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本土汽车价格高于原产国这个现象不止台湾有,大陆同样也有,可能台湾的问题更加严重一些。但是大陆也存在部分车型严重高价的问题(跑车不说了,奢侈税比车价都高),譬如说丰田的高端MPV 阿尔法,在日本本土可能就三四十万人民币,但是在大陆起售价80万+,但是这仅仅是起售价而已,实际销售价格,加个30-40万再说....
台湾朋友们能想象吗?就这一辆MPV车型,加价40万还得排队买???这种长者虫子的大脸的玩意真不知道消费者是怎么想着要买的,但这就是市场。
两岸之所以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本土汽车行业太弱,以至于政府为了扶持本土汽车业的进步,设立了比较高的税收门槛,在直接导致了“合资比国产好,进口比合资”好的消费者观念,长此以往对于本土产品形象极为不利,大陆国产车也不过是刚刚在低端市场站稳脚步,并刚刚开始涉及中端市场而已,未来依然有很大的困难要克服。
对大陆政府来说,在贸易战的契机之下,已经准备开始逐步降低市场关税,降低合资门槛,开始要真正的把国产车放到市场竞争中,这样既能让一部分国产车涅槃重生,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大厂竞争,也能让一批落后车企被淘汰,整合比较混乱的国产车市场。台湾则不同,国产车仅有纳智捷一家,真正要做的还是要提高自身技术和产品质量,从低端车切入市场,先赢销量再谈产品升级,不然一个技术实力不够的品牌,没人愿意买单的,至于汽车关税,估计只有能特朗普拿台湾关税开刀的时候,台湾才愿意降低吧。到时候对台湾本土汽车是好是坏只能等最终的结果来看了。
中國說的「合資」車,就跟台灣的國產車一樣。國外品牌,當地生產。例如:台灣的和泰車、中華車
文章裡面說的「國產」車,我推測是當地自有品牌、當地生產的車。例如:台灣的納智捷
說實話,本土汽車價格高於原產國這個現象不止臺灣有,大陸同樣也有,可能臺灣的問題更加嚴重一些。但是大陸也存在部分車型嚴重高價的問題(跑車不說了,奢侈稅比車價都高),譬如說豐田的高端MPV 阿爾法,在日本本土可能就三四十萬人民幣,但是在大陸起售價80萬+,但是這僅僅是起售價而已,實際銷售價格,加個30-40萬再說....
臺灣朋友們能想像嗎?就這一輛MPV車型,加價40萬還得排隊買???這種長著蟲子的大臉的玩意真不知道消費者是怎麼想著要買的,但這就是市場。
兩岸之所以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本土汽車行業太弱,以至於政府為了扶持本土汽車業的進步,設立了比較高的稅收門檻,在直接導致了“合資(國產)比國產(自有品牌)好,進口比合資(國產)”好的消費者觀念,長此以往對於本土產品形象極為不利,大陸國產(自有品牌)車也不過是剛剛在低端(入門)市場站穩腳步,並剛剛開始涉及中端市場而已,未來依然有很大的困難要克服。
對大陸政府來說,在貿易戰的契機之下,已經準備開始逐步降低市場關稅,降低合資(國產)門檻,開始要真正的把國產(自有品牌)車放到市場競爭中,這樣既能讓一部分國產(自有品牌)車涅槃重生,進一步發展和國際大廠競爭,也能讓一批落後車廠被淘汰,整合比較混亂的國產(自有品牌)車市場。
臺灣則不同,國產(自有品牌)車僅有納智捷一家,真正要做的還是要提高自身技術和產品品質,從低端(入門)車切入市場,先贏銷量再談產品升級,不然一個技術實力不夠的品牌,沒人願意買單的,至於汽車關稅,估計只有能特朗普(美國總統 川普)拿臺灣關稅開刀的時候,臺灣才願意降低吧。到時候對臺灣本土汽車是好是壞只能等最終的結果來看了。
xynian wrote:
说实话,本土汽车价格高于原产国这个现象不止台湾有,大陆同样也有,可能台湾的问题更加严重一些。但是大陆也存在部分车型严重高价的问题(跑车不说了,奢侈税比车价都高),譬如说丰田的高端MPV 阿尔法,在日本本土可能就三四十万人民币,但是在大陆起售价80万+,但是这仅仅是起售价而已,实际销售价格,加个30-40万再说....
台湾朋友们能想象吗?就这一辆MPV车型,加价40万还得排队买???这种长者虫子的大脸的玩意真不知道消费者是怎么想着要买的,但这就是市场。
两岸之所以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本土汽车行业太弱,...(恕刪)
先說結論:未來10年中國跟台灣一樣,本土汽車業在國際市場都是沒有前途的~~~
根據《GAD》(全球汽車數據庫)的資料,2017全年度世界各大汽車公司銷售統計:
1.Volkswagen:1041 萬輛,市佔率 11%。
2.Toyota:1016 萬輛,市佔率 10.8%。
3.Renault-Nissan:1011 萬輛,市佔率 10.7%。
4.Hyundai-Kia:728 萬輛,市佔率 7.7%。
5.GM:687 萬輛,市佔率 7.3%。
6.Ford:625 萬輛,市佔率 6.6%。
7.Honda:535 萬輛,市佔率 5.7%。
8.FCA:486 萬輛,市佔率 5.1%。
9.PSA:416 萬輛,市佔率 4.4%。
10.Suzuki:314 萬輛,市佔率 3.3%。

除非像BENZ或法拉利這種利基型車廠,未來「大者恆大法則」底下,連"馬自達"這種走自家技術本
位的中型車廠,沒有至少年銷四百萬輛車的實力,都是岌岌可危....
內文搜尋

X