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7月銷售出爐 U6止跌,U5跌破200大關

7月銷售出爐 U6止跌,U5跌破200大關
7月銷售出爐  U6止跌,U5跌破200大關
2018-08-02 22:30 發佈
如果只看銷售數量,納智捷的高層還真的沒救了。
問題是整體市佔率及新車蜜月效應。
福特賣的還算OK啊,但福特的市佔率從前三大->前五大->看不到幾大...
全球福特也一樣,已經漸漸敗退,現代汽車都贏過福特好幾年了。
但福特的銷售數量還是很亮眼啊!
納牌的車只有台灣及中國有上市,市佔率...
中國就不說了,台灣呢?
U6 GT/GT220才剛上市沒多久,網路媒體也如火如荼的一直打廣告。
數量呢?這個月有上升?是只有U6上升還是大家都一樣?
U5呢?剛上市時不是說訂單破萬?
現在累積起來都還沒有破萬!
不用緊張嗎?還是納牌是在作佛心的事業?

mysuntim0918 wrote:
7月銷售出爐 U6...(恕刪)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LuckyMin wrote:
如果只看銷售數量,...(恕刪)


其實U5撇開引擎不談.它的定位與價位是很適合台灣人的.

明明華擎的引擎狀況已經逐漸穩定了.不懂納智捷為何還在堅持那個號稱"國際大廠"的東風引擎.
baga615518 wrote:
其實U5撇開引擎不談...(恕刪)


如果沒有行銷公司的網軍惡意攻擊,納智捷會賣得更好

baga615518 wrote:
其實U5撇開引擎不談.它的定位與價位是很適合台灣人的.
明明華擎的引擎狀況已經逐漸穩定了.不懂納智捷為何還在堅持那個號稱"國際大廠"的東風引擎.


就是COSTDOWN而已

那智傑的品牌精神就是靠包裝來掩飾本質的不足

U7是 U6也是 只是差異化消費者看不出來

消費者只看到滿滿的科技配備和豪華內裝

U5其實可以用1.8T來做 但是用東風可能更省錢

結果就是拿磚頭砸自己的腳
那一家車廠沒受到網軍的攻擊,如果產品真的有它的優勢,不管網軍怎麼嘴,還是能賣的不錯,TOYOTA常被笑鋁罐,還不是很難撼動它第一的位置。Honda常被笑鏽鏽或買引擎送車殻,也是一大堆人買單。
事實上不是把銷售不好的責任推給網路評論,而是要檢討自身產品才能有進步,否則這間車廠就真的沒救了
MITGOOD wrote:


如果沒有行銷公司...(恕刪)
少在那邊整天扯行銷攻擊納智捷以納牌的量根本沒有一家車廠願意花錢請行銷攻擊,說是台灣自主品牌就應該賣比中國便宜一些還有台灣品牌竟然不熟悉台灣路況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也是行銷公司再黑納嗎?還是你在未來已經看到納智捷大賣有車廠請行銷攻擊納智捷
MITGOOD wrote:


如果沒有行銷公司...(恕刪)

MITGOOD wrote:
如果沒有行銷公司的網軍惡意攻擊,納智捷會賣得更好

消費者自己沒判斷力?所以只能領22K?
汽車是僅次於房屋的高價品,當然要下功夫研究商品的價值、可靠度。

MITGOOD wrote:
如果沒有行銷公司的網軍惡意攻擊,納智捷會賣得更好


行銷公司的素質其實代表著這個品牌

mysuntim0918 wrote:
行銷公司的素質其實...(恕刪)


行銷一定有.只是看這公司是用哪種方式行銷.

豐田就是用大量的贈品優惠折價甚麼的去坐穩龍頭.

本田則是開始下放原本國外才有的各項主被動配備.

連原本相對比較安靜的鈴木.這兩年的行銷力道也開始加大.

各家車廠都有自己的手段.

但納智傑+雪芃的行銷方式是大放煙霧.讓懂的人看了生氣.讓不懂的人如墜五里霧中.雪芃很明白要賺的是不懂車的.所以就算激怒懂車的人也無所謂.因為懂車的不會買...

最新的例子.家族中的長輩日前買了一台U5.請我去教他怎麼使用納些電子設備.我蠻訝異的是這位長輩的財力之高是可以在他自開工廠地區的某幾間銀行當上前三大客戶的.怎麼會去買U5?

他說看他的員工開.這車又小又有環景好停車.很適合老人需要(長輩73歲)....

而且車不貴.摳派起(台語)也比較不會心痛....

我說你知道這車引擎有問題嗎? 他回答是"裕隆仔(台語)的車應該不會那麼快壞吧?"...

我只好把U5引擎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跟他說一遍.他當下是半信半疑.

結果上週末他打電話來跟我說.車真的開始怪怪的.

他的業務有請他回廠去看.但他說"裕隆仔(台語)怎麼買不到半年的就要回廠了?"

我說......這台U5引擎比一般裕隆仔(台語)還糟糕.你當時有問我的話我會要你買U6.那起碼是台灣引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