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裕隆出資25億 買下LC平台資產

裕隆自主品牌汽車事業轉型,與鴻海成立合資公司,朝開放平台、輕資產模式營運,11日進一步出資25.55億元,買下自主品牌大陸生產基地-東風裕隆汽車的LC平台車型技術,加速鴻海合作案推進。
裕隆買下東風裕隆最後技術資產,且透過一連串財務清理動作,包括去年底一口氣認列244億元相關損失,讓東風裕隆帳面價值已歸零,且東風裕隆在疫情後迄今仍未復工,外界臆測,自主品牌事業有可能退出大陸!裕隆下一步將與中方股東協商,探討東風裕隆未來的可能走向。
裕隆11日董事會決議,透過子公司華創車電出資25.55億元,買下原本用來開發納智捷S3、U5等小型車的LC平台,完成車型平台、技術資產整合的最後一塊拼圖,後續與鴻海合組新公司的計畫,將可加速進行。
華創車電是以技術作價,與鴻海現金出資合設新公司,將投入新能源車的委託開發業務,面向全球市場尋求代工、合作機會,台灣納智捷汽車未來新車型將委託這家新公司開發;鴻海與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的電動車合資公司,據悉也會是裕隆與鴻海合資公司的重要客戶。
華創的三大車型平台除LC平台外,還有最新的模組化平台-M平台(MBU車型),及購自法國馬特拉的平台(M7、U7、U6、URX等中大型車)等。LC平台的S3、U5已完成純電動車型開發,未來可望透過與鴻海合組的新公司實現量產。知情人士指出,LC平台的資產移轉,象徵華創的「嫁妝」打包完畢,準備與鴻海加速合組新公司,裕隆自主品牌事業轉型將邁出重要的一步;更重要的是,裕隆可能正為納智捷退出大陸市場做出各種準備。
十年前自主品牌登陸,裕隆展現大魄力,拿出自有資金、技術投資,然受到大陸車市環境丕變衝擊,營運表現不如預期,東風裕隆連年虧損,更成為裕隆集團的財金團隊首要止血的目標。出售技術資產,提前認列損失等種種財務清理動作,外界研判,裕隆下一步就是要和合資方東風集團談判自主品牌退出大陸市場。

文章出處連結

以後有機會看的到S3、U5的電動車(打算換成不會抖動的引擎了)。
但是S5GT呢?有沒有機會發展電動車呢?
2020-05-14 23:02 發佈
sangelay wrote:
裕隆自主品牌汽車事業(恕刪)


看完不覺得可悲嗎

華創還要花25億去跟中國的東風裕隆買LC平台
然後拿去跟鴻海組新公司

那原本的華創到底有什麼
姓氏蛋蛋 wrote:
看完不覺得可悲嗎華創(恕刪)


意思就是,要跟東風引擎切乾淨,可憐我們這些買汽油車問題引擎的車主---
花25億去跟中國的東風裕隆買LC平台...

打算賣幾台車? 每台車攤多少錢回本?

若每台攤50000元

要賣50000台車才能回本......
姓氏蛋蛋 wrote:
看完不覺得可悲嗎華創(恕刪)


你要先搞清楚LC平台是做什麼的
LC平台據報導內容來說,他相當於是S3、U5的模具(意思是整車是舊車車型、也是別人一直詬病的老車拉皮)
裕隆雖然是投資商,但是技術仍然在東風內部(意思是兩邊只是合作關係,你要我的專業技術仍然要花錢買)
sangelay wrote:
以後有機會看的到S3、U5的電動車(打算換成不會抖動的引擎了)...

難怪水野要捲舖蓋走人!水野不會電動車
水野只會弄大馬力的引擎,把引擎調到抖動熄火,金卡納最後一名....
自主品牌退出中國,台灣還留著會有意義嗎?
來新公司只要S3 U5,其他的可能就自生自滅了.

之前在友站到說中華汽車對URX有興趣,可能會拿來貼牌銷售.

整個態勢很明顯了.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唉,還要花錢歐,尼桑,三零還有古早雷諾,歐寶 好好代理,多多引進新款,就已經讓母公司夠玩了.......
Motor123 wrote:
唉,還要花錢歐,尼桑(恕刪)


目標不是放在代理吧
畢竟只是代理沒機會發展核心技術

希望重新整頓能有進展
姓氏蛋蛋 wrote:
那原本的華創到底有什麼
(恕刪)

別小看華創,人家有引以為傲的升降喇叭跟底盤透視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