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到Luxgen推出U6 NEO不禁想先來首陳奕迅的《十年》,翻閱01過去的試駕文章,第一次接觸到Luxgen U6正是在十年前的2013,身為品牌第三款休旅車型加上獨特的跨界休旅身份,U6當年上市時同樣受到國內消費者的高度矚目,提供1.8T/2.0T雙動力的U6,價格帶範圍可是涵蓋72.9萬元至95.9萬元區間,隔年2014並以全年度交付10,429輛的出色成績,登上國產休旅銷售榜單第四名!
十年之後,雖然U6仍不屬於我,但對這部車倒是有著加倍認識。在這十年之間,不論國產還是進口品牌的休旅車款,皆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國內休旅市場冒出,在競爭極為激烈的環境當中,推出特仕車款、調整配備/售價、強化動力與操控表現,是U6面對眾多實力堅強的對手們,所做出的因應政策。像是在2014年底找來具有「GT-R之父」美稱的水野和敏接掌華創車電,陸續為U6推出Eco Hyper、GT/GT220等車型更新,由節能再轉向性能,讓國產休旅也曾有過熱血的性能篇章。
經過一次次的更新與試駕,對於U6這輛車自然是再熟悉不過,畢竟都是在基礎架構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內、外觀修飾與配備項目升級,如同此回推出的U6 NEO,便是跟隨著URX NEO進行更新動作,透過外型修改、車色新增、內裝細節妝點以及價格調整等,盡可能讓U6保有一點新鮮感直到品牌新世代電動車現身為止。

還記得2021年的U6 GT藍調倍適版或是2022年的U6 GT Aero嗎?前者加入先前GT220的諸多配備如倍適登避震器、LED燻黑頭燈、車內藍色車縫線、類碳纖維飾板等;後者則是為全車添增完整空力套件,包含前/後保桿及側裙底部均有擾流飾板加持。大概只有2019、2020這兩年沒有見到Luxgen為U6推出特仕車款或是車型更新,其餘大都維持著每年推陳出新的固定節奏。
今年推出的NEO版改變方式其實不難推測,因為包含n7及URX NEO,都已預告Luxgen對於新世代車款的設計概念與全新品牌識別,前方以Luxgen字樣取代過往的L廠徽,同時採用朝向電動世代看齊的簡約車頭造型,讓品牌旗下車款擁有一致化的家族風格。好不好看當然是見仁見智,但是先前U6的車頭造型也看了十年了,所以我對這次的風格轉變完全是保持著正面看法,至少讓U6看來變年輕了。
先來分享這次U6 NEO改款後的車系編成與價格制定,NEO版分為極智勁速版與環景勁化版兩種等級(是說明年可以取更簡單好記的名字嗎


NEO版最容易辨認的改變之處在於車頭,尤其是車頭間的中央飾板及水箱護罩,上方改以Luxgen品牌字樣嵌入於黑色飾板當中,下方則以黑色外框圍繞著內部漸層式方形進氣口,同時可以見到雷達與鏡頭就隱藏在裡面。

入門車型一樣維持改款前的LED燈組,高階車型則會換上圖中的「薄型雙箭式LED頭燈」,也就是將日行燈線條改為雙L型,是一項可以輕易辨識NEO車型的設計特色,車尾因為沒有特別變化就不多作介紹囉。

趁著NEO版現身之際,Luxgen再加碼推出「U6 NEO RAYS勁階版」,換裝大家相當熟悉的19吋六幅式RAYS鍛造鋁圈,因為就是之前GT220的標配款式,單顆輪圈重量僅9公斤,比起U6 GT時期搭載的18吋鋁圈還輕一些(11.2公斤)。不過U6 NEO RAYS勁階版僅僅限量一百輛,優惠價只比NEO環景勁化版高規車型多1萬塊為84.8萬元(限量價格),對於操控性與視覺表現皆有實質加分效果,當然19吋輪胎的日後更換成本也會高一點,就看準車主們如何取捨。

NEO版還有一項更新來自於車色,這次新增星曜灰、品味藍兩種新色選擇,試駕車款即為水泥灰效果呈現的星曜灰,品味藍在上次的發表會採訪文章裡有出現,有興趣觀看的網友請見此篇:【採訪】更新數位儀錶、多媒體介面與外貌修飾,Luxgen U6 NEO 75.8萬元起改款上市!


相較於有在持續進行微幅變動的外表,反倒是內裝在這十年來沒有太多變化,最主要的改變是在2017跟2023這兩年,2017年隨著GT/GT220上市換裝中央12吋大型觸控式多媒體螢幕;2023年這次則是增加與時俱進的10.25吋數位儀錶與最新LUXGEN THINK+ 5.0多媒體系統,其餘配置大多維持著相同設計,頂多是在縫線或飾板材質稍作變化,如這回縫線就從去年GT Aero的藍色換成紅色。
另外比起排檔桿或細部質感等覺得還可以進步的地方,原本以為U6 NEO至少可以換上跟URX NEO相同的方向盤式樣,最後還是事與願違,U6 NEO依然搭載著十年前就可以在U6 Turbo見到的同一支方向盤,一樣只有少少的功能按鍵,一樣只提供上、下調整方式而已,以U6來說應該不需要再留伏筆了吧!URX的方向盤功能與造型都挺不錯的啊。



