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佩服郭董的MIH理念

佩服郭董的MIH理念

他把台灣所有零件業 整合起來 再包套代工

發揮1+1大於二的綜效,強強聯手!

但說真的只要掛上 納牌 我就不會想買...

買車有時候牌子還是占很大部分

納牌給人的印象已經不可逆了
品牌價值真的沒那麼簡單

期待MIH 可以代工其他牌

但是最重要 要先克服續航力 360公里 有點少...
實際上路還要打折

電動機車本來就是短途工具,白牌機車比較沒差
但汽車可不一樣.....
除非價格壓到非常低
2021-02-01 11: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郭董 MIH 理念
maxwu123 wrote:
佩服郭董的MIH理念...(恕刪)
只有國產會跟國產合作吧,跟國外廠合作只會想把你吞下肚。
360公里也敢拿出來吹,台灣技術真的就這樣而已,在對岸人眼裡來說台灣真的落後很多很多很多..........
pubg wrote:
360公里也敢拿出來吹,台灣技術真的就這樣而已,在對岸人眼裡來說台灣真的落後很多很多很多..........


車子跟手機電腦不一樣啦
鴻海想要代工車子 還真的以為德國日本是吃素的
理念很好 可惜要實現卻是困難重重
還沒做就想著失敗在那邊喊衰,那你永遠別想成功
電動車開發應該是著重在軟體功能
當然續航力與充電時間及充電站涵蓋率自然不在話下

鴻海代工是強
要組裝電動車對鴻海沒有難度
但軟體開發就是個大問號
目前傳出的消息除了續航力還有什麼嗎?

360續航力只能說如果是小車當買菜車還可以
當休旅車或一般用車根本不方便
續航力充電時間充電站不足都是基本問題而已
如果連這基本問題都不能解決,我不看好發展
依照鴻華的規劃
MIH賣平台,之後會提供給多家的汽車廠使用
納智捷是第一家
續航里程也不用擔心
有多種平台跟動力搭配,給不同車款使用
Bruis797 wrote:
依照鴻華的規劃
MIH賣平台,之後會提供給多家的汽車廠使用
納智捷是第一家
續航里程也不用擔心
有多種平台跟動力搭配,給不同車款使用


第二家客戶是誰呢?
是要賣給德國的M-Benz, VW, BMW 還是日本的Toyota, Honda, Nissan?
或是要找川普拉線賣給美國福特呢?
理想很棒啦 可惜這些傳統汽車大廠不會笨到去買鴻海+裕隆的平台的
平台是車廠的研發精華所在

回想一下 納智捷的第一台車M7當初就是購買雷諾Espace的底盤修改而來的
現在想要賣平台到各車廠 會不會想太多了
主機板做好公版 套個外殼改個介面 就變成另外一款手機
平台由鴻華做好 各車廠設計車殼 改個軟體介面 就變成BMW嗎?
400公里再來賣好嗎?不然高雄都開不到........
vmstw wrote:
主機板做好公版 套個外殼改個介面 就變成另外一款手機
平台由鴻華做好 各車廠設計車殼 改個軟體介面 就變成BMW嗎?...(恕刪)

我猜果凍就是這麼計畫的
但是前提是必須像台積電一樣技術超前世界
客戶才會找上門代工
鴻華喔…嗯
Fa1con wrote:
我猜果凍就是這麼計畫的
但是前提是必須像台積電一樣技術超前世界
客戶才會找上門代工
鴻華喔…嗯


+1
老郭搞失敗的行業也不止一個了,
當年老郭看主機板代工好賺,
也自己下海搞品牌學ASUS結果鎩羽而歸;
搞數位相機併購了普立爾結果也是投資付諸東流;
俺是不看好鴻華,
因為鴻華根本沒有能拿得出與世界一流品牌較量的技術。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