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汽車產業的困境:
一、內需市場太小:要發展汽車產業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夠大的內需市場,有夠大的內需市場,廠商投入的研發費用才能回收。一個小池塘是養不了大鯨魚的!!!
二、政府腐敗無能:台灣政府高關稅保護台灣汽車工業的作法最該被檢討!!!!!一者、政府該保護的應該是有決心發展台灣自主品牌、自主技術的廠商!!!!而不是只想終身當外國代工廠的廠商!!!!這些外國代工廠的廠商,有現成的設計圖,不須花大把銀子搞開發,它們先天就有不公平的優勢,把它們列入"國產"廠商之列,讓它們瓜分有心發展台灣自主品牌與技術廠商僅存的內需市場份額,難怪政府保護這麼多年,台灣汽車工業仍難見成效!!!看看對岸政府傾整個國家之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台灣這個王八蛋政府及藍魔鬼綠魔鬼真該死!!!!!另外,台灣腐敗政府花天文數字的銀子搞什麼"國機國造"、"潛艦國造"、"國艦國造"對台灣有什麼鳥幫助??? 關鍵技術仍然在外國人手裡!!!有如此魄力怎麼不搞"國車國造"????"國車國造"對台灣工業基礎的脫胎換骨才是真正有幫助!!!日本人的汽車品牌TOYOTA、HONDA、MITSUBISHI 、MAZDA、SUBARU、SUZUKI及機車品牌HONDA、YAMAHA、KAWASAKI、SUZUKI德國的1A2B、VAG集團在全世界瘋狂攻城掠地,賺的腦滿腸肥口袋滿滿才是我們該效法的。台灣在高科技的半導體都能在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了,為什麼不讓台灣工業腦洞大開續創榮光???
三、人口少、人才少、起步晚及政府的扶助太不給力:台灣只有區區2300萬人口,一個國家人口多必定人才多,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才會有,許多酸民一天到晚酸台灣的廠商的產品不如別人,你怎麼不去想想對方的人口是我們的幾倍???對方的資源是我們的幾倍???對方政府的補貼是多少???台灣廠商孤立無援在所有一切先天的條件都站在極為不利的狀態下,能有如此表現已經算是非常強了!!我們應該多給鼓勵、少扯後腿。
納廠高層該有的省思:為什麼瘋狂向我們砸石頭的那麼多??????
一、前嚴董犯下最大最致命的策略:
1.產品成熟度不夠,急於推出(想快點回收研發投資)砸壞口碑
2.造車工藝與國際大廠相差甚遠,不想一步一腳印就想直接當大哥
3.沒有認清台灣市場生存的基本要素:妥善率。妥善率不好的車子,在台灣難生存!
4.寄希望於大陸市場,於台灣市場的訂價策略惹人反感:厚"陸"薄"台"的廠商:如HTC與X陽,最終都會招來台灣民眾心理的反感,也不會有好下場。三陽最近的訂價策略,該學習學習
5.汽車產業是比技術,不是比成本!想要賣高價???技術到位再說!!!!技術不到位,車子可以便宜賣,先把"量"衝出來,再從保養維修及零件出售這塊賺回來。
SPITFIRE02 wrote:
台灣汽車產業的困境:...(恕刪)
等等,
裕隆汽車公司於1953年就在製造車子了,你說他是剛創業?
裕隆汽車公司簡介
這是他網站上介紹寫的…
創辦人嚴慶齡先生胸懷「發動機報國」的強烈使命感
1953年,當台灣還在農業社會緩步發展的階段,裕隆汽車創辦人、擁有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院工程師學位的嚴慶齡先生便胸懷「發動機報國」的強烈使命感,在人才、技術、資金與市場各項條件樣樣缺乏的貧瘠環境下,不畏艱難地催生了台灣的汽車工業。
裕隆成功試造第一輛吉普車,也開始與美、日等同業簽訂合作契約,除了成為日產(NISSAN)全球第一個海外授權生產汽車的公司,並生產各種汽車零件,逐步提昇台灣汽車的自製率。
今年是2019…
2019-1953=66
也就是說這家公司用了66年…創業?


SPITFIRE02 wrote:
1.產品成熟度不夠,急於推出(想快點回收研發投資)砸壞口碑
2.造車工藝與國際大廠相差甚遠,不想一步一腳印就想直接當大哥
3.沒有認清台灣市場生存的基本要素:妥善率。妥善率不好的車子,在台灣難生存!
4.寄希望於大陸市場,於台灣市場的訂價策略惹人反感:厚"陸"薄"台"的廠商:如HTC與X陽,最終都會招來台灣民眾心理的反感,也不會有好下場。三陽最近的訂價策略,該學習學習
5.汽車產業是比技術,不是比成本!想要賣高價???技術到位再說!!!!技術不到位,車子可以便宜賣,先把"量"衝出來,再從保養維修及零件出售這塊賺回來。
這段分析說的很好,成功沒有捷徑,面對自己很困難?
納納沒技術就別再吹牛膨風,公司必須出面對「超越日系、超越雙B」之說公開道歉!
肯定看不見人家的排氣管,不曉得能否聞到他們車子呼嘯而過留下來的廢氣?
「合作開發」之說也應該停止,委託開發才是事實。
現在連ADAS也來一個「共同開發」,裕隆集團連CMOS Image Sensor都搞不清楚,
根本搞不清楚雷達波如何偵測物體,何來「共同開發」?
讓人作嘔的膨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