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用高額的關稅,保護汽車業幾十年
就是為了打造台灣自己的汽車品牌
那為什麼只有裕隆在做這件事呢?
像和泰/國瑞,賺得比裕隆多,一年一百億以上
如果願意跟裕隆一樣,把賺的錢拿去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定可以做得比納智捷好
很多人說,關稅保護是「吸消費者的血」
那裕隆是吸完血後,再放回去養研發人才
其他國產車是吸完血後,拿去自己享受,自己爽
為什麼有這個差別?
台灣發大財 wrote:
有心做不好,也是虧嚴...(恕刪)
吸血鬼?
這不好說阿
號稱台灣製造,實際大陸引擎
掛名水野調教,實則水土不服
客:為何我的電動窗不會自動上升了
消顧:您這台車是2016年首批車,所以沒有喔!
客:
我有一個朋友也是一樣的車款,他比我更早拿到車
為何他就可以自動上升?!
消顧:痾.....我再幫您查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