動安全重要,所以我認為M的安全性遠勝ES300h....
這樣你也有意見?!
你有你認為的方式,我有我的判斷邏輯....
實在是很不想陪你筆戰,你看看你自己的發言紀錄...
只有T/L的討論串,這當然不能代表甚麼,
但大家怎樣解讀,心裡有譜....
要戰自己去戰,無聊!!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