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理性看待,其實數字會說話,納智捷應該專注做某類型就好

從這個品牌成立到今年(2020),銷售最好的是U6(37,583輛)、U7(27,739輛)、M7(29,106輛)。

這說明了什麼呢。除了這三台,其他的車款比較沒市場。S3、S5都在幾千輛而已,V7屬於M7系列但是賣得很慘(550輛),有個傳說中的Luxgen 7 CEO更是慘烈到無法形容(全球僅156輛!!!!!)

專注本業做某些車就好,其他的乾脆通通收掉,不管每天在這裡吵的是誰,納黑,納白,真網軍,假網軍,真車主,假車主,雲車主,1450,2450,3450,看熱鬧鄉民........都不會影響實際銷售數字。

URX,我自己試駕過,真心覺得"還不錯" 但是,對我來說"還不錯"還不足以讓我買它。就是中規中矩中庸之作,而且很可惜有點生不逢時,它的同期對手太多,太強勁了。RAV4獨領風騷,CRV產品線長成熟穩定,土桑快像雙B質感,Outlander空間超大(7人座除外),KUGA橫空出世.....

車子本質和價格有沒有打中當下消費者需求,才是重點。M7為什麼賣的那麼好? 車價+空間+乘坐人數,有這個需求的人選來選去發現,挖,M7就是剛剛好啊。而且沒什麼競爭對手。

URX雖然各方面都算"還不錯",但是太多強豪夾殺了。至於降價,我是這幾天去逛網站才發現真的降價,而且降的還蠻有感的,只是實在晚了點,要是一開始就是這個價格一定很殺。你一直強調國有自產品牌,那麼其實一開始就應該價格回饋國人。

言歸正傳,納智捷乾脆專注做幾種車就好,好好做個幾年,把口碑建立,不要再分心開那麼多條產線。而且維修備料後勤這個還做不好的話就太說不過去了。
2020-07-10 13:14 發佈
敗給華碩 wrote:
理性看待,其實數字會說話,納智捷應該專注做某類型就好
從這個品牌成立到今年(2020),銷售最好的是U6(37,583輛)、U7(27,739輛)、M7(29,106輛)。
這說明了什麼呢。除了這三台,其他的車款比較沒市場。S3、S5都在幾千輛而已,V7屬於M7系列但是賣得很慘(550輛),有個傳說中的Luxgen 7 CEO更是慘烈到無法形容(全球僅156輛!!!!!)
專注本業做某些車就好,其他的乾脆通通收掉,不管每天在這裡吵的是誰,納黑,納白,真網軍,假網軍,真車主,假車主,雲車主,1450,2450,3450,看熱鬧鄉民........都不會影響實際銷售數字。
URX,我自己試駕過,真心覺得"還不錯"萌 但是,對我來說"還不錯"還不足以讓我買它。就是中規中矩中庸之作,而且很可惜有點生不逢時,它的同期對手太多,太強勁了。RAV4獨領風騷,CRV產品線長成熟穩定,土桑快像雙B質感,Outlander空間超大(7人座除外),KUGA橫空出世.....
車子本質和價格有沒有打中當下消費者需求,才是重點。M7為什麼賣的那麼好? 車價+空間+乘坐人數,有這個需求的人選來選去發現,挖,M7就是剛剛好啊。而且沒什麼競爭對手。
URX雖然各方面都算"還不錯",但是太多強豪夾殺了。至於降價,我是這幾天去逛網站才發現真的降價,而且降的還蠻有感的,只是實在晚了點,要是一開始就是這個價格一定很殺。你一直強調國有自產品牌,那麼其實一開始就應該價格回饋國人。
言歸正傳,納智捷乾脆專注做幾種車就好,好好做個幾年,把口碑建立,不要再分心開那麼多條產線。而且維修備料後勤這個還做不好的話就太說不過去了。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因為納智捷的目標是偉大又有遠見的!

2017年早就把日系車拋在腦後

今年URX的假想敵是保時捷

拿TOYOTA出來比真的太瓜張了

至少也搬Macan出來吧

同學還沒睡醒嗎?
把「納智捷」改成「宏達電」
車款改成手機型號
你會發現竟然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賣不好都是台灣人不挺本土品牌」
「別人賣的好都是靠網軍、寫手」

如果你現在開好一點的車或用好一點的手機
就說你「拿別人的上駟來打他們的下駟」

像這樓從八九年前一路細數到現在
他們就會說「怎麼連八九年前的車都拿出來講」

我都懷疑納粉們是不是都拿hTC
開個玩笑,從hTC大樓過個馬路,到對面........
Motor123 wrote:
開個玩笑,從hTC大(恕刪)


同一條道上的!
就是小車廠大野心,要做全部車系,結果開發資源不足,

像M7 U6 早就要大改款了卻都遲遲沒動作,

一直開發新車種.
Motor123 wrote:
開個玩笑,從hTC大樓過個馬路,到對面....

海鐵克已經搬到三義很久了
HermesParis wrote:
海鐵克已經搬到三義很(恕刪)


後來真的有搬嗎?
Speed Wick wrote:
我都懷疑納粉們是不是都拿hTC


應該不是,有憑有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