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多前,老Teana因為開始討錢,加上為了給剛出生的寶貝更安全的移動空間,
所以買了末代6氣囊版本的2.0旗艦款,轉眼間也就這樣很平順地過了四年...
也因為已經開了10萬公里,雖然不急著換車,不過也該開始做點功課,無聊時也去車間看看車,
只能說這四年來,科技的進步與變化實在太快了,看完轉眼間有種車子真的是老了一個世代的感覺,
因為距離換車預定時程尚早(預計7年18萬公里),所以也放了膽子去看了一些進口車.
先說一下這四年來這台車給我的感受,底盤確實很紮實,假日會去一些偏遠山區露營,
陡坡髮夾彎的側傾支撐性確實帶給車內比較舒適的乘坐感,開起來也很有信心.
油耗或許是被吃油怪獸U7拖累給人既定印象,不然說真的開了4年以來,純市區大概是8km/L,
高速公路大約14km/L,以同級國產SUV來說,不算好,但說真的也沒差到哪去.
至於保養算是我最滿意的一部份,但是其實從群組的分享大概都有概念,那就是,各廠有差..
只能說在台南的納車還算幸福,三間保養廠的口碑都不賴,10萬公里下來,我也幾乎不砍單,
機油自備的情況下,最近的10萬大保養也不過6000左右,養這台車的成本確實比我當初想像的低很多.
另外就是超級好的乘坐空間,尤其是後座,光是這麼後座,就讓賞車的我與老婆產生極大的困擾,
因為即使是現在檯面上的中型或跨界SUV,比他好坐的,真的沒幾台,
老婆一度很尬意XC40,就在前往展示間進入後坐後一坐下去,馬上就打槍了.
新出的E-Pace倒是乘坐感也非常不錯,但是在主動安全配備連國產車都大全配的時代,
還要買到頂級才會有完整的主被動,想當然的就很難讓我燃起衝動去提早三年時程換車.
看了一些進口車,以及試坐了幾台最近熱門的新國產車,其實我覺得Luxgen真的還有可以切入的點,
因為接下來我想講這四年來比較讓我不滿意的地方,
其實有些也是這幾年來國產車普遍甚至退步的地方,我覺得這與成本以及科技配備妥協的結果.
1.隔音:就是這一點,很大的一點,讓我不得不去看歐洲進口車,因為在我試乘了同事們最近購入的SUV(CRV5, RAV4等),發現一樣爛!甚至CRV5比我另一個同事的老CRV3隔音還更爛,
其實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買車的時候會care這一點,但是每次上高速公路,音響要開到超大聲,
說話也要說很大聲才聽得到,我們家庭又是常常動不動就一日400km的超愛出遊團,
長時間在高速公路上,品質不佳的隔音確實是我想換車的一大念頭,甚至也是我下一台車是否
還會考慮Luxgen的一大念頭,裕隆不知道還記不記得當初Cefiro是怎麼打下江山的?
媲美高級進口車的車室隔音阿!!
2.完整主被動:這點Luxgen確實晚了,但是至少要跟上.不用比別人有甚麼特別突出的點,跟上就好.
3.內裝:不得不說開了U6後,我對內裝的標準變得超低,連大家都說過氣過時設計的E-Pace我都覺得
他的內裝好漂亮,當然這部分在URX已經看到大幅度的改動,希望不要再為了科技感而科技感,
因為U6的內裝我看了四年,到現在還是不順眼,後續的ECO,GT,甚至S5,我真的很納悶上層怎麼可以
忍受這種連納粉都挺不下去的設計可以撐這麼多年..
說了一堆廢話,看完一些歐洲SUV以及現今國產或百萬左右進口的SUV後,以上是我
一個現有的Luxgen車主,下一台是否會繼續購買Luxgen的考量,
也是我所關注下一代的UP5,是否會是我口袋名單的考量.
說個現實的..就算還真的給我一個250匹到300匹的性能SUV,隔音跟內裝還是一樣悲劇,
我也不會買單.E-Pace或許是一個可以借鏡的參考,因為看了這些車,E-Pace確實有讓我覺得
換車是有感的,不過E-Pace的價格跟他給的配備實在是...就像隔壁討論區說的,要很有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