10.25吋數位儀錶屬於NEO版本的內裝重要更新項目,雖然沒有提供不同模式切換,只能在不同行車模式間切換顯示顏色,至少解析度還不賴,介面設計也比舊款儀錶樣式來得討喜許多,標準模式為藍色顯示,ECO與運動模式則分別是綠色與紅色。


12吋大螢幕的升級項目來自LUXGEN THINK+ 5.0系統,內容與介面設計自然是與URX NEO相同,可以自由更換首頁裡的選單項目,另一個重點就是將可支援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不過Luxgen表示得到八月進行軟體更新後方可使用,屆時URX/U6 NEO再回廠更新即可,面對這個12吋大螢幕,不曉得這雙手機系統會以大螢幕還是分割畫面的小螢幕呈現,我猜應該是後者吧。
- 1
- 2
- 3
- 4

中控臺底部機能性規劃都跟原本一樣,提供一個12V插座,USB插孔則在左邊位置

另外一個USB Type-A充電插座設置在中央扶手內部空間,所以雙前座都有各一個USB Type-A充電插座可以使用,U6 NEO內裝使用的是類碳纖維飾板鋪陳。

雙前座基本上造型都跟先前車型相同,NEO版只是換上紅色縫線而已,內部座椅都是採用皮革與類麂皮材質包覆,支撐效果與包覆性都有著不錯表現。

擁有2720mm軸距的U6車系,空間表現是面對眾多同級對手們的一項優勢所在,此時副駕駛座坐姿調整是身高一名174公分的男性乘客,可見後座175公分高的Model霏霏仍具有相當充裕的乘坐空間表現,頭部同樣未有觸頂之虞。

U6剛出道時並未配備後座空調出風口,而是在GT/GT220改款時加入的一項實用配備,
- 1
- 2
- 3
- 4

剛開始還有1.8T/2.0T雙動力選擇的U6,在2020年時縮編為1.8T單一引擎供應,是說以1.8T的動力輸出面對日常所需已是綽綽有餘,1798c.c.的排氣量設定更符合國內1.2~1.8升的稅賦級距,相較於2.0T排氣量在每年還可以省下五千多塊的稅金,至少可以再多加三桶油啦!這具配備雙渦流渦輪增壓的1.8升引擎,從2000rpm起即可供應30.6kgm最大動力,並可持續延伸到4500rpm,202ps最大馬力則會在5200rpm湧現,配合變速系統為AISIN六速手自排變速箱,標配18吋圈胎組合的車重是1531公斤。


除了空間以外,U6面對勁敵們可以拿出的第二項優勢就是動力,202ps/30.6kgm最大動力開起來的感覺還是相當爽快,即使有點渦輪遲滯、即使變速箱反應沒這麼迅速跟運動化,油門踩深點的加速感仍會是80萬級距國產休旅的佼佼者。其它像是隔音或是舒適性表現就屬於中規中矩,19吋圈胎固然在視覺表現明顯加分,但路感回饋也會比標配18吋組合來得明顯、直接一點,同樣是選擇RAYS版本需要習慣的地方。至於眾多網友敲碗的ADAS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方面,在這次NEO車型仍未搭載,維持全車6具輔助氣囊、ESC車身動態穩定、TCS循跡防滑、HAS斜披起步輔助、ABS防鎖定煞車、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BAS煞車輔助等基本主被動安全配備,這點倒是成為U6在配備比拼上的一項弱點。


分為75.8萬元與83.8萬元兩個等級的U6 NEO,我覺得剛好可以分為兩個面向來迎戰對手,前者75.8萬元適合喜歡便宜又大碗的消費者,尤其加上舊換新折扣的話,只要70萬左右就能入手U6的出色空間及動力,即使沒有ADAS智慧駕駛輔助系統,相信對於部份消費者仍是具有明顯吸引力的,因我身旁確實也有購入新世代車款但ACC一次也沒用過的朋友,這時U6對他們來說大碗的部份就是空間跟動力了。
至於83.8萬元的頂規車型,跨進8字頭就會面對到現今主流跨界休旅車型們,包含Corolla Cross、Kicks與HR-V,這時U6的空間與動力只能成為基本項目,加分項目如ADAS系統從缺便會成為消費者比較時的一項弱點。這部份我想之後U6再有機會改款應該也不會加入了,Luxgen只能就現有資源盡量為U6爭取更多競爭力與生存空間,直到能夠接替它的電動車款上市為止。
不過這兩年確實有看到Luxgen朝著「市場化」方向努力,在配備與價格持續做出調整,而不是像中期在強化這級距國產休旅沒那麼重要的性能與操控,像是URX的全速域升級、U6的數位儀錶以及終於有機會加入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雙系統使用,提供更實用的內容與更完整的智慧/安全駕駛輔助項目,才能獲得更多實質上的消費者青睞與支持。雖說現有燃油車款可能已無法獲得更多資源挹注,至少盼望接下來電動車款能如期上市並在使用體驗與配備內容能符合該級距消費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