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納智捷包袱過大,拿掉將獲市場肯定



各位愛納的親朋好友

希望一起團結起來呼籲裕隆不要切割納智捷
怎麼可以為了集團利益而放生車主呢



我開納智捷, 我驕傲

建議多辦車聚, 提高能見度
請大家集思廣益提供意見,


納智捷包袱過大

2018-12-05 9:36 發佈

22october wrote:
各位愛納的親朋好友...(恕刪)


信誠環球投顧分析師張志誠則認為,過去董事嚴凱泰專注自有品牌策略,頗耗成本,然而未來裕隆有沒有可能在其他領域發揮的更好、賺更多錢,甚至因為九合一大選後對中國大陸開放鬆綁,裕隆轉為資產股題材,相信這是4日進場的投資人更想知道的,投資人可以持續關注下去。




這個分析師是傻了嗎?

嚴董:「我是把生命跟納智捷畫上等號」,「是在跑馬拉松,要花二十至二十五年去走的路。」
懶人包 補助就是我的生命,要一路領下去,還要再領二十至二十五年



賣鬧了好不好,再給你們搞二十年?


22october wrote:
各位愛納的親朋好友...呼籲裕隆不要切割納智捷
怎麼可以為了集團利益而放生車主呢.....(恕刪)


裕隆放生過的品牌:
renault,tobe,opel,buick,cadliac

放生的品牌,比現在經營的還多

流著放生的血液,還期待它能幹嘛?

不期不待,不受傷害。

尊敬的u8415005
請針對標題發言
也請勿離題



感覺納納要被裕隆放生了

觀察月底的台北車展就知道
如果新車很少的話就危險了

S3 U5就不用說了
賣最好的U6目前一個月也幾百台
感覺也是不妙

放生後 後勤維修 零件 保固都會是問題
更大問題是二手車價

現在還有新店廠可以抗議
放生後就不知道要找誰了

u8415005 wrote:

Mobile01裡就屬十月先生的發言最讓我噁心
..(恕刪)
22october wrote:
各位愛納的親朋好友...(恕刪)

22大大,這你放心,感謝你憂國憂民,也請你不用擔心納智捷的後續。
納智捷至少還會有個10年
因為510計畫已啟動
你再等10年,再來談論此事吧😚
從現在起,你還有10年可嘴😁

22october wrote:
尊敬的u8415005...(恕刪)

22大大:
年底的新車,一定少。
但少可看的出什麼?
納智捷是嚴凱泰先生的長遠計畫
前天的嚴陳莉蓮致裕隆文,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會延續嚴先生的信念持續下去。
而且,我們有些車主都已得到訊息,納智捷會秉持著嚴凱泰信念,繼續,510……😁
94533821 wrote:

22大大,這你放心...(恕刪)


計畫並不是啟動就一定要走完喔!
以台灣公司的經營來講,隨時砍掉都不是問題,也是屢見不鮮。 
消費者確實要好好思考,納智捷能不能買的問題了。誰都不知道這家公司到底要往哪裡走了?!
品牌消滅是隨時會發生的事情,股東們要的是賺大錢,不是套牢

一個小巿民 wrote:
計畫並不是啟動就一...(恕刪)

不會喔!
這你放心,納智捷跟台塑不同
主要是510計畫的關係
納智捷不會被放生的
放心吧
好不容易要搞定新架構,怎可能現在放棄
新的 U6/S5 GT 就是一個里程碑
這個階段應該是改車階段
且找水野來,怎可能不弄性能車呢

以我看來現在納智捷就是差一款好的入門車
S3/U5不是不好,只是需要調整,最好是好好調教一下油耗問題
然後把以前弄CEFIRO的態度轉到弄好內裝
家庭客戶會買單的
但~價格要有競爭力
千萬別認為自己是高價品牌了

下一台車有機會說是納智捷原創了
可以再觀察一下的

至於電動車,問題從來都是電池的問題
現在還沒有可以真的取代燃油車的解決方案出現
技術可以跟上就好
印象中特斯拉的馬達就來自台灣
之前燃油車要看引擎技術,電動車就是看馬達技術了
台灣應該是有掌握馬達技術
就差電池了,一旦台灣也能掌握電池的關鍵技術
納智捷那時才會有機會踏出台灣
在那之前,先把台灣市場攻下來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