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鴻華的營運為何?LUXGEN是否會因此而斷炊?根據了解未來鴻海、鴻華、裕隆與LUXGEN四者間有著相當微妙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LUXGEN委託鴻華進行車輛開發,再由鴻海交給裕隆生產,之後掛上LUXGEN廠徽並交由該品牌通路銷售,中間利潤怎麼分配那是裕隆與鴻海之間的協議,目前尚沒有任何訊息,但若以過去NISSAN或者LUXGEN付給裕隆的生產費用來推測,每輛車代工費應該在新台幣數萬元不等,因此屬於鴻海資產的MBU,未來的售價勢必也將包含這筆付給裕隆的費用(其實所有的LUXGEN與NISSAN國產車都含這筆代工費),而LUXGEN每賣一輛車是否由鴻海抽比例?或者是以買斷進行?現在也都沒有一個譜,據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華創董事長陳國榮的提案都為鴻海打槍,至今一直沒有具體方案,這也是鴻華營運時間一再延遲的主因」,不過9月1日正式營運後,第一個作品應該是華創時代「早已準備好」的跨界跑旅LUXGEN MBU,不過動力仍為一開始的汽油渦輪增壓引擎,電動車恐怕要等到鴻華啟動後才進行。而MBU的發表則需等到2021年之後才有譜。
但這與郭台銘的汽車夢又有什麼關係?其實郭台銘從頭到尾就沒有要玩汽車品牌,鴻海的期望應該是打入車電Tier1一級供應鏈,一旦進入Tier1那情況可就完全改觀,零件或系統就如同BOSCH、Continental、ZF般直接打出FOXCONN品牌,只要相關且共用的零組件便可進軍車界,無論是合作的FCA或者FCA背後的PSA,只要做出口碑後必能獲得如雙B、VW集團乃至中國汽車品牌青睞,規模之大絕對強過目前的蘋果,只是雙B、VW等的供應生態鏈早已成形,除非能有創世驚人之舉,否則想打進去肯定有一定的難度,要如何打、怎麼打,也正是鴻海交給鴻華的最大課題:打造出電動車相關平台。
來源
平台建立,蘋果的iCar也是由鴻華處理,加油!
強強聯手,前景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